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滩水库
- 点赞: 45
- 为TA点赞
仁寿黑龙滩,位于仁寿县城10公里左右的龙泉山南麓,被誉为“川西第一海”,蓄水3.6亿立方米。在236平方公里的水面上,85座群岛星罗棋布,似水上盆景。碧波万顷,水天一色,回环掩映,如梦如幻,已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内有10处各具特色的景点:大坝、三大湾、蓬莱岛、青龙嘴植物园、龙岩摩崖造像和石刻书画、陈姑山、七星照月、八一群岛,韩家坝、白果坝和双燕子。
- 门票参考: 10元
- 所在地/隶属: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城龙泉山南麓
- 开放时间: 全天
简介
位于仁寿县城以西16公里的清水镇杨柳乡境内,距成都市68公里。黑龙滩是一座人工湖泊,湖周长160公里,南北长32公里,水面23平方公里,蓄水36亿立方米。黑龙滩湖面宽阔,湖中有72座岛屿,湖岸蜿蜒曲折,岛上绿树成荫。
景区内有10处各具特色的景点:大坝、三大湾、蓬莱岛、青龙嘴植物园、龙岩摩崖造像和石刻书画、陈姑山、七星照月、八一群岛,韩家坝、白果坝和双燕子。湖区北部的太乙坝,是文物荟萃之地,有唐代镌刻的龙崖、坐佛、碑碣。依崖所刻的石龙长约10米,鳞甲鲜明,跃然崖上;湖水上涨时,龙身少许浸入碧波,头部腾跃湖面,宛若戏水,蔚为壮观。在龙崖附近的一座佛龛两边,石壁光洁,了无痕迹,如果泼水上去,就渐渐显露出苍劲的竹枝和潇潇的竹叶,这一奇迹被称为“泼水现竹”。据说是北宋画竹圣手文同在仁寿做官时留下的手迹。至于为何“泼水”能够“现竹”,则是一个未解的谜。湖区四周林木葱郁,四季妩媚清新,湖中有野鸭、白鹭,灰鹤、天鹅等上百种鸟类栖息。从成都到仁寿黑龙滩,每日12:00发班,中巴运载,票价16元,2小时到达。
特色
黑龙滩景观较集中的区域有10余处。如湖区腹部最大的岛群——三大湾蓬莱岛,它由小连山 、阿弥陀佛山、花果山、风披山等组成,山山相连,峰巅露出湖面。岛上绿树成荫,可以赏花、观景、垂钓。 阴溪沟龙洞,在湖区东南部,神话传说这里曾有黑龙栖息。龙洞长约1500米,直贯湖底。距龙洞1公里左右的陈姑山,三面环水,高出水面188米,是临湖的制高点。登上峰巅,水上风光尽收眼底。
太乙坝在湖区北部,这里有许多文物古迹。如那摹崖石刻的龙,长10米,鳞甲鲜明,跃然崖上。龙崖附近,有两块光滑的石壁。奇怪的是,作书绘画,不用刀、墨,也无任何痕迹,但将水泼在上面,书画即可呈现于你的眼前,且点划清楚,成为百年不解之迷。龙崖附近,还有明代所造大佛,高15米,宽12米,巍然坐落在岸边。 湖西部的双燕子景区,水面宽阔,白浪滔滔。这儿栖息着野鸭、白鹭、灰鹤、天鹅等上百种鸟禽。湖区中部的青龙嘴是省林业试验场,这里有数百种国内外珍稀林木和奇花异卉。
黑龙滩旅游风景区,位于四川盆地中南部,北距西南现代化的国际大都会成都64公里,南距乐山、峨眉山83公里,西距三苏故里眉山30公里,位于川西旅游热线中部的最佳位置。沿超二级的国道213线成仁段、高速公路成乐线、成渝线经仁寿、清水、龙正可从南、北、东、西四方直入库区。 水库库区幅员186.4平方公里,湖面23.6平方公里,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13公里,湖边长310公里。湖中有7峡7坝15岛,形成北、西、东、中四大景段。有"大坝雄姿"、"溢洪瀑布"、"龙岩古迹"、"蟠龙绿岛"、"报恩寺院"、"八仙群岛"、"三湾积翠"、"双燕湖光"、"青龙花木"、"山王果园"等十大景点四十余处景观。 库区水上游乐特色突出,有大小游船83只,还开设有水上飞伞、龙湖潜水、游泳池、钓鱼区等体育娱乐项目,五里桥和三大弯建有划水训练基地。 黑龙滩库区共有黑龙滩宾馆、黑龙滩山庄、华凌山庄、桂园、五里桥宾馆、饭店8家,有会议室27个,接待能力形成规模。黑龙滩优越的地理位置、优良的生态环境、优美的湖光山色、优质的物产资源、优异的开发成果,已成为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开展会议商务和文经活动的理想场所。
