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网 品牌网 词条百科

龙门寺属国家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门寺在平顺县城西北65公里的石城镇源头村北二里许的龙门山腰。此处山峦耸峙,峭壁悬崖,谷内夹石凸起,形如龙首,故曰龙门山。寺建于此,名曰龙门寺。四周三山一水环绕,景致幽雅。有龙口吐水、石谷龙门、金灯流油、幡杆圣脑、五檀闹槐、透灵石碑、菩萨迎宾、峭壁石佛等景点,素有“八宝龙门”之美称。另有四川彭山龙门寺与其同名。创始于北齐天保年间,北宋乾德年间改为今名,明清又局部修葺。

#佛教寺庙#
点赞: 35
为TA点赞
门票参考: 免费参观
所在地/隶属: 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石城镇源头村北二里许的龙门山腰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第四批(五代至清)

景点介绍

龙门寺创始于北齐天保年间,地处山峦耸峙、峭壁悬崖的龙门山上,山因谷内夹石凸起,形如龙首而得名,寺因龙门山得名龙门寺。寺四周三山一水环绕,景致幽雅。有龙口吐水、石谷龙门、金灯流油、幡杆圣脑、五檀闹槐、透灵石碑、菩萨迎宾、峭壁石佛等景点,素有“八宝龙门”之美称。

据载,南北朝北齐天保年间法聪和尚,经五台山云游至此,在这里建“法华寺”,于北宋乾德年间更名为“龙门寺”。现存殿堂廊庑,布局严谨。中轴线三进院落,东西禅堂,经舍等各成一区。其中前院西配殿为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年)所建,三开间悬山式,殿内无柱,梁枋简洁规整,犹存唐风。

大雄宝殿北宋绍圣五年(1098年)建,广深各三间,平面近方形,单檐九脊顶,殿顶琉璃脊兽,形制古老,色泽纯朴,为元代烧造。天王殿构造灵活,梁枋断面互不一致,显系金构,后殿三间,悬山式,元代形制,其他殿堂均为明清重建。

历史记载

据史料记载,南北朝北齐天保年间法聪和尚,经五台山云游至此,顿觉此地清静幽雅,灵气飘逸,遂禀呈圣上,传旨建寺,初名“法华寺”。后唐时有50余间殿宇,宋时增至百余间。宋太祖赵匡胤敕赐寺额为“龙门山惠日院”,又名惠日院。因龙门山形如龙首,于北宋乾德年间更名为“龙门寺”,寺内僧侣已增至300多人。到了元代,寺院方圆七里山上山下地庙皆属本寺,无俗家地宅。元末遭兵燹,多数建筑废记,明清两代予以重葺和增建。

特点

龙门寺在山西平顺县城西北65公里龙门山腰。创始于北齐天保年间,北宋乾德年间(963—968)改今名,明清又局部修葺。现存殿堂廊庑,布局严谨。中轴线三进院落,东西禅堂,经舍等各成一区。其中前院西配殿为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年)所建,三开间悬山式,殿内无柱,梁枋简洁规整,犹存唐风。五代木构建筑悬山式殿宇仅此一例。大雄宝殿北宋绍圣五年(1098年)建,广深各三间,平面近方形,单檐九脊顶,斗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斗拱与梁架结构在一起,共承屋顶负荷。殿顶琉璃脊兽,形制古老,色泽纯朴,为元代烧造。天王殿构造灵活,梁枋断面互不一致,显系金构,后殿三间,悬山式,元代形制,其他殿堂均为明清重建。集后唐、宋、金、元、明、清六代木构建筑于一寺,为中国现存文物中所仅见。

建筑规模

龙门寺龙门寺寺院座北向南,总体布局共分三条轴线,即中、东、西线。每条轴线上又分前后数进院落,沿寺院东南弯延曲折的山间石阶山道攀踏而上,可直达寺院。中线可分四进院落,由南向北依次有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燃灯佛殿、千佛阁。东西两侧配以碑亭、廊庑、观音殿、地藏殿及厢房僧舍等建筑。其中金刚殿、碑亭、千佛阁早已残毁仅存遗址,其余殿堂保存基本完整。西线可分为五组院落。后三院均为四合院形式,多为清代的僧舍和库房等建筑。东线分为三进院落,主要建筑有圣僧堂、水陆殿、神堂、僧舍等附属建筑,多为明末清初所建。 寺内保存最早的木结构殿堂为中轴线西侧的观音殿(西配殿),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唐同光三年(925),三开间悬山顶建筑,殿内无金柱,梁枋简洁规整,柱头铺作出华拱一跳,无补间铺作,呈唐代建筑风格。

风格特色

五代后唐的悬山式木结构建筑,在我国现存同一时期的古建筑中也是独此一例,绝无仅有。位于中轴线中央的大雄宝殿(正殿),建于北宋绍圣五年(1098),是寺内等级最高的一座单体建筑。该殿台基高峙,广深各三间,平面近方形,斗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单檐九脊顶,殿顶琉璃脊兽,形制古朴,色泽浑厚,为元代烧制。天王殿(山门)构造灵活,外形秀美和谐,各部构件比例适度,梁枋断面不尽一致,悬山式屋顶,尤其明间补间出45°斜拱,显系金代建筑风格。中轴线上的后殿为燃灯佛殿,面阔三间,单檐悬山式。梁架用原始材料稍加砍制使用,富有自然的流线形,斗拱疏朗,肥厚墩实,无补间铺作。主要构件构造纯朴,有显著的元代建筑特征。其余殿堂均为明清两代重建。

