品牌网 品牌网 词条百科

南京云锦博物馆

中国南京云锦博物馆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是中国唯一的云锦专业博物馆、国家三级博物馆,主要展示以南京云锦为代表的中国民族织锦艺术,是“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其前身是创建于1984年的中国织锦工艺陈列馆,是中国首家集知识、观赏、娱乐为一体的织锦艺术博物馆,由江苏省南京云锦工艺研究生产试验中心主办,目的是为促进中国传统民族民间织锦的开发利用、技艺交流,接待国内外专业人士参观访问。

点赞: 58
为TA点赞
官网: http://www.njyunjin.cn/
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茶亭东街240号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08:30~17:00
博物馆等级: 国家三级(非国有)
免票时间: -

历史沿革

据南梁殷云《月令广义·七月令》记载,手工织造的南京云锦开始于东晋末年,经过宋、元时期的发展,至明、清时期,其生产规模与水平达到鼎盛。清康、嘉年间,南京云锦生产达到高峰,全城有织机3万多台,秦淮河一带机户云集,机杼声彻夜不绝。随着封建王朝的崩溃,作为皇家御用贡品的南京云锦,逐渐衰落。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南京云锦这一宝贵的民族科技文化极为重视。1956年毛主席、周总理先后指示,要把云锦工艺继承下来,发扬光大。

1957年,经江苏省政府批准建立了“南京云锦研究所”,这是新中国第一家工艺美术类研究所,作为中国唯一的云锦专业研究机构,承担着云锦继承和保护的历史重任。南京云锦研究所先后整理出版了大型彩色图案集《南京云锦》和黑白图案集《南京云锦》,恢复了失传品种“双面锦”、“凹凸锦”,开发出人民大会堂江苏厅装饰用锦“雨花锦”等。同时征集购买了相当一批云锦匹料、块样、实物资料,为云锦的研究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54年成立的“云锦研究工作组”是南京市云锦研究所的前身,中国著名的工艺美术专家陈之佛教授担任研究工作组组长。这是新中国建国初期最早的工艺美术研究机构之一。

1956年10月,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一定要南京的同志把云锦工艺继承下来,发扬光大。”1957年,经江苏省政府批准建立了“南京市云锦研究所”,这也是新中国第一家工艺美术类研究所由南京市手工业局(市二轻局前身)领导,南京市文化局业务指导。从此,南京市云锦研究所作为中国唯一的云锦专业研究机构,承担着云锦继承和保护的历史重任。1973年,研究所扩充了近百人的年轻队伍,建立了试验工厂。

1982年,为了抢救开发中国各民族的民间织锦,国家轻工部拨专款决定在云锦研究所基础上建立“中国织锦工艺研究生产实验中心”,成立了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领导下的织锦专业委员会,研究所为主任委员单位和学会所在地,同时在所内筹建了中国织锦工艺陈列馆,使研究所成为中国织锦行业中心。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批准筹建的中国织锦工艺陈列馆。1986年,在国家文物局的领导和支持下,研究所成为文物局古代丝绸文物复制研究试验基地。1994年,由国家旅游局立项,在市旅游局大力支持下,陈列馆经过重新规划、调整,扩大展出规模,以“中华织锦村”的崭新面貌向社会正式开放。它通过生动活泼的展出形式,实景实物的巧妙结合,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以云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民族织锦的发展历史、工艺特点和艺术成就,同时还生动直观地再现了中国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和乡土人情,使中国各民族的织锦工艺得以完整的保护并以实物、实景的形式展现在世人的眼前。陈列馆已被旅游部门辟为江苏省“江苏民俗游”中的活动项目之一,许多海外旅行团和南京市的旅行社也已把它列为新的文化旅游景点。

2004年7月21日,南京市文化(文物)局以“宁文字(2004)113号”文批复了云锦研究所《关于成立“南京云锦博物馆”业务归口的请示》,正式批准成立“南京云锦博物馆”。同年,在由南京市园林局与南京日报社联手推出的“南京新55景”评选活动和由《金陵晚报》发起的“新金陵48景”评选活动中,南京云锦博物馆同时被收入“南京新55景”和“新金陵48景”的名录之中。

2004年12月2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外发布公告:授予“南京云锦”原产地域产品称号。自建馆以来得到国家轻工业部、文化部、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文物(文化)局、南京市旅游局以及各界专家学者的支持和指导,正式成立中国南京云锦博物馆。2008年,成为中国民族博物馆南京云锦分馆。