交通
黑龙滩旅游风景区,位于四川盆地中南部,北距西南现代化的国际大都会成都64公里,南距乐山、峨眉山83公里,西距三苏故里眉山30公里,位于川西旅游热线中部的最佳位置。沿超二级的国道213线成仁段、高速公路成乐线、成渝线经仁寿、清水、龙正可从南、北、东、西四方直入库区。
地理位置
眉山市黑龙滩,位于仁寿县城10公里左右的龙泉山南麓,被誉为“川西仁寿黑龙滩第一海”,蓄水3.6亿立方米。在23.6平方公里的水面上,85座岛屿星罗棋布,似水上盆景。碧波万顷,水天一色,回环掩映,如梦如幻,1986年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黑龙滩景观较集中的区域有10余处。如湖区腹部最大的岛群——三大湾蓬莱岛,它由小连山 、阿弥陀佛山、花果山、风披山等组成,山山相连,峰巅露出湖面。岛上绿树成荫,可以赏花、观景、垂钓。阴溪沟龙洞,在湖区东南部,神话传说这里曾有黑龙栖息。龙洞长约1500米,直贯湖底。距龙洞1公里左右的陈姑山,三面环水,高出水面188米,是临湖的制高点。登上峰巅,水上风光尽收眼底。
探秘黑龙滩
仁寿县黑龙滩镇四新村位于黑龙滩水库的上游,即梅桥铺至五里桥主航道两岸间。崖上有汉代崖墓群和远古人居住过的大小洞穴30多个。大洞内有石床、隔墙等达到数十平方米大,小的也能容纳数人。有一尊唐代释迦牟尼坐姿摩崖造像,高15.8米,宽12米,两手呈迭掌文训状,原名:鲫江大佛。在四川现存的大佛中名列第前位。
鲫江大佛崖边的杨柳河又名鲫江河。都江堰的水经东风渠从此注入黑龙滩水库。当水位上升至海拨484米高度时便淹到佛像胸部。大佛周边还有摩崖造像上千尊,称作千佛岩人物众多,姿态和相貌各异。或立或坐,或静或动,有的屈腿躬腰,府首侧耳作恭听状;有的五体投地作跪拜状;有的系裙穿甲;有的屈臂挽带。舞伎翩翩起舞,乐伎吹打弹奏。千姿百态,栩栩如生。造像除人物外,还有器皿禽兽。雕刻精致,刀法圆润,线条流畅,造艺精湛,规模宏大,历史悠久,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我国石刻术的宝库之一。
大佛右侧有清代知县史致康题词“乐善不倦”雕刻在崖壁上还清晰可见,与那些洞穴相照应更具特色。而今,仁寿各地尚存的洞穴一般都是单个存在,而大佛周围却洞穴密布。可见远古人在此聚居,知县亲临题词,因而就更富有灵气。
《仁寿县志》记:唐武德初此地曾设县治,名:唐福县。废县后,定名:唐福铺,是仁寿至成都的交通要道。后来以唐福铺为基点,沿途设六铺。即:平顶铺、分水铺、梅桥铺、清水铺、视高铺、籍田铺。相传是建在当年张三丰在仁寿艳洞修道时七步到成都的脚印处。大佛邻近的龙岩泼水现竹,太乙真人降龙、鲢鱼洞、八角井、擦耳岩、神仙湾、千手观音等都有神奇的传说。
相传,杨柳河里出产一种鱼,形状怪异且凶猛,捕捉它往往是网破鱼逃还会伤人,单独一人不敢下河。一天,两岸的渔民相约数十人一起到河边上捕鱼。刚撒下网,顿时河水动荡,泛起蓝光,足有四丈多长,身似龙状的鱼在河中掀起层层巨浪,霎时就把河水搅成泥浆流到了下游的金钟沱。惹怒了沱里的黑龙,它便逆河而上,前来兴师问罪。龙毫不示弱,与其展开顽强搏斗。河水翻滚,涌漫两岸,淹没良田,伤害百姓。人们流离失所,拜天求救。
