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公园
孤山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风景区旁,是西湖的一个著名景点。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面积20公顷,山高38米,是文物胜迹荟萃之地。现有胜景30处,走在山间小径颇有山林的感觉。主要景点有:放鹤亭、林和靖墓、西泠印社,玛瑙坡、一眼泉水、文澜阁、中山公园、清行宫、敬一书院、秋瑾墓、六一泉、苏曼殊墓园、半壁亭等。
- 点赞: 47
- 为TA点赞
- 门票参考: 免费
- 所在地/隶属: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孤山北路3号
- 开放时间: 全天
基本介绍
孤山位于西湖的里湖与外湖之间。是西湖中大的岛,高38米。这里碧波萦绕,山上花木繁茂。南宋理宗皇帝和清帝康熙都在此营建行宫、御花园,占了大半个孤山。1927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称为中山公园。
孤山正北面的山崖上镌刻着“孤山”两个朱红大字,字高一米五,楷体,是南宋人的手笔。孤山 ,山虽不高,却是观赏西湖景色之地。园内一个精致绝伦的小园林叫“西湖天下景”,人在园中仿佛置身深山谷底,获得“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其中溪、潭、花、木、亭、桥等布置得疏密有致,参差有序。
孤山景色早在唐宋就已闻名。唐代有孤山寺,南宋时建西太乙宫、四圣延祥观,清代曾在此建行宫,康熙、乾隆南巡时都在这里住过。雍正时(1727年)改为圣因寺,与灵隐、昭庆、净慈三寺合称西湖四大丛林。
孤山既是风景胜地,又是文物荟萃之处,南麓有文澜阁、西湖天下景、浙江博物馆和中山公园,山顶西部有西泠印社,西麓有秋瑾之墓,东北坡有放鹤亭等。其中山北麓的放鹤亭是为纪念宋代隐居诗人林和靖而建,他有梅妻鹤子之传说。
林系杭州人,长期隐居孤山,终身不仕不婚,遂有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有“梅妻鹤子”之说。林死后葬在孤山,鹤在墓前哀鸣而亡。亭内立“鹤舞赋”刻石,碑文为清康熙皇帝临摹明朝董其昌书法的手迹。亭外广植梅花,为湖上赏梅胜地。
孤山是一座风景如画的山,也是一座文化堆积起来的山。孤山景色早在唐宋已闻名遐迩,唐诗人白居易有“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明代凌云翰有“冻木晨闻尾毕浦,孤山景好胜披图”的佳句。古人有诗曰:“人间蓬莱是孤山,有梅花处好凭栏”。
孤山碧波环绕,山间花木繁茂,亭台楼阁错落别致,是一座融自然美和艺术美为一体的立体园林。闻其名便知,乃湖中一孤峙之岛,白居易称之为“蓬莱宫在水中央”。有时一棵树一块石头,就承载着一段历史,或记录着一件人文趣事。
这里是风景胜地,也是西湖文物荟萃之处。孤山是一座神奇的山,晴雨烟月,风景互异。晴时,山石树木,楼阁亭榭,一如工笔所描,无一笔不真切,风物雄丽中透着清秀之气。雨时,像泼墨写意,莽莽苍苍,山色空朦中含着几分神秘,
孤峙湖中,形如黛簇的孤山,挽着里湖,牵着外湖,四周云水茫茫,烟波渺渺。湖山一体一韵,淡冶相得。若是朝日始出,夕阳末落,可见湖水染绿之功,山岚设色之妙。日闻渔歌袅绕,夜见轻棹悠悠。人说孤山是造化钟灵秀,藏神奇的地方,一点不假。
孤山顶上奇绝秀丽之气磅礴,画栋宏丽,飞阁凌空。云树古木,枝茂叶密,凝绿叠翠。千寻佛塔,挺出翠微。山阳坡明丽而俊秀。亭榭楼台,参差错落,掩映在绿树丛中。山花争艳斗妍,四季芬芳。好鸟飞来枝头,歌喉千啭,舞姿翩翩。还有日夜喷涌的甘甜清澈的山泉和陪伴在旁的奇石灵岩。
冬天是探梅、赏雪胜地。孤山的雪景引人入胜。雪后看山:“兀峙水中,后带葛岭,高低层叠,塑雪平铺;日光初照,与全湖波光相激射,璀璨夺目”。泛舟湖上,如见琼楼玉宇,遍山一色银装。若置峰山间,宜往放鹤亭踏雪寻梅,除了檀香梅急性先开,其他如宫粉梅俏丽香浓,朱砂梅紫艳色重,绿萼梅洁白素雅,洒金梅红白相间,各逞妖娆,各具情趣。
南朝人陆凯,曾在花期精心剪下杭州的梅花,特意请人带给远在长安的友人范晔,更附上一首小诗说: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别信,聊赠一枝梅。” 这首诗明白如话,情感蕴藉,对朋友的关切和对梅花的厚爱,同时跃然纸上。
景点景观
中山公园
位于孤山中部,是利用清行宫御花园一部分改建而成的。中山公园门前的一对汉白玉狮子,是明代的遗物,左边的是雄狮,右边的是雌狮。1927年(民国1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命名。公园建在清朝御花园原址上,建有中山纪念林和中山纪念亭。园内布局十分巧妙,将天然(孤山景色)和人工(亭台幽径)结合一体。