2015年4月20日,南京云锦博物馆新展馆完成装修布展,向游人免费开放。新展馆布展设计突出传统元素和现代展陈方式的融合,以大量珍贵展品和现场织锦演示、服装动态表演,展示、介绍云锦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千年历史、织造技艺、传世珍品、现代精品和大师风采。

陈列展览

中国南京云锦博物馆展厅面积4300多平方米,展品包括近千件云锦文物及相关实物。展馆一层是云锦销售及服饰表演大厅;二层北面为云锦大花楼木织机现场操作展示区,南面为古代丝绸文物复制精品和传世云锦匹料真品展示区;三层为中华织锦村,为中国少数民族织锦机具和实物展示区;四层为意匠设计、挑花结本等云锦传统技艺展演区。

主要展厅

云锦操作展厅

云锦操作展厅内醒目置立着12台云锦传统木织机,又名“斜身式大花楼提花织机”,每台机长5.6米,宽1.4米,高4米,沿用明代丝织工艺技术,由两名织手共同操作,其上1人坐在花楼架木上,负责拽花,将编者各种图形纹样花本线提起,下面1人负责织造,根据上面织工提起的花纹经线进行挖花盘织,妆金敷彩。12台织机同时操作,场面十分壮观。机上表演的织物既有现代云锦高级产品,又有古代帝王的龙袍匹料,其品种称为“妆花”,非常名贵,自明代以来,主要用于帝王后妃的御用服饰、宫廷围幔垫榻的装饰和朝廷对外国君主使臣的赠赏等。由于工艺精湛复杂,每天只能织出5~6厘米,古有“寸锦寸金”之说。古代南京的云锦业十分发达,全城织机曾多达3万多台,“城南城北,门东门西,处处设机杼,家家有机房”。

云锦精品展厅

云锦精品展厅荟萃了明清以来最有代表性的云锦精品实物资料,以及云锦研究所近年来精心复制的中国历代珍贵丝织文物,云锦研究所是国家文物局定点的“古代丝绸出土文物复制基地”,展品计200余件。展出的云锦风格各异,品种有别。既有气魄雄浑的大龙大凤,又有典雅纤丽的花卉果实,还有丰富多彩的“八宝”、“八吉”等传统吉祥纹样,富有浓郁的民族审美特色,雍容华贵、流金溢彩。其中最为珍贵的一件展品是“孔雀羽织金妆花纱龙袍料”,它是根据定陵出土的明万历皇帝国朝盛典用冕服复制而成。复制这件稀世珍品前后耗时5年时间,用线12万多根,不能有一线之差。整件袍料全长5丈3尺,在轻、薄、透空的绛红真纱地上,铺满了四合如意云暗纹,其上翻滚着17条姿态各异的龙和江牙海水、火珠云纹图案。龙纹用孔雀羽线、真金线及彩绒装饰,金翠交辉,富丽堂皇。在大型织成图案的设计、选料的珍贵、工艺的独特精湛等方面,都代表了中国传统丝织工艺的最高水平,被专家誉为“国宝”,并于1984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珍品奖。”除此以外,还有许多佳品值得一观,如:根据出土的西汉马王堆汉墓珍贵原件复制成功的“素纱禅衣”、古代琉球王龙袍、战国“田猎纹绦”、宋代“童子戏桃绫”、金代“太殿仪同三司事齐王袍”、明代斗官补纱罗袍、清代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战袍以及清代江宁苏州织造府幸存下来的一批珍贵宫廷用料等,均堪称中国织锦艺术宝库中的精华。

民族织锦表演厅

民族织锦表演厅集中介绍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民间织锦和当地的风俗民情,在少数民族地区,妇女善织绣,用以装饰他们的居住环境、日用织品和民族服饰,由于文化风俗不同,各民族的织锦风格也千姿百态,各显风采,或尚浓艳,或喜素雅,或粗犷遒劲,或明快秀美,无不充满浓厚鲜明的乡土情趣,反映出当地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为了真切再现这些纯朴美好的织锦文化和生活水乳交融的关系,展厅里分别建有傣族的竹楼、苗家的村寨、壮族的木屋、土家族的居宅和水车、西藏的经堂等实景环境,并配有各种生活用品、生产工具、民族服饰、丰富的织品以及各具特色的传统织机,再加上少数民族妇女的现场操作表演,使参观者身临其境。