太乙真人闻讯,立即前来为民除害。他用手中的拂尘一指道:“妖龙放肆,速来受降!”龙和黑龙见势不妙,停止了搏斗,一起转向太乙真人。龙张开血盆大口,喷出焰火射向真人;黑龙尾巴一翘,击中真人腰部。正当真人负伤,难于驯服之时,只见二郎神手握三尖两棱刀,驾祥云直冲而来,挥刀砍去。将黑龙的尾巴砍掉。这黑龙动弹不得,伏在崖边,形成一条无尾的龙岩。鱼见状,躲入山洞,不敢妄为。降龙之处,山崩地裂,夷为平地。龙和黑龙被征服之后,人们怕它们再兴风作恶,就在崖上刻了一尊大佛和上千尊小佛,又修了一座寺庙,取名:龙兴寺,为报答太乙真人和二郎神降龙之恩,特在龙岩上修座报恩寺。把降龙留下的平坝取名太乙坝,开垦良田,安居乐业。两座寺庙都香火旺盛,沿袭多年。后因世态变迁,寺庙被毁,佛像也损毁严重。
黑龙滩水库建成后,随着宗教活动的恢复,信徒们自愿捐资,恢复报恩寺,迁址到大坝附近重建。然而,祖先留下大佛还藏在深闺中人未识,村民希望专家、学者和宗教界人士前来考察,进一步开发、保护。
龙岩泼水现竹奇观,而今成为不解之迷。那大佛坐落的千佛岩是黑龙滩大坝至杨柳主航道的必经之地。四新村是成都至黑龙滩快速通道的终点,在此与黑龙滩环湖路相接。村内人文景观丰富,该村1组就在黑龙滩最大的自然岛屿上,森林覆盖率达92%,面积1100亩,310万株天竺桂成苗林郁郁葱葱,与满山的森林融汇成绿色的海洋,倒映在湖水之中。水中鱼儿畅游,湖面游船来往;水边野鸭成群,空中白鹭翩翩;坡上野兔奔走,林间鸟儿欢歌;路旁硕果碰头,农家五谷丰登。有山有水,有花有果,山水相映,色彩斑斓;花果飘香,沁人心脾。游人至此,如临仙境。或乘舟荡漾、或朝拜大佛、到林间小憩、入农家乐品茗、去宾馆休闲,随心所欲,自由选择。这里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在尽情领略这依山傍水的天然风光时,使人留恋忘返,乐不思蜀。黑龙滩纪念碑不解之谜就在三峡文物保护工作引起世人高度关注的时候,有读者给本报来电称,离成都不到100公里的黑龙滩水库在当初建设时,大面积唐代千年摩崖石刻和一座古寺沉寂库底,只露出一尊常年浸泡在水中的大佛和少许摩崖造像。神秘坐佛半淹水中在黑龙滩五里桥水域一个不起眼的岸边,我们看见了这座神秘的大佛。大佛露出水面部分高约20米,呈坐姿,双臂自然下垂,双手扶于膝盖,水正好淹没到膝盖处。
由于长满了植物,大佛的肩和脸部只能依稀看见轮廓。此大佛据说凿于唐朝,完全依照乐山大佛的原型,而且同样依山而立,只是按比例缩小了。在大佛附近,一些摩崖石刻有的被水淹了一半,有的浸在水中,在阳光的照耀下若隐若现,小的只有几厘米。石刻图像有罗汉、供养者,还有依据佛教故事创作的群像。
在大佛两边的岸上,还有一些人工开凿的洞穴。当地老人说,解放前,这些洞穴里全是菩萨,有的洞穴很深,很少有人进去。在一当地人的带领下,记者拨开荆棘进入一个方洞,洞里分为几个室,洞壁平整,只是里面已空无一物。
仁寿县文管所负责人介绍说,水位线下还有一些佛像,年代比水面上的坐佛还要古老,只是不知道当年修水利的时候破坏了没有,至于是否与乐山大佛有关系还没考证过。黑龙滩全景曾经与千佛岩齐名仁寿县一位熟知遗迹历史的教师说,这里过去相当有名,有龙岩寺、报恩寺和尚存一角的千佛岩。这里当初与夹江千佛岩齐名,香火很旺,只是因当地自然、经济条件不如夹江,香火才没有延续下去。那些摩崖石刻群的价值不亚于夹江千佛岩,只是留下的资料不多,一些石刻被淹没在水下也给考证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他同时指出,也许正因为被水淹没,有的遗迹才可能逃脱文革的浩劫。泼水现字峭壁上有被称为蜀中奇观的“泼水现竹”的石壁画。900 年来,无人能解开其中的原因。黑龙滩北端悬崖上镌刻着一米见方的“龙岩”二字。距其东南300多米的紫色石壁上,有一尊大佛坐在窟中。石窟上面左侧四进的平面石壁上,用净水泼洒后,出现“泼水现字”几行墨笔字,署名处清晰地现出“乾道五年”等遒劲字迹。在石窟上右侧石壁凸起的平面上,有些不规则处,经山泉泼洒就会出现这样的奇观:石壁条幅上,墨竹主干亭亭,枝叶潇洒;