公园高处建有万菊亭、四照亭、团结亭,还有一处以湖石叠成的假山,远远望去,犹如浮动的朵朵青云,名为绿云径。石上嵌一诗碑,刻诗描绘孤山景色,并赞其为国内园林之绝胜。诗后有一方篆章政在养民,据说是乾隆所写。山后还有鸡毛信塑像、中山纪念亭、营造于1929年的中山纪念林。
庭园中央是以苏东坡诗句命名的西湖天下景亭,亭上一副以不同字体书写的楹联十分引人注目: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此联巧用叠字,顺涌倒读均成联。有人将叠字折开,略加移动,读作山处明,水处秀,山明水秀;晴时好,雨时奇,晴好雨奇,别有一番情趣。
中山纪念亭在孤山后麓,有一座民国风格的亭子,中山纪念亭,正对西泠桥。
清行宫
清行宫是清代多位帝王出行西湖时的居住之地,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现存有建筑园林遗址遗迹。它见证了18世纪上半叶清代康熙、乾隆南巡杭州,并对“西湖十景”进行“康熙钦定、乾隆题词”的史实,以及西湖景观因获得皇家推崇而再度振兴这一重要历史事件。
行宫位于孤山南麓中部,南临西湖,整体院落座北朝南,南部为建筑院落,北部为因借孤山地形建造的后苑。院落和园林的整体格局基本保存,建筑遗迹较为丰富,包括院墙墙基、头宫门、垂花门遗址、楠木寝宫遗址、鹫香庭遗址、玉兰馆遗址等。后苑现存“行宫八景”的部分园林建筑遗迹,包括鹫香庭、玉兰馆、戏台、贮月泉、领要阁、御碑亭、绿云径、四照亭等。
蔡元培与林风眠塑像
中国著名教育家,“美育”倡导者蔡元培先生(坐者)和首任国立艺术院院长、著名艺术家林风眠先生(站者)致敬!作品位于西湖美术馆(孤山路15号)南面绿化带,原国立艺术院罗苑旧址所在地。
浙江省博物馆
浙江省博物馆始建于1929年,原名“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是浙江省内大的集收藏、陈列、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馆藏文物达十万余件。分为孤山馆区、文澜阁、西湖美术馆、武林馆区、黄宾虹纪念室、沙孟海旧居、文保科研基地这七个景区。
1993年,浙江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竣工,新馆占地20400平方米,建筑面积7360平方米,新增历史文物馆、青瓷馆、书画馆、钱币馆、吕霞光艺术馆、常书鸿美术馆、明清家具馆等十个展馆。馆舍建筑以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单体建筑和连廊组合而成,形成了“园中馆,馆中园”的独特格局
俞楼
孤山西南麓的一小块平地上,孤山南麓六一泉旁,在绿树翠竹的环抱之中,有一座歇山式两层三开间的楼阁,门牌为孤山路32号。楼檐下悬着“俞曲园纪念馆”匾额,柱上有联:“千古一诗人文章有交神有道;五湖三亩宅青山为屋水为邻”。这里便是一代国学大师俞樾的旧居,人称俞楼。
俞樾(1821.12.25—1907.2.5),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城关乡南埭村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
俞樾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所著凡五百余卷,称《春在堂全书》。除《群经平议》五十卷、《诸子平议》五十卷、《茶香室经说》十六卷、《古书疑义举例》七卷外,其《第一楼丛书》三十卷、《曲园俞楼杂纂》共百卷。《清史稿》有传。
白苏二公祠
在杭州水利历史上,白居易和苏东坡有很大的功劳,特别是对西湖疏浚贡献很大。为了纪念白居易和苏东坡的功绩,嘉庆三年(1798年),经大学士阮公的提议,在孤山南麓建造了“白苏二公祠”。白苏二公祠,位于孤山东南麓的原孤山路1号、后孤山路5号,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
文澜阁
位于孤山路二十六号,古旧的大门常年紧锁着,门上竖着一块用满汉两种文字写着“文澜阁”的匾额。清乾隆37年(1772),由纪晓岚、陆锡熊任总纂官,多位知名学者如程晋芳、任大椿、戴震、姚鼐、翁方纲等参与修纂的《四库全书》,历时十年,于乾隆47年(1782)告成。
收书3503种,编成79330卷,分装36000多册。是一部荟萃所有典籍的综合丛书。虽有错讹之处,但在保存古代文化,整理历史文献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成书后共抄写七部,分藏七阁,其中一部就珍藏在杭州孤山的文澜阁。
放鹤亭
