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网 品牌网 词条百科
#道教宫观#
点赞: 37
为TA点赞

陶公庙位于长沙县榔梨镇,濒临浏阳河,枕靠临湘山,四周古木参天,风景十分优美,属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陶公庙建于梁天监初年(公元502——519年)。有“六朝遗庙,千年名山”之称。据史书记载,奉祀晋太尉陶侃之孙陶淡与其侄结庐临湘山,后来叔侄偕隐于此。士民仰其清名盛德,故立此庙祀之。传说中,每年的正月十三与八月十七为陶公叔侄生日。所以每到这两个生日之时,陶公庙都要举行庙会。现在㮾梨街道陶公庙庙会已从传统中走了出来,融入了更多的健康文化内容。从1997年起,长沙县人民政府将陶公“生期庙会”定为“陶公庙文化庙会”,引导成为传播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的群众性的节日。

门票参考: 1元
所在地/隶属: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榔梨镇榔梨社区

基本介绍

陶公庙,位于长沙县㮾梨街道,相传两晋时,陶侃(259-334年)之孙陶淡,自幼好道,求养生之术,与其侄陶煊像为肉身(木乃伊)、昔人奉其遗脱建庙于临湘山峰巅以祀之,被历代皇室、官府敕建、加修。

景点景观

古庙由正殿,山门、戏楼、石级等组成。山门的中门门额悬有“临湘山”一匾。

山门两侧联云:“山中宰相,陆地神仙”。这副对联说的是:南朝陶弘景初仕齐,后入梁,隐居茅山,屡经礼聘不出。

武帝时,国家每有大事,辄往咨询,时人称为“山中宰相”。

晋人称陶渊明为“陆地神仙”,因其忘怀得失而得名。此外,左右山门分别横嵌“紫府”、“丹邱”门额,并嵌有“立德不朽,有仙则名”和“六朝遗庙,千年名山”的楹联。

庙宇的建筑,无论屋脊、爪角、照壁、照梁、吊檐、踢脚、栏杆、藻井、斗拱、门窗都恰到好处地运用堆塑、雕刻、彩绘等多种艺术手法,加以装饰,显得恢弘气,古香古色,鬼斧神工,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建筑工匠的高档技艺,令人叹为观止。

戏楼,原名“大观”,后易现名,其“古楼”两字系光绪皇帝之师翁同和亲笔书写。台口这副对联为我省著名书法家颜家龙先生手书。

陶公庙由山门、戏楼、石级、正殿和偏殿5个部分组成,占地11亩,建筑面积1852平方米。

山门为五间七柱三门三开砖砌牌楼,高大华丽,正脊置琉璃幡龙宝顶,两侧列琉璃八仙,个个神态生动,两档鳌鱼收尾,檐下层层堆塑。门墙明间上方汉白玉阴刻贴金竖书“临湘山”。

额缴置居中,周围为五龙盘绕,构成传统收“五龙棒圣”图案。中门联分别用南朝陶弘景和晋代陶渊明典故切陶姓。联云:山中宰相;陆地神仙。左门门额“丹邱”,门联为:六朝遗庙;千古名山。