竹根临怪石处派生出一丛幼竹,婀娜可爱;顶部侧叶,长剑当空,刺向云天。据说这“怪石墨竹”的作者是文同,字与可,人称石室先生、文湖州,北宋梓州永泰县
(四川省盐宁县永泰乡)人。他平生爱竹、种竹、写竹,开拓了“湖州竹派”。著名汉语成语“胸有成竹”,就是他写竹经验的结晶。仁寿(古称陵州)县志记载:
“文同北宋熙宁四年知陵州后,在龙岩写怪石墨竹,两壁摩岩隐隐有光,怪石墨竹既无墨迹,又无雕镂痕;用水涤石,画面犹新。”“怪石墨竹”“怪石墨竹”写于1171 年至1173 年之间,距今已逾900年。而这“怪石墨竹”至今经水涤石画面如故之谜仍未揭开。相传,这是写竹用的墨非凡。那墨是在其主要原料松烟、煤烟中,投入了珍稀的某种鱼的尿液,经铜炉炼制而成。当地百姓则说,是因为龙岩处于神秘莫测的古怪位置。先前,岩顶有参天古树荫蔽,岩下有从河水中不断蒸腾升起的某种地气,再加上龙洞中山泉孕育的结果。更有古稀老人说,是文同的表弟—宋代名人苏东坡在密州就任期间,从徽州买来一种“魔墨”相赠,并引举苏东坡有《送与可出奇陵州》那首七言律诗为证。
根据化学原理解释, “怪石墨竹”处的紫色岩石,含化学元素钾,钾的化学性活泼,容易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可能生成氢氧化钾。龙岩泉水可能和指示剂石蕊有相似的化学成分, 石蕊遇氢氧化钾显墨蓝色, 看上去酷似黑色。然而,到底为何泼水才能现竹,仍然没有人能真正解开这个谜。修库原因自1972年黑龙滩水库灌区工程发挥功效以来,百万人民梦想成真,彻底改变了主灌区仁寿县“用水贵如油”的历史。近40年来,随着用水基本条件的改善和农业生产的发展,灌区农业、工业、商业、文化、教育、旅游、城镇建设等各项社会事业得到迅猛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真是——蓄水量达3.6亿立方米的黑龙滩水库,早已成为仁寿县的“第一名片”。黑龙滩水库的修建过程,则是惊心动魄,震天撼地。黑龙滩方案终确定仁寿县是全省有名的严重干旱县,“下雨水外流,无雨吃水愁,十年有九旱,用水贵如油”,就是该县严重缺水情况的真实写照。1952年至1970年,虽然仁寿县陆续修建了部分小水库、山平塘、山湾塘等,但由于工程规模小,蓄水少,“十年九旱”的自然条件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要一劳永逸地解决仁寿缺水问题,必须修建一个大工程。1969年8月,当时乐山地革委派工作组来到仁寿,帮助该县进行水利规划。工作组经过调查研究,先后提出三个方案:一是修建蓄水9000万立方米的回龙寺水库;二是修建蓄水1.62亿立方米的人民水库、红岩水库;三是修建人民水库、回龙寺水库、红岩水库。但这几个方案中,都没有今日赫赫有名的黑龙滩水库。
经过斟酌,当时仁寿县革委最终确定修建回龙寺水库。1970年3月,乐山地革委要求仁寿县革委在3月底,向地革委报告修建回龙寺水库的具体方案。此时,仁寿县水电局提出,回龙寺水库0.9亿立方米的蓄水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仁寿的用水问题,提出了将原来省上规划蓄水6.8亿立方米的黑龙滩水库,改为蓄水3.6亿立方米,解决仁寿的缺水问题,此建议得到了时任泽区革委主要领导的支持。但是,要说服地革委同意更改方案,修建黑龙滩水库,就必须找到黑龙滩水库方案的万分之一地形图,算出工程量、淹没区等数据。几经波折,最后,工作人员终于在东风渠管理处找到了该地形图。经计算,黑龙滩水库蓄水3.6亿立方米的水位高程为484米,于是县里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测量484米水位高程线、淹没区面积、移民搬迁量等工作。