放鹤亭初建于元代,为郡任陈子安为纪念林和靖而建。现亭为1915年重建,面阔875米,进深885米,重檐携三灶。放鹤亭位于孤山的东北麓,是为纪念林和靖而修建的。林和靖(967—1028),名逋,字君复,钱塘(今杭州)人,北宋诗人。林和靖长期隐居孤山,终生不娶也不出仕,平时除了作诗绘画外,喜欢种梅养鹤,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有“梅妻鹤子”之说。他死后便葬在孤山北麓。传说他养的那只鹤也在墓前悲鸣而死,人们将它葬于墓侧,取名鹤冢。
放鹤亭早为元代郡人陈子安所修建,明嘉靖年问钱塘县令王代又加以扩建。现有的放鹤亭是1915年重建的。平台宽阔,栏杆精巧;亭内有联,有曰:“水青石出鱼可数,人去山空鹤不归”有曰:“山外斜阳湖外雪,窗前流水枕前书”,点明放鹤亭景物,而林则徐的“世无遗草真能隐,山有名花转不孤”则含意幽深,令人心不胜揣摩。
亭内石壁有《舞鹤赋》行书刻石一块,面朝东北,长方形,通高2.4米,宽2.94米,上有巨樟覆盖,其前构筑石栏,面临西湖。碑文取自南北朝鲍照作的《舞鹤赋》,全赋466字,栩栩如生地描绘了鹤的美丽动人的形象和能歌善舞的才能。字迹系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康熙帝南巡杭州至此临摹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手迹所书,字体圆劲透逸,布局疏朗匀称。碑上还有“康熙御笔之宝”、“万岁作暇”等三印,似见风流皇帝的神采。四周边阴刻云、龙、火焰、宝珠作为装饰。
亭东有两株高可参天的大树,浓荫之下,就是林逋的墓庐。墓亦草草,环石围砌,青草封顶,惟四下梅花拥卫,鹤冢相伴,至死也不失风雅。张岱《林和靖墓柱铭》:“云出无心,谁放林间双鹤。月明有意,即思冢上孤梅”,倒也镌刻出林逋的风骨。放鹤亭一带是西湖孤山赏梅胜地,左右已广植腊梅,一直延伸到西泠桥堍。每到严冬早春,寒梅怒放,清香四溢,成为一片香雪海。这里曾被誉为“梅林归鹤”,系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
苏曼殊墓
苏曼殊(1884~1918年),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今广东珠海)人。苏曼殊早年投身革命事业,是集情僧、诗僧、画僧于一身的奇僧,尝与章炳麟、柳亚子等交游。他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语言,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后柳亚子将其著作编成《苏曼殊全集》(共5卷)。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苏曼殊曾在《民报》,《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
范公亭
亭楣上有当今书法家张继先生隶书“范公亭”三字。
柱子上有一副姜东舒先生书吴亟卿先生颂范公亭联,上联为“慕子陵和靖之高节”,下联为“贻百世千秋以美文”。读此联可悟出此范公亭是为纪念范仲淹先生而建。除此之外,亭内亭外无其它有关范仲淹的文字记载及片言说明,可谓孤山孤亭孤联。
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是中国成立早的著名全国性印学社团,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悠久、成就高、影响广的学术团体,以篆刻书画创作的卓越成就和丰富的艺术收藏享誉海内外,被誉为“印学研究中心”、“天下第一名社”。
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浙派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叶为铭发起创建,吴昌硕为第一任社长。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悠久、成就高、影响广国际性的研究印学、书画的民间艺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
社址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孤山南麓,东至白堤,西近西泠桥,北邻里西湖,南接外西湖。占地面积7088.86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749.77平方米。社址内包括多处明清古建筑遗址,居山而建,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各具特色,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致互相映衬,构思布局极为精巧,园林精雅,景致幽绝,人文景观荟萃,摩崖题刻随处可见,有“湖山最佳处”之誉。
