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网 品牌网 词条百科
#山峰#
点赞: 81
为TA点赞

鹤鸣山为中国道教发源地,属道教名山,位于四川成都西部大邑县城西北12公里的鹤鸣乡三丰村。鹤鸣山属岷山山脉,海拔1000余米,北依青城山(约 30公里),南邻峨眉山(约120公里),西接雾中山(约10里),足抵川西平原,距成都约 70公里。因山形似鹤、山藏石鹤、山栖仙鹤而得名,为古代剑南四大名山之一。此外,鹤鸣山作为游戏里门派的名称出现。

门票参考: 98元
所在地/隶属: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鹤鸣镇三丰村
开放时间: 9:00~17:00
适宜季节: 全年
建议游玩时间: 6小时

地理环境

鹤鸣山又称“鹄鸣山”,系邛崃山脉东麓青城山区的南侧支峰,与道教著名胜地青城山天师洞相距仅三十公里。这里山势雄伟、林木繁茂,双涧环抱,形如展翅欲飞的立鹤;景区内松柏成林,苍翠欲滴,山涧溪流,泠然有声,是著名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

史书记载

据有关史书记载:东汉顺帝汉安元年(126~144在位)时,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张陵(张道陵)于大邑县境鹤鸣山倡导正一盟威之道(俗称五斗米道,亦称天师道),奉老子李耳为教主,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这标志着道教的正式创立。鹤鸣山是举世公认的中国道教发源地、世界道教的朝圣地,被称为“道国仙都”、“道教祖庭”。

在张道陵创教之前,鹤鸣山一直是异人的修炼之地,据说先秦的广成子(马成子)和西汉的周义山都在这里跨鹤飞升。历代的许多著名道士曾在此修炼过。如唐末五代的杜光庭、北宋的陈抟(希夷)、明代著名道士张三丰等都在此修道。一些皇帝也曾到鹤鸣山祭祖,如明代嘉靖皇帝御定鹤鸣山为举行全国性祈天永命大醮的五大醮坛之一,明成祖朱棣曾亲手书写御旨交给龙虎山道士吴伯理让他到鹤鸣山迎请仙道张三丰,后来吴伯理在鹤鸣山的山麓处修建了迎仙阁。唐求、杜光庭、文与可、陆游、杨升庵等诸多名流都曾游览此山,咏题抒怀。

古迹保护

鹤鸣山道观1985年被成都市政府批准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又被批准为道教开放点。“中国道教文化节”也在鹤鸣山设立了会场。

发源地考证

中国道教发源于大邑县鹤鸣乡鹤鸣山,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古代历史文献、道教本家和鹤鸣山历史遗迹,均一致表明这里是中国道教发源地。

历史文献

【1】晋陈寿《三国志·张鲁传》第八卷第二六三页:张鲁,字公祺,沛国丰人也,祖父陵,客蜀,学道鹤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来,故世称米贼。陵死,子衡行其道。

【2】晋葛洪《神仙传》:张道陵者,沛国人也,本太学生,博通五经,得黄帝九鼎丹法。闻蜀人多纯厚,易可教化,且多名山,乃与弟子入蜀,住鹄鸣山,著道书廿四篇。

【3】晋常璩《华阳国志·汉中志》:汉末沛国张陵,学道于蜀鹤鸣山,造作道书,自称太清元元,以惑百姓。陵死,子衡传其业,衡死,子鲁传其业。鲁字公祺,以鬼道见信于益州牧刘焉。

【4】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焉传》,中华书局出版,第七五卷,第二四三五页:(张)鲁,字公祺,初,祖父陵,顺帝时客于蜀,学道鹤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受其道者,辄出五斗米,故谓之米贼。陵传子衡,鲁遂自号师君。

【5】卢弼《三国志集解》卷8引“《元和志》‘鹤鸣山在晋原县西北十九里,绝壁千寻。’,《一统志》‘鹤鸣山在四川成都府崇庆州西北。’,李兆洛曰:‘晋原县,今四川成都府崇庆州东十里。’,《方舆纪要》卷67:‘崇庆州有鹤鸣山。州西八十里,绝壁千寻。’”按:唐咸亨二年(671),割晋原县之西界置大邑县,鹤鸣山实划入其境内,不当在崇庆县。