听说仁寿想要更改方案,当时乐山地革委领导非常恼火,批评仁寿“朝令夕改”,仁寿派去汇报的工作人员在虚心接受领导批评的同时,耐心、细致地向领导解释了仁寿的想法。最终,地革委领导听取汇报后,决定修建黑龙滩水库,并向省革委转报仁寿县修建黑龙滩水库的报告。
1970年5月,省革委通知仁寿县,同意修建黑龙滩水库。1970年10月1日,一场轰轰烈烈、战天斗地的黑龙滩水库修建史,就此展开。修建黑龙滩重新安排仁寿山河“修建黑龙滩,重新安排仁寿山河,造福子孙后代”,这等气魄的豪言壮语,就是仁寿人民当年积极支持修建黑龙滩的精神动力。
在当时的特殊条件下,仁寿一无钱,二无粮,为何要修建黑龙滩这样的大型水库呢?1970年6月起,县革委在全县开展修建黑龙滩水库大动员,大讨论,主题是“为什么要修建黑龙滩水库?怎样修黑龙滩水库?你为修建黑龙滩水库做什么?”通过讨论,统一了全县人民的思想,群众讲道:“要人我们出人,要物我们出物,口粮我们自己带,要修建黑龙滩,重新安排仁寿山河,为子孙后代造福。”
县革委决定,修建黑龙滩水库,全县要“统一规划,实行常年施工与冬春大突击相结合,做到修水库与生产两不误”。全县调集以基干民兵为主的强壮青年(号称“水利战士”)2.7万人,按军事化组织,上工地时公社开欢送会,戴大红花,像参军一样,敲锣打鼓地送上工地。
开工之初,工地条件差,没有住房,“水利战士”埋锅做饭,露天宿营,自己动手修工棚;没有筑墙工具,就开石料砌墙;没有盖房草料,就上山割茅草……“10里之外,都能听到黑龙滩人声鼎沸”、“抬运石料的民工都需要每50米安排一个工作人员维持秩序,实行来回单向行驶”、“大坝建设最高峰时,有1万多人在工地施工”……这些,就是当时黑龙滩工地的盛况。
围绕“一年建成,两年受益,重新安排仁寿山河,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宏大目标,在数九寒天的大坝清基中,“水利战士”抗严寒,顶狂风,水下作业一个多月,手冻裂了,脚磨破了,坚持不下火线,提前6天完成任务;在抢筑大坝,拦住洪水的大决战中,水利战士顶烈日,抗风雨,披星戴月,日夜奋战,大坝团把任务分配到营,落实到连,连完成当天任务后,立即向指挥部送捷报,指挥部立即向该连送表扬信。每天下午送捷报、送表扬信的工作人员人来人往,整个工地红旗招展,锣鼓喧天。
没有车子运石料,“水利战士”就用人抬,大坝20多万立方米条石,全是用人抬上去的;没有资金,就实行社、队投劳,地方投资,国家适当补助的政策;冬春大突击上10万人修渠道,工分粮食由生产队自己解决;修建工地没有石工,“水利战士”就自己学,大坝团从团部施工员到营、连干部都带头学石工,拜师学艺;为保证大坝质量,大坝团山厂组对每座山厂、每条条石进行验收,据统计,有6000多立方米的不合格的条石被弃用,这对保证整个工程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战天斗地解决一个个施工难题大坝施工,是当时遇到的一个最大的难题。当时有业内权威说,大坝选址的地质条件是不宜建设黑龙滩大坝那样重大的工程的。四川省水利电力学校老师经过周密地调查研究和计算论证,认为黑龙滩水库坝址从地质资料表明,只要合理选择坝型及截面尺寸,以适应岩层的要求是可以建坝的。于是,最后设计出修建弧形重力坝,受到设计组和指挥部的赞同。同时,从原规划的21万立方米的石料再增加8万立方米,增大增粗大坝,防止大坝滑动。
东南干渠渠道长279公里,由于工地战线长、时间紧、工程分散,给工作带来很多困难,特别是缺乏地质资料,往往一项工程要几次修改设计。水校老师们本着理论上可靠,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造型上美观的原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大胆进行技术革新,为黑龙滩水库渠道渡槽设计了多种造型,起到了很好的典范效果。
