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网 品牌网 词条百科
#园林#
点赞: 152
为TA点赞

留园是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并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留园整个园林采用不规则布局形式,使园林建筑与山、水、石相融合而呈天然之趣。园林利用云墙和建筑群把园林划分为中、东、北、西四个不同的景区,中部以山水见长;东部以厅堂庭院建筑取胜;北部陈列数百盆朴拙苍奇的盆景,一派田园风光;西部是土石相间的大假山,颇有山林野趣。

门票参考: 旺季55元,淡季45元
所在地/隶属: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阊门外留园路338号
所属类别: 4458
开放时间: 07:30~17:00
适宜季节: 四季皆宜
建议游玩时间: 1~3小时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第一批(清朝)

基本介绍

留园,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坐落在苏州阊门外留园路,历史上称阊门外下塘花步里。园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为太僕寺少卿徐泰时的私家园林,时人称东园。泰时去世后,“东园”渐废,清代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园为吴县东山刘恕所得,在“东园”故址改建,经修建于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始成,因多植白皮松、梧竹,竹色清寒,波光澄碧,因园内竹色清寒,故更名“寒碧山庄”, 俗称“刘园”。

咸丰十年(1860),苏州阊门外均遭兵燹,街衢巷陌,毁圮殆尽,惟寒碧庄幸存下来。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园为常州盛康(旭人)购得,缮修加筑,于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完工。因前园主姓刘而俗称刘园,盛康乃仿随园之例,取其音而易其字,改名留园。盛康殁后,园归其子盛宣怀,在他的经营下,留园声名愈振,成为吴中著名园林,俞樾称其为“吴下名园之冠”。

30年代以后,留园渐见荒芜。1953年苏州市人民政府决定修复留园,并廷请了一批学识渊博的园林专家和技艺高超的古建工人。经过半年的修整,一代名园重现光彩。90年代,又修复了盛家祠堂和部分住宅,使原来宅、园相连的风貌进一步趋向完整。

留园为我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代表清代风格,园以建筑艺术精湛著称,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太湖石以冠云峰为最,有“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

苏州留园景点介绍

绿荫

“绿荫”小轩临水而筑,轩外景色溪山深秀。进入“绿荫”,朝北整面无墙,完全敞向山池,这三种墙面的处理手法是掩映——透漏——敞开。明高启葵花诗:“艳发朱光里,丛依绿荫边。”建筑西侧原有一株古枫,小轩笼罩在树荫下,故名。建筑似轩,硬山造,临水而筑,刘氏寒碧庄时已有。轩南庭院墙上有石匾嵌于其上,钱大昕书“花步小筑”。

明瑟楼

明瑟楼两层半间,南面假山构思独特,有峰回路转之妙。水经注:“目对鱼鸟,水木明瑟。”此处环境雅洁清新,有水木明瑟之感,故借以为名。楼为二层半间,卷棚单面歇山造,楼上三面置有明瓦和合窗,楼梯在外,用太湖石堆砌而成,梯边一峰屹立,上镌“一梯云”三字。楼梯面东墙上,有董其昌书“饱云”二字砖匾一块。此楼刘氏时已有。

涵碧山房

涵碧山房为中部主要建筑,俗称荷花厅,建筑三间,卷棚硬山造,东面紧靠明瑟楼,厅高大宽敞,陈设朴素,周围老树浓荫,风亭月榭,迤俪相属,楼台倒影,堪称图画。宋朱熹诗“一水方涵碧,千林已变红”。建筑面池,水清如碧,涵碧二字不仅指池水,同时也指周围山峦林木在池中的倒影,故借以为名。刘氏时称“卷石山房”,盛氏时名“涵碧山房”,因建筑前临荷池,故通常又称荷花厅,俞樾《留园记》中“凉台燠馆”即是指此。

闻木樨香轩

闻木樨香轩为中部最高处,山高气爽,轩前有联:“奇石尽含千古秀;桂花香动万山秋。”木樨,即岩桂。轩为方形,后倚云墙,单檐歇山造,徐氏时称“桂馨阁“,刘氏时曾名“餐秀轩”,盛氏时改为今名。

可亭

可亭,取白香山可以容膝,可以息肩,当其可斯可耳之意,指此处有景可以停留观赏。亭为六角,飞檐攒尖,结顶为一花瓶倒扣(为1953年整修时应急之作)。整组建筑打破了整齐划一的布局,给人既有变化而又美观自然的感受,体现了中国山水画法中主景偏右的传统手法。刘氏时称“个中亭”,盛氏时称“可亭”。解放后整修,亭顶比昔时略尖一些。

古木交柯

古木交柯为留园十八景之一。南面庭院,靠墙筑有明式花台一个,正中墙面嵌有“古木交柯”砖匾一方,花台内植有柏树、云南山茶各一,仅二树、一台、一匾。就形成一幅耐人寻味的画面,运用了传统国画中最简练的手法,化有为无,化实为虚,使整个空间显得干净利落,疏朗淡雅。