【6】龚煦春《四川郡县志》卷7“大邑”条引《元和郡县志》:“本汉江原县地。咸通二年,割江原县西界置。治今大邑县治。”。同书卷1“江原”条又引“《元和志》晋原下云:‘本汉江原县地,属蜀郡。’《寰宇记》同。”,“通”同“亨”,因避唐肃宗李亨讳而改。

【7】《云笈七签》卷28《张天师二十四治图》“第三鹤鸣神山上治”,“山与青城天国山相连,去成都二百里,在蜀郡临邛县界。”。

【8】1981年出版由任继愈主编的《宗教词典》载:张陵(34-156),又名“张道陵”。东汉五斗米道的创立者。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入太学,通达五经。汉明帝(57-75在位)时任巴郡江洲(今重庆)令。顺帝(125-144在位)时于鹄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修道。永和六年(141)作道书二十四篇,自称“太清玄元”,创立道派,凡入道者纳米五斗,故称五斗米道。建二十四治,立祭酒以领道民,后道教徒尊称为“天师”(一说陵自称)。后裔承继道法,世居龙虎山,称“张天师”。

【9】1983年版《辞源》修订本3544页载:“鹤鸣山”,山名,在四川省崇庆县西北(大邑)。汉顺帝时,张陵(道陵)客蜀,学道鹤鸣山中,创五斗米道,又名天师教。

权威论断

【1】中国道教协会于2006年8月15日、2008年4月14日在鹤鸣山举行了道教界人士大聚会,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张道陵第六十五代孙张继禹等一大批国内外道教界人士,均一致到这里寻根问祖。

【2】曾任青城山当家、中国道协副会长的付元天,于1987年端午节在鹤鸣山迎仙阁竖“汉天师道发源地”一碑。前三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付元天、任法融均认同鹤鸣山是道教发源地。

文物佐证

天谷洞曾发掘出一通古碑,碑的质材为钟乳石,表面呈蜂窝状,硬度极强。古碑高约1米,宽约0.6米,厚约0.2米。碑的右边镌刻“盟威之道”4字,正中刻有“正一”两个大字,左下方镌刻“张辅汉”三个略小一点的字。据四川省社科院教研究专家李远国教授分析,“正一”“盟威”等碑刻与史书记载中国道教初创时正式名称为“正一盟威之道”相符,碑的下部所刻“张辅汉”3字,即是道教创始人张陵的姓和字。就此,李教授认为,它是中国道教史上发掘历史年代最早的古碑,这为“中国道教发源地就在四川大邑鹤鸣山”进一步提供了有力的物证。

相关诗词

虞美人·秋思

作者:等闲道人

闲身待得清风去,采菊无人语。

举觞邀酒淡秋山,独有青衿寂寞醉花前。

孤鸿不解流云意,满树离情起。

劝君自在卧东篱,绝似半生浮梦鹤鸣西。

小注:鹤鸣即西蜀鹤鸣山,东汉张道陵在此创立道教。相传曾有隐士老聃后人李傕隐居于此山,养鹤为伴,弈棋悟道,山下时闻鹤鸣,故名之为鹤鸣山。

山名溯源

鹤鸣山之名,最早见于魏志,三国志称鹤鸣山为鹄鸣山(鹄与鹤古通用)。因何得名,据查有三说:

山形似鹤

鹤鸣山山高秀爽,鹤之形状全俱。红岩大山为鹤尾所展之屏,而下的冠子山,阴岩碍日,林气障天,为鹤之尾,稍下名大坪山,山顶平坦,为鹤之背。整个山为鹤之躯体,山上有洞穴若干,深不可测。大邑县志载:“山有二十四洞,应二十四气,每逢一节,则气开一洞,余皆闭塞”。《广舆记》云:“有七十二穴,应七十二候,岩洞中有石鹤鸣则仙人出。”就是指的这些洞穴。大坪山的最高处,俗名老观顶,下分头坪、二坪、三坪,面积广阔,山麓有一狭长小平坝,为鹤之颈。平坝前石峰突出,为鹤之顶。太清宫居顶之上,奉老子,即昔日之上清宫,亦名鹤鸣观。两侧悬岩绝壁,东西两涧流经岩下,其形如城,古名天城。太清宫沿阶而下为文昌宫,再下为三官庙,是鹤之嘴。三官庙前的东西涧合流处,有赤石丈余卷起江心,谓之“鹤含丹书”。天柱峰之左有妙高峰,右有留仙峰,左右二峰,恰似鹤之双肩。由二峰左右展开,逶迤各十余里,石骨嶙增,筋肋轩翕,成为鹤之双翼。每当雨霁晴开,仰望鹤鸣山,真如白鹤一支,舒颈俯领涧泉,两翼张开坠地,一尾高矗摩天,葱葱佳气扑人,眉宇询为之开,灵山多秀气,名不虚传。

明嘉靖应天巡抚眉山张景贤《修鹤鸣观醮台公记》:“鹤鸣山因起伏轩翔,状如仙鹤,故名”。《大邑县志》载张申五等文章:“邑北有山曰鹤鸣,有身、有颈、有头、有翼、有咀,口衔丹书,形如飞鹤,故名”。

山藏石鹤

《四川通志》:“山形如覆瓮,有石类鹤,故名”。明代罗洪先《广舆图》词句“鹤鸣山岩穴中有石鹤,鸣则仙人去。昔为成子修炼于此,石鹤一鸣;汉张道陵登仙于兹,石鹤再鸣;明张三丰得道于斯,石鹤又鸣”。明青神指挥余荫、清邑令宋载等均有同样记载。民国时期,乡人于文昌宫庙后,无意挖出一石块,状甚似鹤鸟,嘴、头、翼、尾、脚、颈俱全,唯双脚并在一起未分开。乡绅付绍渊见之大喜,审视之,俨如人工刻成,因此不曾加工,将原物保护备至,置于文昌宫花园内,以供游人观赏,名曰“天然石鹤”。

山栖仙鹤

仙鹤自古是道家的瑞祥之物,它是脱化飞升、得道成仙的一种象征。在历史文献及传说中,仙人骑乘和饲养的都是鹤。相传曾有隐士老聃后人李傕隐居于此山,养鹤为伴,弈棋悟道,山下时闻鹤鸣,故名之为鹤鸣山。梁代的李膺在《益州记》中曾载:“鹤鸣山常有麒麟百鹤游翔”。明逸名《鹤鸣山怀古诗》:“树老曾栖鹤”。民国时期,太清宫和迎仙阁前的大树梢上,常栖麻鹤一对。不知来自何年,头、背、翼、尾纯黑如漆,映日光则现紫绿色。傍晚则到浅滩觅食鱼类。民国末年,社会秩序混乱,土匪有用枪击之者,以后即不复见。据省报古今注云:“鹤千年变苍色,二千年则变黑色,所谓玄鹤也”。诚如所述,因其羽翼已变黑,双鹤已非数百年之物。当地老人也曾见这里有鹤。

主要景点

鹤鸣山景区有众多的名胜古迹。主要的景点有三宫庙、文昌宫、太清宫、解元亭、八卦亭、迎仙阁以及建设中的“道源圣城”等。鹤鸣山中还有二十四个山洞,明代曹学全《蜀中名胜记》说“山有二十四洞,应二十四气(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洞口约阔三尺,深不可测。每过一气,则一洞窍开,余皆不见”。故称为二十四洞。