为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大坝运送条石改为船运,再由人工抬上大坝,仅此一项就节省劳力约25万个;大坪山隧洞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改一次成洞为上下导坑开挖,使隧洞施工节约木材,操作安全,进度加快;由于起吊拱跟不上,木工师傅经过多次试验,试制成功操作简便的“梯型活动升降机”,由原来15人20分钟砌一条拱石变为3人2分钟砌一条拱石,提高工作效率50倍,大大加快了隧洞施工进度;桥二河渡槽第一个采用钢筋水泥构造、团鱼嘴渡槽高达50米、魏家河导洪管全用人工竹片搅拌、涂家乡的松树扁渡槽、钟祥镇的石谷河渡槽改为石墩堆砌……一个个经典工程的顺利完工,无不汇集了黑龙滩建设者的聪明智慧和无畏精神。可歌可泣动人事迹感天动地最初,上万名建设者幕天席地,没有工棚居住,全县人民组织慰问团上工地慰问,送来竹子、春草10多万公斤,竹笆4000多件,解决了修工棚材料,送来生猪84头,猪肉2500多公斤,蔬菜30多万公斤,粮食2万多公斤。
青年石工王衡松是工地一名突击手,他在坡上清理石料被山上滑下巨石击倒牺牲后,双手还紧握住钻子和手锤,王衡松的弟弟王衡相闻讯后立即赶来接替哥哥没有完成的任务;丈夫牺牲了,妻子黄慧君继承丈夫遗志,做钢筋工,她勤学苦练,学就一身本领,1973年被选为模范,出席指挥部先代会;儿子牺牲了,父亲代其上阵继续修水库;一人牺牲了,兄妹一齐上工地……在隧道修建过程中,建设者冒着浓烟,不顾缺氧危险冲进工作面,一人昏倒了,两人冲上去;19人昏倒了,工地领导组织抢救,当他们苏醒过来后,不顾劝阻又冲进去,他们说:“党给的任务还未完成,我们要继续干下去。”
珠嘉公社国河二组双目失明的吴兴国把自己仅有的0.5公斤干海椒送来慰问“水利战士”;古佛公社敬老院的老人将自己喂的一头大肥猪送来工地慰问;龙正小学的小学生,步行10多公里,用自己的书包背来鹅卵石1250多公斤,要为黑龙滩水库建设出一份力;为了修建水库,4662户共2.1万多村民搬出家园;大坝26个连队白天完成任务后,晚上又上工地进行义务劳动,大家不留姓名,不要报酬,战斗在最需要的地方,为加快大坝进度作出了贡献……
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全县人民争着要为黑龙滩水库作贡献,涌现出的一系列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激励着全县人民:一定把水库修好。团结战斗八方支援的战友情在库区测量中,四川省水利电力学校的老师们为了抢时间,满足设计需要,不顾酷暑,克服山高林密、通行条件差等困难,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跑几十公里路;司镜老师一天到晚站着工作,男老师只穿一条短裤,皮晒脱了一层又一层;女老师穿着长裤,汗水跟着裤子流,一天到晚衣服都是湿的……许多老师带病坚持工作,连续工作57天,完成了在正常情况下一年才能完成的黑龙滩库区55.25平方公里的1:5000的地形图,满足了水库设计的需要。
乐山地区勘测设计队负责“三干七支”的勘测设计,在渠系方案的选择上,技术人员进行全面规划,每种方案比较,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仁寿县水电局组织实施黑龙滩水库的斗、农、毛渠建设,给农业生产提供了水利保证;工业部门抽调机器、工人,战斗在水库施工第一线;商贸部门抽调干部到水库设点,送货到工地;医疗部门抽调最好的医生,在工地治疗病员;农业部门更是抽调大批的干部和技术人员上工地担负勘测设计工作。
