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故居(南京)
魏源故居位于龙蟠里二十二号,是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马路左边竖着一块石碑,上刻“魏源故居”四个绿色的字,下面的红色小字标为一九九二年三月立的碑。魏源是林则徐挚友,清道光年间禁烟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率先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辞官后在龙蟠里长住,在此撰写名篇《海国图志》。二十世纪末,魏宅尚存房屋三进。石碑后侧,魏源故居现存木门、穿堂、三四间瓦房和几条青石台阶。
- 点赞: 39
- 为TA点赞
- 所在地/隶属: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
魏源故居位于南京龙蟠里20、22号。魏源(1794——1857年)道光进士,我国杰出的思想家、史学家和诗人,爱国名臣林则徐的挚友。其巨著《海国图志》最终由60卷扩充至100卷,充溢着强烈的爱国热忱,对后来的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都曾产生过积极影响,成为我国不朽的文化遗产。
魏源故居位于龙蟠里二十二号,是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马路左边竖着一块石碑,上刻“魏源故居”四个绿色的字,下面的红色小字标为一九九二年三月立的碑。魏源是林则徐挚友,清道光年间禁烟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率先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辞官后在龙蟠里长住,在此撰写名篇《海国图志》。二十世纪末,魏宅尚存房屋三进。石碑后侧,魏源故居现存木门、穿堂、三四间瓦房和几条青石台阶。
魏源故居,原称“湖干草堂”,后改名“小卷阿”,取《大雅》的篇名“卷者曲也,阿者大也”。砖木结构,三进九间,魏源后半生居此著书立说,完成《海国图志》。魏源家族先后有80余人在这里住过。太平天国失败时,相传天王洪秀全的一位王妃熊氏逃难至魏宅,三年后引渡佛门,法名“觉义”,以魏宅的一半设庵堂,取名“普渡庵”,又俗称为“皇姑庵”。后魏氏家道逐渐衰败,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魏宅已拆毁殆尽,仅存两间瓦房,魏源亲题“小卷阿”石刻宅名在“文革”中也被砸毁。魏源的曾孙女魏韬于1992年去世后,因无子嗣,故居变成公房,现已辟为魏源故居,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魏源简介
魏源(1794.4.23-1857.3.26),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魏源是一个进步的思想家、史学家和坚决反对外国侵略的爱国学者。魏源同林则徐一样,是鸦片战争时期“睁眼看世界”,最有眼光的人物。他既坚决-侵略,又重视了解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作为对付侵略的重要方法。魏源学识渊博,著作很多,主要有《书古微》、《诗古微》、《默觚》、《老子本义》、《圣武记》、《元史新编》和《海国图志》。
清乾隆五十九年三月二十四日(1794年4月23日),魏源生于湖南邵阳县金潭(今邵阳市隆回县司门前镇)。
魏源7岁从塾师刘之纲、魏辅邦读经学史,常苦读至深夜。母怜其过勤,每夜定时熄灯令卧,他伺二老熟寐,以被遮灯默读。9岁赴县城应童子试,考官指着画有“太极图”的茶杯提出“杯中含太极”嘱对。魏源摸着怀中二麦饼对曰:“腹内孕乾坤。”考官大为惊异。嘉庆十五年(1810)庚午科取秀才。嘉庆十六年(1811)辛未岁试补廪膳生。嘉庆十八年(1813)求学岳麓书院,师从袁名曜。嘉庆十八年癸酉科选拔贡。嘉庆二十五年(1820)全家迁居江苏扬州新城。道光二年(1822)壬午科中式举人第二名。道光五年(1825)受江苏布政使贺长龄之聘,辑《皇朝经世文编》120卷;又助江苏巡抚陶澍办漕运、水利诸事。撰《筹漕篇》、《筹齿差篇》和《湖广水利论》等。
道光九年(1829),应礼部会试,与龚自珍双双落第,房考刘逢禄作《两生行》哀之,从此龚魏齐名。魏捐内阁中书舍人候补,内阁藏书丰富,乃博览史馆秘阁官书及士大夫私家著述。时社会-加剧,他目睹江华瑶民起义,深感清政权的腐败;道光二十年爆发了鸦片战争,外国侵略危机使他更加愤激,进一步激发了爱国热情。