寺院各殿的塑像、壁画、典籍和供器等附属文物大多已经损毁流散,仅剩3尊后唐时期的石佛身、佛座和元明时期残存的壁画。但值得庆幸的是,在寺院内还保留着五代后汉隐帝乾佑三年(955)的经幢1通和北宋乾德五年(967)立的“故大师塔记”等历代碑碣20通,在寺外西沟有祖师坟茔1处,寺院东南坡有和尚坟10余座和宋明等历代墓塔4座。寺内还保存着明成化年间铸造的大铁钟1口和历代题记。这些珍贵的附属文物已成为研究该寺创建、增建等历史沿革及规模、建制、寺院经济、佛教文化等方面的有力佐证。 龙门寺以其优越的环境风貌,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久远的历史记载,宏阔的寺院规模和朴实的地方建筑风格,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人与香客信士到此游览朝拜,更以其现存建筑年代之广,屋顶形制之多,集后唐、宋、金、元、明、清六朝建筑于一处而著称于世,为全国仅有,具有极为珍贵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文物游览价值。寺院周围的八大自然景观,仍可供人观赏游乐。

结构

西配殿

西配殿位于中线前院西侧,为寺内最古老的建筑。创建于五代唐同光三年(925年)至清泰二年(935年)之间。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明间设板门,两次间设直棂窗,殿内无柱,四椽栿通达内外。柱头不施普拍枋,阑额不出头,栌斗直接座于柱头之上承小栱,出斗口跳,跳头由四椽栿两端砍制而成。斗栱四铺作出单抄,无补间铺作,补间仅设隐栱。梁架简洁,四椽栿直通前后檐。殿顶举折平缓,檐头仅施圆椽,无飞椽。构造简洁,具有唐代建筑的遗风,是我国现存已知唯一的五代时期悬山式建筑。

中殿

中殿即大雄宝殿,位于中轴线的正中。创建于北宋绍圣五年(1098)。面宽进深各三间,平面近方形,单檐歇山顶。台基高达1.40米,基前不设月台。明间设门,两次间设窗,背面仅明间设门,可前后穿通。外檐和山面共用l0柱,内檐仅设二柱。前檐四根檐柱及后檐二角柱均为抹角石柱,柱上刻有创修及施主姓名题记。柱头斗栱为六铺作单抄双下昂重栱计心造,里转为双抄偷心造。无补间铺作。殿内梁架为四椽栿后接乳栿。殿顶脊兽皆为黄绿琉璃瓦烧制。为成化年间制品。殿宇虽经明、清时期装饰翻修,但从其开间比例到构件的细部做法,均保留了宋代建筑的特征。

山门,即天王殿,位居中轴线前端。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斗栱五铺作双下昂重栱计心造,昂为假昂,昂下刻假华头子。门内设中柱一列,但门窗均设在前后檐柱上。山门两侧的廊房,其柱额斗栱,梁枋制作手法,与山门类似,具有宋、金时期的建筑风格。

后殿

后殿,即燃灯佛殿,位于中轴线最后。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梁架构件均为自然材料稍加砍制使用,断面极不规整,元代特征显著。

东配殿

东配殿位居前院东厢,与西配殿相对而建。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前后插廊,明间设板门,两次间置直棂窗。重建于明弘治十一年至三十七年(1478~1504年)。

东线建筑有水陆殿、天宫殿等;西线为两进院落,多为僧舍、库房等,大多为清代晚期或民国年间所建。

历史意义

龙门寺寺史久远,规模宏大。在中国现存的古代建筑中是仅存的集五代、宋、金、元、明、清建筑于一寺的建筑群,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寺内西配殿悬山式木构建筑中国仅此一处,堪称“中华之最”。

1996年11月2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知识文章

  • 青海塔尔寺介绍 西宁塔尔寺游玩攻略 塔尔寺门票多少钱

    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创建于明洪武十年,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南25公里处的湟中县城鲁沙尔镇。塔尔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是中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在中国及东南亚享有盛名,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尔寺的宗教地位。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另外寺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塔尔寺每年举行的佛事活动“四大法会”,也是热闹非凡。

  • 宝鸡法门寺简介 宝鸡法门寺旅游攻略 法门寺文化景区地址

    宝鸡市法门寺佛文化景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依托法门古寺而建,占地约1300亩,由台湾著名建筑设计大师李祖原先生主持设计。法门寺始建于东汉末年恒灵年间,至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景区里的山门广场、佛光大道、法门寺寺院、合十舍利塔以及众多艺术佛像、园林雕塑小品等全面展示了佛文化在哲学、政治、艺术等方面的成就,彰显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

相关主题榜单

地图坐标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用户提供存储空间服务,凡本站注明"由注册用户上传提供“的内容,均属于用户提交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属于用户或相关权利人。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时间删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