修水库需要大量物资,省和地区的有关部门均进行大力支援。峨眉水泥厂对水库所需的水泥优先安排,保证供应;大坝安砌期间,水泥用量大,运输紧,乐山地区汽车13队派出大量汽车,突击抢运,几天时间就运水泥780吨,满足了大坝用水泥的需要;解放军某部还从紧张的战备中,抽调一个汽车连,帮助运水库物资,还留下5辆汽车长期驻水库工地支援;四川省水电厅灌浆队带着机器和技术人员,完成了水库的设计灌浆任务。各行各业团结战斗,为黑龙滩水库建设作出了贡献。
1971年冬天,东南干渠开始进行首期大突击,10万人齐上工地,炮声齐鸣,地动山摇。初步建成47公里渠道,实现了“当年蓄水,次年受益”的目标。
1972年春天,黑龙滩水库放水了,沿渠群众,扶老携幼上渠道看放水。“水来了!”“水来了!”……群众兴奋地跟着渠道水跑,情不自禁的高呼着:“毛主席万岁!”、“共产党好!”、“只有共产党领导才能做得到!”……
修建黑龙滩水库,8年共投工13688万个,国家补助10153万元,共用水泥80772吨,木材20276方,钢材4748吨,炸药3531吨。黑龙滩水库的建成,彻底改变了仁寿“十年九旱”的自然条件。广大群众赞誉说:“天干不见干,有了黑龙滩,昔日望天田,今天米粮川。”灌区新貌黑龙滩为发展插上翅膀黑龙滩水库灌区工程的建成使灌区百万人民的梦想成真,从而彻底改变了主灌区仁寿县“用水贵如油”的历史。随着用水基本条件的改善和农业生产的发展,灌区的农副业、工业、商业、文化教育、旅游等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灌区仁寿县先后被评为“全国十二大粮仓县”、“全国优质棉生产县”、“全国瘦肉型生猪基地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级种子基地”、“全国100个水利技术推广示范县”、“中国枇杷之乡”、“中国清见之乡”等荣誉。
农业是系统工程,农业经济效益的变化,是由各方面的因素所促成的,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其他因素不可替代。黑龙滩水库灌区工程自1972年发挥效益以来,灌区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粮食产量连年增长。以主灌区仁寿县为例:1971年粮食总产量仅33万吨,农民人均占有粮食295公斤。2008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9亿元,农业增加值达到42.3亿元,连续10年跻身全国10大产粮大县之列。
全县现已建成优质水果基地52.1万亩,建成大棚蔬菜基地4000亩,发展100头以上养猪专业大户1000户以上,扶持100万元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93个。仁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立足成南门户,抢抓仁寿机遇”的发展战略,规划建立起10个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将产品投向丰厚的成都农产品市场。