道光十二年(1832),魏源来到南京即相中地处城西清凉山下乌龙潭边,,史称"诗巷"的龙蟠里东侧购地建3进草堂,初始魏源为爱屋起名“湖子草堂”后改名“小卷阿”。并在潭边浅水处建有“宛在亭”。魏源后半生,长年居住此处,其名著《海国图志》即在此处撰写完成。其间,他与时任江苏巡抚的林则徐往来甚密。
道光二十一年(1841),魏源入两江总督裕谦幕府,直接参与抗英战争,并在前线亲自审讯俘虏。后见清政府和战不定,投降派昏庸误国,愤而辞归,立志著述。道光二十二年(1842)完成了《圣武记》,叙述了清初到道光年间的军事历史及军事制度。在文中提出“今夫财用不足国非贫,人材不竞之谓贫;令不行于海外国非赢,令不行于境内之谓赢。故先王不患财用,而惟亟人材;不忧不逞志于四夷,而忧不逞志于四境。官不材,则国祯富;境无废令,则国柄强”的人才论观点。
道光二十四年(1844)甲辰,魏源再次参加礼部会试,中进士,以知州用,分发江苏,任东台、兴化知县。期间改革盐政、筑堤治水。他依据林则徐所辑的西方史地资料《四州志》,参以历代史志、明以来《岛志》及当时夷图夷语编成《海国图志》50卷,后经修订、增补,到咸丰二年(1852)成为百卷本。它囊括了世界地理、历史、政制、经济、宗教、历法、文化、物产。对强国御侮、匡正时弊,振兴国脉之路作了探索。提出“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和“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观点,主张学习西方制造战舰、火械等先进技术和选兵、练兵、养兵之法,改革中-队。为了捍卫中国的独立自主,他号召“以甲兵止甲兵”,相信中国人能战胜外国侵略者。他告诫人们在“英吉利蚕食东南”之时,勿忘“鄂(俄)罗斯并吞西北之野心”。他提倡创办民用工业,允许私人设立厂局,自行制造与销售轮船、火器等,使国家富强。他主张革新,要求“去伪、去饰、去畏难、去养痈、去营窟”;“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并在《默觚》中发挥了“变古愈尽,便民愈甚”和“及之而后知,屦之而后艰”的主张,实为近代中国改良思想的前驱。对清王朝长期昧于世界大事,夜郎自大,固步自封,封关锁国的闭关政策和媚外求和的路线予以犀利的批判。
咸丰元年(1851),魏源授高邮州知州,公余整理著述,咸丰三年(1853)完成了《元史新编》。后以“迟误驿报”,“玩视军机”革职。旋复职,他以年逾六旬,遭遇坎坷,以世乱多故而辞去。晚年,潜心学佛,法名承贯,辑有《净土四经》。咸丰七年三月初一日(1857年3月26日),卒于杭州东园僧舍,终年63岁,葬杭州南屏山方家峪。
相关知识文章
-
孙中山故里旅游区旅游攻略 孙中山故里在哪里 孙中山故里门票
孙中山故里旅游区坐落在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东临珠江口,西靠五桂山,毗邻港澳,距中山市城区约20公里,距广州城区约90公里,隔珠江口与深圳、香港相望,交通便利。孙中山故里旅游区占地面积达3.15平方公里,主要涵括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翠亨村、中山城、辛亥革命纪念公园和犁头尖山五个核心景区,全方位呈现了孙中山从出生成长到进行革命活动的相关历史遗迹。
-
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在哪里 屈原故里景区旅游攻略
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位于宜昌市秭归县凤凰山,北枕高峡平湖,西和南依秭归新县城,东连三峡大坝,距三峡大坝的直线距离仅600米,站在景区的凤凰山顶,三峡大坝可一览无余。景区是非遗保护传承基地、国家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以屈原祠、屈原衣冠冢为主要内容的屈原文化旅游园区;也是以峡江皮影、巫术表演、船工号子为主要内容的非物质文化展示园区。
相关主题榜单
地图坐标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用户提供存储空间服务,凡本站注明"由注册用户上传提供“的内容,均属于用户提交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属于用户或相关权利人。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时间删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