山门两侧成直角延伸成围墙,左侧门署“康衢”,门联为:鸦林滴翠,狮岭流丹。右侧门署“道岸”,门联为:竹林春霭;朗水波深。

门墙之后紧接门屋,正中为一戏台,大门自台下可入内庭。戏台左右为天井,其外为东西两间明屋,为单檐硬山拉弓门墙。

戏楼高14.6米,歇山顶,出檐深远,翼角高翘,翼角下飞龙舞风塞角,微风吹拂,颈下风铃叮当。

屋顶采用歇山与硬山结合手法,与两侧的“弹弓墙”及外墙的“山字墙”,相互呼应,融为一体,充分显示出建筑工艺的独具匠心。

戏楼正脊中为五色葫芦宝项,两端正吻为丹书铁剑,正脊堆塑北向为“蟠龙”,南向为“狮戏球”,屋面北向为黄色琉璃瓦,南向为小青瓦,檐下如意斗拱,层层交叠。

拱端饰以龙凤,相间排列。戏楼上精致的木雕更具匠心,额枋、吊檐、栏杆、隔扇到处都有精美雕刻,成为民间木雕艺术集锦。

整个戏楼共雕戏文58出,中央隔扇上刻有“临湖山八景”。八景为:狮岭仙踪、鹅湖夕照、梨江双渡、茆港孤舟、撑云石笋、夹岸桃花、东岗晚跳。古寺疏钟。

进入山门,穿过戏楼,有一殿坪。通过殿坪,就是依山而砌的石阶,沿48绣花岗条石石阶而上,为月台。

台上为三开间单檐硬山大殿,外檐石柱,内檐用卷棚装饰,空花隔扇。

正殿为前后两殿,地面全部由花岗石条石铺成,前段供奉陶公真人,后殿为观音殿。殿内集道教楹联之大观,富含哲理。

陶公庙中原有很多匾额,大多由名家题写。大殿外檐正中的“德化无疆”匾,为朱熹于宋乾道五年(1169)题写。

左侧“御甾捍忠”匾,是民国11年(1922)时任湖南省长的赵恒惕所题献;右侧“仙骨佛心”是道光二十上年(1847)由湖南布政使万贡珍题写。大殿内檐正中是“钦颁祀典”大匾,上面记载着同治十一年十月由礼部钦颁敕封陶公叔侄封号“昭显”、“灵应”的圣旨。

前段有两列匾额,前列正中是同治十一年(1872)同治帝御书“民赖恩福”,右侧是光绪二十一年(1895)湖南巡抚吴大徵题写的“三湘霖雨”;左侧是同年湖南布政使何枢题写的“慰满三农”。这些联匾,连同庙内雕刻、堆塑、壁画均毁于“文革”十年浩劫。

地理环境

陶公庙位于长沙县㮾梨街道,濒临浏阳河,枕靠临湘山,四周古木参天,风景十分优美,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传说中,每年的正月十三与八月十七为陶公叔侄生日。所以每到这两个生日之时,陶公庙都要举行庙会。

现在㮾梨街道陶公庙庙会已从传统中走了出来,融入了更多的健康文化内容。

从1997年起,长沙县人民政府将陶公“生期庙会”定为“陶公庙文化庙会”,引导成为传播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的群众性的节日。

历史沿革

陶公庙建于梁天监初年(公元502——519年)。有“六朝遗庙,千年名山”之称。据史书记载,奉祀晋太尉陶侃之孙陶淡与其侄结庐临湘山,后来叔侄偕隐于此。士民仰其清名盛德,故立此庙祀之。

据《长沙县志》记载,陶公庙始建于南北朝梁天监三年(504年),距今差不多有1500年历史了。几经扩建、修复,现在陶公庙占地5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主要由山门、戏楼、石级、正殿、偏殿等六个部分组成。

陶公庙始建于梁天监年间(502-519),奉祀晋太尉陶侃之孙陶淡及其侄陶煊。据《晋书》,陶淡,字处静,与侄专心修养,结庐临湘山,相传在这里“羽化升仙”。后人在此“建立祠宇”,并“洁布仙躯”,即供奉他们的“肉身”(木乃伊)于此。清同治《长沙县志》载:“陶公二真人庙,在明道都六甲朗梨市………相传庙建自梁天监中,迄今千馀年矣。清乾隆中众姓捐资重修………亢旱水灾,祈祷辄应。咸丰二年以保护危城,真人叔侄与同县李公真人俱膺封号。十一年三月礼部议奏,准予列入祀典。”

1988年市政府开始拨款修复戏台和山门,1990年恢复宗教活动,1994年启动大规模修复工程,联匾均按历史资料予以补书。199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将陶公庙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年两次的庙会亦已恢复。

相关主题榜单

相关知识文章

  • 广州市南海神庙景区旅游攻略 南海神庙位置 南海神庙好玩吗

    南海神庙,又称波罗庙、东庙,坐落于广州市黄埔区庙头村,是中国历代皇帝祭海的场所。庙宇占地面积3万余平方米,中轴线上由南而北依次为牌坊、头门、仪门、礼亭、大殿和昭灵宫,两侧有廊庑;西南章丘岗上有浴日亭,是古代观望海上日出之地。南海神庙是中国四大海神庙中保存下来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海神庙,在对外交通贸易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之一,也是对外贸易交往的历史见证和重要史迹。

  • 圆玄道观旅游攻略 广东圆玄道观地址 广州圆玄道观怎么样

    圆玄道观,建立于1998年,位于广东省新华镇西面的毕村附近。景区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道观形状为八角三重天面,圆形大厅,顶高近30米,天花绘太极图,寓意天大地圆光明无凝,主体建筑物包括三清殿、太和楼,三清殿、凌霄宝殿、纯阳宝殿、元辰宝殿、观音殿、黄大仙殿等。圆玄道观,是广东道教活动的中心和游客游览观光的胜地,也是广东较大的道观。

地图坐标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用户提供存储空间服务,凡本站注明"由注册用户上传提供“的内容,均属于用户提交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属于用户或相关权利人。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时间删除或更正。

基本介绍

景点景观

地理环境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