馆藏作品

从1970年代以来,云锦研究所经过几代科研人员不懈的努力,搜集、保藏了可供展示的专业实物资料970件(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重要的历史文物),云锦图稿资料2000余份(包括过去官办织造局留下的“汉府稿”),专业图书资料58000余册(本)。

中华织锦村有四层计1500平方米用作展示陈列。一层是云锦生产工艺展示大厅,有13台多品种云锦大花楼木织机生产展示。二层是历代丝绸文物复制精品和云锦妆花各类花色品种的展示,时间跨度从战国到明清至现代。既有宫廷的,也有民间的;既有匹料,又有衣冠等实物。三层是中华织锦村,展示中国少数民族的各种织锦机具和实物,以及民族服饰、生活用品等。四层为云锦服饰及少数民族服饰展示大厅。

截至2010年,云锦研究所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0多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8人,中级职称的5人,初级职称的43人,具有很强的开发能力和研究复制能力。

展览藏品

素纱禅衣

1972年,湖南长沙市郊马王堆发掘了西汉初期的墓葬,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约100余种锦绣灿烂的古丝绸文物,它是中国考古发掘工作中非常罕见的发现。这批绚丽多彩的纺织品和衣物,正是“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的具体生动的佐证。

绒圈锦

根椐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文物复制。它是著名“素纱单衣”上的领袖镶边。该织物是中国已知最早的起绒圈锦,放大看好似毛巾,锦面上绒线呈圈形。目前这种绒圈锦已不多见,它为后世的漳绒、天鹅绒等绒织物的发展开创了先例。

金·齐王金子袍

齐王金字袍是金代太殿仪同三司事齐国王王袍的复制件,文物原件出土于黑龙江阿城地区金代“太殿仪同三司齐国王”墓中。王袍上的图案风格独特,有异于传统纹样。它究竟是文字、族徽、还是某种吉祥图案,迄今尚无定论。

清·湖色地正“卍”字锦缎(传世品)

湖色正“卍”字织金缎(清.原件)清代宫廷用料,原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织金缎”又名“库金”,因织成后输入宫廷的“缎匹库”而得名。所谓“织金”,就是织料上的花纹全部由金线(或银线,又称为“库银”)织出。明清两代江宁官办织局生产的“织金”,金线都是用真金制成。这件匹料为清代文物,虽巳年代久远,仍闪耀着如新的光泽。纹样中的“卍”字纹在中文里称为“万”字,它取材于佛教传统图案,本含有长久、无限、绵绵不绝的意思。在这件织品中,由四个小“卍”字形构成一组图案单元,每个单元贯通相连,浑然一体,产生一种匀齐严密、绵延不绝的视觉效果,整幅缎面给人以恬静、和谐、雅致的美感。

《红楼梦》与南京云锦

不乏以南京云锦为服饰或实用物的。《红楼梦》中的服饰琳琅满目,这些服饰的原料,不离棉、皮毛、羽毛和丝绸等,其中丝绸品种(特别是云锦)的丰富多彩,是曹雪芹童年富贵生的留影,也给《红楼梦》的服饰描写烙上了世族大家印迹。《红楼梦》中荟萃的丝绸品种最少也有十多种,其中主要有缎、锦、纱、绸、绢、绫、纨、绉、妆花等,而妆花则是云锦中最为名贵的品种。

相关知识文章

  • 北京故宫介绍 故宫博物院在哪里 故宫门票多少钱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与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称世界五大宫殿。北京故宫博物院始建于1925年10月10日,是一座中国综合性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是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品包括但不限于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涵盖几乎整个古代中国文明发展史和几乎所有文物门类。

  • 伪满皇宫博物院游玩攻略 伪满皇宫开放时间 长春伪满皇宫在哪里

    伪满皇宫博物院是在溥仪宫廷旧址建筑群基础上建立而成,是日本殖民统治中国东北十四年的历史见证,也是近代长春城市变迁的地标式建筑群。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成立于1962年,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博物院总占地25.0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7万平方米,馆藏文物7万余件,其中有大批伪满时期宫廷文物、日本近现代文物、东北近现代文物、民俗文物、近现代有代表性的书画、雕刻、非遗传承人作品等。

地图坐标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用户提供存储空间服务,凡本站注明"由注册用户上传提供“的内容,均属于用户提交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属于用户或相关权利人。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时间删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