印社建筑虽然没有传统的纵横格局,但亭台楼阁皆因山势高低而错落有致,一层叠一层,井然有序,堪称江南园林之佳作。主要建筑有柏堂、竹阁、仰贤亭、还朴精庐等,均挂匾披联,室外摩崖凿石林立,名人墨迹触目可见。内建中国印学博物馆,收藏历代字画、印章多达六千余件。
1913年,举行了建社十周年纪念大会,正式定名西泠印社,修启(西泠印社成立启)立约(西泠印社社约),发展社员,公推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出任首任社长。印社经过十年的建设,初具规模,并开展了集会、展览、收藏、出版等一系列活动。盛名之下,精英云集,李叔同、黄宾虹、马一浮、丰子恺、吴湖帆、商承祚等均为西泠印社社员,杨守敬、盛宣怀、康有为等为赞助社员。此后二十余年,西泠印社迅速发展,声望日隆,逐步确立了海内金石书画重镇的地位。受西泠印社影响,日本篆刻家河井仙郎、长尾甲也来中国进行交流并加入印社。河井荃庐、长尾甲等海外社员把源自中华的金石篆刻艺术带回国内,在日本、韩国创立了全国性的篆刻创作与研究团体。西泠印社促成、推动了周边汉字文化圈内篆刻创作与研究的产生、发展和繁荣。
历史沿革
张岱在《西湖梦寻》中这样记叙的:“水黑曰卢,不流曰奴;山不连陵曰孤。梅花屿介于两湖之间,四面岩峦,一无所丽,故曰孤也。是地水望澄明,皦焉冲照,亭观绣峙,两湖反景,若三山之倒水下。山麓多梅,为林和靖放鹤之地。林逋隐居孤山,宋真宗征之不就,赐号和靖处士。常畜双鹤,豢之樊中。
逋每泛小艇,游湖中诸寺,有客来,童子开樊放鹤,纵入云霄,盘旋良久,逋必棹艇遄归,盖以鹤起为客至之验也。临终留绝句曰:“湖外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绍兴十六年建四圣延祥观,尽徙诸院刹及士民之墓,独逋墓诏留之,弗徙。
至元,杨连真伽发其墓,唯端砚一、玉簪一。明成化十年,郡守李瑞修复之。天启间,有王道士欲于此地种梅千树。云间张侗初太史补《孤山种梅序》”。
1、袁宏道《孤山小记》:
孤山处士,妻梅子鹤,是世间第一种便宜人。我辈只为有了妻子,便惹许多闲事,撇之不得,傍之可厌,如衣败絮行荆棘中,步步牵挂。近日,雷峰下有虞僧儒,亦无妻室,殆是孤山后身。所著《溪上落花诗》,虽不知于和靖如何,然一夜得百五十首,可谓迅捷之极。至于食淡参禅,则又加孤山一等矣,何代无奇人哉!
2、张京元《孤山小记》:
孤山东麓有亭翼然。和靖故址,今悉编篱插棘。诸巨家规种桑养鱼之利,然亦赖其稍葺亭榭,点缀山容。楚人之弓,何问官与民也。
3、《萧照画壁》:
西湖凉堂,绍兴间所构。高宗将临观之。有素壁四堵,高二丈,中贵人促萧照往绘山水。照受命,即乞尚方酒四斗,夜出孤山,每一鼓即饮一斗,尽一斗则一堵已成,而照亦沉醉。上至,览之叹赏,宣赐金帛。
相关知识文章
-
天坛公园门票 天坛公园旅游攻略 北京天坛简介
天坛公园位于故宫东南方,占地273公顷,约为故宫的4倍。天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由明成祖朱棣建造,是明、清朝两代帝王冬至日时祭皇天上帝和正月上辛日行祈谷礼的地方。天坛建筑布局呈“回”字形,由两道坛墙分成内坛、外坛两大部分,外坛墙总长6416米,内坛墙总长3292米。天坛最南的围墙呈方型,象征地;最北的围墙呈半园型,象征天;北高南低,这既表示天高地低,又表示“天圆地方”。
-
北京市奥林匹克公园怎么样 北京市奥林匹克公园攻略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是举办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主要场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公园占地面积11.59平方公里,从北向南依次为北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中心区奥运会场馆集聚区和南区亚运会场馆集聚区及奥体文化商务园区。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体育馆、中国科技馆、国家会议中心、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位于园中。奥林匹克公园还将是2022年冬奥会的核心区和主承载区,是世界首个“双奥园区”。
相关主题榜单
地图坐标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用户提供存储空间服务,凡本站注明"由注册用户上传提供“的内容,均属于用户提交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属于用户或相关权利人。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时间删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