小蓬莱

《史记》:“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此处在水池当中,故借以为名。二面曲桥相连,上面架以亭式紫藤棚架。此处有黄石,刻有“小蓬莱”三字,系解放后新题。盛氏时园中亦有小蓬莱者,据考证系指今西部土山。

濠濮亭

《世说》:“晋简文帝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濠,即濠上,濮,水名,古人观鱼之地。此处借以为名。亭为方形四角,单檐歇山造,其北挑出水面而筑。刘氏时称此亭为“掬月亭”。亭侧池畔立有一石,倒影池中如圆月,名印月。盛氏时名“濠濮想亭”。今易名濠濮亭。

曲溪楼

《尔雅》:“山渎无所通者曰溪,又注川曰溪。”曲溪,亦即曲水,此处为借用。建筑临水,二层,单檐歇山造,楼只有前半爿,下为过道,狭长,进深仅三米左右,南北长十余米。其下刘氏曾名“攸宁堂”,楼名曲溪,曲溪之名沿用。

五峰仙馆

五峰仙馆因盛康从文征明停云馆中得峰石放在园内,故名“五峰仙馆”,大厅面阔五开间,由于梁柱及家具均以楠木制作,俗称为楠木厅,厅内装修精丽,陈设雅洁大方。此处旧为徐氏“后乐堂”,刘氏时扩建为“传经堂”。盛氏时因得文征明停云馆藏石,属吴大澂书其额,更名“五峰仙馆”。

冠云楼

冠云峰高6.5米,为宋代花石纲遗物,因石巅高耸,四展如冠,取名“冠云”、“瑞云”、“岫云”屏立左右,建筑为三开间五架屋,东西两面又各接一间四架屋。楼下正中壁上嵌有古代鱼化石一方,其为留园的姐妹三峰。三峰下罗列小峰石笋,花草松竹点缀其间,大有林下水边,胜地之胜的林泉景色。冠云,峰名,此楼为观冠云峰而设,盛氏时楼曾名“云满峰头月满天楼”。楼下名“仙苑停云”。

盛家祠堂

盛康在得留园后,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建立义庄,额为“龙溪盛氏义庄”,祠堂为义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座落在留园大门西侧。祠堂共分四进,前二进今辟为卖品部,后二进为楼,楼两侧建有烽火墙,楼下大厅今辟为留园展示馆,展示介绍留园历史和文化艺术。

住宅

留园住宅共有三处,一为留园路400号(原86号,今园林档案馆位置),盛康得园后购得,是老宅,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宅中主厅翻修,结构一新,取名“永善堂”。其地解放后为民居,宅地低于门前马路2—3尺,曾见宅中井台边半块残碑,已为居民用作洗衣之板,字迹模糊,内容为诰封某氏为一品夫人。二为东宅,即刘恕住宅,清同治十三年(1875年)售于程氏,旋改建为二程夫子祠,清末为盛氏所有,抗战时期,日寇强拆朱家庄一带民居,扩充兵营,导致大批难民涌入,至解放初,建筑已破坏殆尽,而宅中备弄变成通道,后称之为五福弄。2000年,留园整治周边环境,动迁所有民居,今售票处、停车场、办公大楼,就是在其遗址上所建。三为正宅,今盛家祠堂西侧有南北二座楼,即是其正宅,按香禅日记,其宅与祠堂都是在清光绪十四年(1876年)八月起造,盛氏在留园的三处住宅,如今独剩这处。

实用信息

留园开放时间

开放时间:7:30—17:00

旺季(3月21日—10月15日)售票时间:7:30—17:00

淡季(10月16日—次年3月30日)售票时间:7:30—16:30

门票价格

旺季:全价票55元/人;半价票27.5元/人

淡季:全价票45元/人;半价票22.5元/人

优惠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人凭军人证等有效证件、军队离退休干部凭离退休干部证免费入园。

2、残疾人员凭《残疾证》免费入园,重度残疾人员需要陪护的,可由一名陪护人员免费陪同入园。

3、70周岁(含70周岁)以上老人,凭有效居民身份证或《高龄证》免费入园。

4、身高1.4米(含1.4米)以下儿童,免费入园。

5、6周岁(含6周岁)以下儿童,凭有效证件,免费入园。

6、6周岁(不含6周岁)-18周岁(含18周岁)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在校学生凭居民身份证或学生证等有效证件实行半价优惠。

7、60周岁(含60周岁)-70周岁(不含70周岁)老人,凭有效居民身份证或《老年人优待证》实行半价优惠。本市、省内60周岁(含)-70周岁(不含)的老年人凭《老年人优待证》或身份证等有效证件,游览风景名胜区(虎丘、上方山森林公园、上方山森林动物世界、天平山),怡园,免费入园,景点举办大型园事活动期间,实行半价优惠政策。

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门票价格优惠政策。

交通指南

公交

1、乘坐游1路、85路、317路、933路公交请到留园站下车,下车即到。

2、乘坐夜5路、7路、34路、36路、44路、64路、70路、85路大站快车、85路、161路、304路、315路、317路、318路、406路、415路、522路、800路、921路公交请到留园路站下车,沿广济南路向南走30m至留园路后向西走约300m。