随着用水条件的改善和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灌区的工业和乡镇企业飞速发展,各类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像雨后春笋般兴建。仁寿县1971年工业企业产值为0.74亿元,2008年,仁寿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已达107个,亿元企业39个,“两园一区一走廊”初具规模,全县工业进入飞速发展的快车道。2008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46.5亿元,总量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增加值。
黑龙滩水库灌区工程每年供给眉山、仁寿城区和灌区125万人和100多万头牲畜的饮用水,由于降雨少,冬季还向富加、禾家、满井等乡镇供生活用水。
城市规模也得到迅猛发展。如仁寿县城所在地文林镇,人口从1998年的3万人发展到如今19万人。仁寿城正瞄准建“生态商贸县城”和25万人口、25平方公里的现代化中等城市目标,稳步推进。
黑龙滩水库的建成,还形成了水库小气候,库区常年平均气温比其它地方低2—3摄氏度。一弘碧波,群峰环绕,黑龙滩水库还以秀丽多姿的湖光山色,填补了仁寿县旅游业的空白,1986年被省政府确定为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随着成(都)黑(龙滩)快速通道的正式通车以及总投资近30亿元的黑龙滩长岛度假旅游区项目的即将启动,对接成都、打造成都休闲旅游后花园,已正式提上日程。
黑龙滩工程不仅为灌区的工农业生产、旅游开发、城镇生活作出了重大贡献,在防洪、生态环境、水产、发电等方面也发挥着特殊作用,灌区防洪减灾能力大大增强。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黑龙滩精神,将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相关知识文章
-
丹江口水库风景区怎么样 丹江口水库旅游攻略
丹江口水库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水库,于1958年始建,1973年竣工,水域面积126万亩,蓄水总量达290亿立方米。兴建于60年代的丹江口水库,位于汉江中上游,伏牛山和秦岭余脉交接处,水域面积400平方公里,横贯鄂豫两省。2017年,湖北省丹江口水库风景名胜区,入选第9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水库总面积846平方千米,被称为汉江的天然水位调节器,有“亚洲天池”之美誉。
-
益塘水库旅游区好玩吗 益塘水库旅游区怎么样
益塘水库在五华县西北部,五华河流域,1974年竣工。其集水面积38平方公里,总库容1.65亿立方米。库区主要淹地为潭下镇乐道、郑塘、廖塘、上围等村,由于水库处于五华县中部位置,切断了五华东、南、西、北之间的直接交通线路,对五华经济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库内有大小库湾300多个,各具特色的小岛15个,山上种有奇花异树,到处林木茂密,四季花果飘香,库水碧绿天然,山水相映成趣;构成一大独特景观。
相关主题榜单
地图坐标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用户提供存储空间服务,凡本站注明"由注册用户上传提供“的内容,均属于用户提交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属于用户或相关权利人。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时间删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