地铁

乘地铁二号线,石路站下车从1号出口出站,沿广济南路向北走50m至留园路后向西走约300m。

建筑特点

建筑特色

留园的建筑在苏州园林中,不但数量多,分布也较为密集,其布局合理,空间处理巧妙。每一个建筑物在其景区都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从全局来看,没有丝毫零乱之感,给人有一个连续、整体的概念。

留园内亭馆楼榭高低参差,曲廊蜿蜒相续有七百米之多,颇有步移景换之妙。建筑物约占园总面积四分之一。建筑结构式样代表清代风格,在不大的范围内造就了众多而各有特性的建筑,处处显示了咫尺山林、小中见大的造园艺术手法。

建筑格局

留园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代表清代风格,园以建筑艺术著称,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整个园林采用不规则布局形式,使园林建筑与山、水、石相融合而呈天然之趣。利用云墙和建筑群把园林划分为中、东、北、西四个不同的景区,中部以山水见长,东部以厅堂庭院建筑取胜,北部陈列数百盆朴拙苍奇的盆景,一派田园风光。西部颇有山林野趣。其间以曲廊相连。迂回连绵,达700余米,通幽度壑,秀色迭出。

中部是原来寒碧山庄的基址,中辟广池,西、北为山,东、南为建筑。假山以土为主,叠以黄石,气势浑厚。山上古木参天,显出一派山林森郁的气氛。山曲之间水涧蜿蜒,仿佛池水之源。池南涵碧山房、明瑟楼是留园的主体建筑,楼阁如前舱,敞厅如中舱,形如画舫。楼阁东侧有绿荫轩,小巧雅致,临水挂落与栏杆之间,涌出一幅山水画卷。涵碧山房西侧有爬山廊,随山势高下起伏,连接山顶闻木樨香轩。山上遍植桂花,香气浮动。该处山高气爽,环顾四周,满同景色尽收眼底。池中小蓬莱岛浮现于碧波之上。池东濠濮亭、曲溪楼、西楼、清风池馆掩映于山水林木之间,进退起伏,错落有致。池北山石兀立,涧壑隐现,可亭立于山冈之上,有凌空欲飞之势。

东部重门叠户,庭院深深。院落之间以漏窗、门洞、长廊沟通穿插,互相对比映衬,成为苏州园林中院落空间最富变化的建筑群。主厅五峰仙馆俗称楠木厅,厅内装修精美,陈设典雅。其西,有鹤所、石林小院、揖峰轩、还我读书处等院落。林泉耆硕之馆为鸳鸯厅,中间以雕镂剔透的圆洞落地罩分隔,厅内陈设古雅。厅北矗立着著名的留园三峰,冠云峰居中,瑞云峰、岫云峰屏立左右。冠云峰高6.5米,相传为宋代花石纲遗物,系江南园林巾最高大的一块湖石。峰石之前为浣云沼,周围建有冠云楼、冠云亭、冠云台、伫云庵等,均为赏石之所。

西部以假山为主,土石相间,浑然天成。山上枫树郁然成林,盛夏绿荫蔽口,深秋红霞似锦。至乐亭、舒啸亭隐现于林木之中。登高望远,可借西郊名胜之景。山左云墙如游龙起伏。山前曲溪宛转,流水淙淙。东麓有水阁“活泼泼地”,横卧于溪涧之下,令人有水流不尽之感。

北部原有建筑早已废毁,现广植竹、李、桃、杏,“又一村”等处建有葡萄、紫藤架。其余之地辟为盆景园,花木繁盛,犹存田园之趣。

荣誉及其他

1961年3月4日,留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12月,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留园与拙政园、网师园、环秀山庄共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3年4月,留园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点)。

2007年,苏州园林(拙政园、虎丘山、留园)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

相关知识文章

  • 北京颐和园简介 颐和园游玩攻略 颐和园风景区门票价格

    颐和园前身为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坐落在北京西郊,与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较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北京颐和园浸透着中国人民的血汗,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展示出中国造园艺术的精华。

  • 苏州园林游玩攻略 苏州园林介绍 苏州古典园林门票价格

    苏州古典园林亦称“苏州园林”,溯源于春秋,是中国古典建筑的代表流派之一,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为代表的园林建筑风格,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苏州园林是文化意蕴深厚的“文人写意山水园”,运用独特的造园手法,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在城市中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构成了苏州古典园林的总体特色。截止2018年8月7日,苏州园林总数达到108座。

地图坐标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用户提供存储空间服务,凡本站注明"由注册用户上传提供“的内容,均属于用户提交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属于用户或相关权利人。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时间删除或更正。

基本介绍

苏州留园景点介绍

绿荫
明瑟楼
涵碧山房
闻木樨香轩
可亭
古木交柯
小蓬莱
濠濮亭
曲溪楼
五峰仙馆
冠云楼
盛家祠堂
住宅

实用信息

留园开放时间
门票价格
交通指南

建筑特点

建筑特色
建筑格局

荣誉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