2006年8月25日,在第二届“中国道教文化节”鹤鸣山会场上,成都恩威集团董事长薛永新表示,恩威集团和大邑县政府共同在鹤鸣山开发 “道源圣城”。规划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根本之“道”进行梳理,将上下五千年之学统、道统加以形象化、立体化、标准化的展示,以道法自然、关爱生命、崇尚和谐的思想,使鹤鸣山成为全球道教信众的朝圣地。鹤鸣山最早的建筑上清宫,即天师祖庭,为汉安征士张陵所建。后经扩建增饰,到民国时期,已拥有上清、天师、紫阳、迎仙、文昌等上百间殿宇,文化大革命中则被严重破坏。经过各方努力,鹤鸣山道观1985年被成都市政府批准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又被批准为道教开放点。鹤鸣山道观现占地65亩,并由当地政府拨款和海内外信众捐助修复了紫阳、斗姥二殿,新建了迎仙阁、延祥观、三圣宫、天师殿等。

迎仙阁

迎仙阁两边联题“人桥同此心四面顾瞻一山鹤,草木并深意八方遮护双涧鳞”。迎仙阁为三重阁楼,三楼供奉太上老君,二楼供奉灵主,一楼供奉青龙、白虎。

明洪武二十五年,张三丰在劝说献王朱椿入道未成之后,因慕张道陵的仙绩,前来鹤鸣山天谷洞炼丹修行。明代的皇帝素有崇尚道家的传统,明成祖朱棣就是其中一位。永乐五年,朱棣听闻张三丰在蜀地的鹤鸣山修道,随即遣派礼部尚书胡滢前来鹤鸣山迎请。张三丰避而不见。无奈之下胡滢只好苦苦守候,直至后来埋骨鹤鸣山中。朱棣并未灰心。数年后的一个初春,朱棣亲手书写了一道御旨交给龙虎山道士吴伯理,让他继续前往蜀中迎请张三丰。然而,吴伯理也未见其踪影,只好在鹤鸣山的山麓处修建了一座迎仙阁,以期能在某一天相遇。后来,一直隐遁不见的张三丰在南岩的石壁上留下了“三丰隐者谁能寻,九室云崖深更深”的诗句。

延祥观

延祥观两边古木参天,碑刻林立,有道教祖庭碑,鹤鸣仙踪碑、三国志张鲁传碑、华阳国志汉中志碑、汉张陵画像碑、八仙画像碑、观音画像碑等。一些海内外信众与道教学者也在此立碑,有1998年日本海外学术研究团登访大邑鹤鸣山之碑,香港罗智光所立飞舞恋想鹤鸣碑等。

斗姥殿

斗姥殿供奉地姥、王姥,左边供奉日、月二光。

三圣宫

三圣宫系香港飞雁洞佛道社观主刘松飞捐资修建,高十八米,上下二层,飞檐斗拱,立柱回廊,琉璃艳彩,显得十分富丽堂皇。殿内供奉道祖太上老君道德天尊、纯阳帝君吕洞宾、太极祖师张三丰,两边联为原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黎遇航所题:“鹤鸣九霄道兴神州方士齐稽首,龙腾三界灵显大地苍生发善心”。殿外有张三丰手植古柏一棵,树围三米多长,有近千年的树龄。

天师殿

为当地人士李耀亨捐资修建。天师殿正中扁题“道正则兴”,两边联为“威威彩色像庄严宛若传经日,郁郁鹤鸣山仙境犹然兴道时”,殿内正中挂“万法宗坛”幡,两边为“正一元始大天尊张天师”幡。天师跏趺坐,身穿绘有阴阳图的法服,头披红色道巾,左手持阳平治都公印,右手结诀。王长、马武手持剑、符,护立两旁。

上清宫

上清宫又名老君殿,位于天柱峰顶,前后两殿,内供老君塑像,后殿为经楼,门上匾额写有“鹤鸣化 ” 。北宋文学家、画家、摄大邑令文同曾游上清宫,有《题鹤鸣化上清宫》、《大邑县鹤鸣观所谓张天师鹤鸣化也,其东北绝顶有上清宫》的题咏。

文昌宫

鹤鸣山的主宫,宫前有东西沙门,入内为二殿,供文昌帝君神像。宫侧有一花园和放鹤亭。此宫俯临双涧,东沙门外有迎仙桥,西沙门外是送仙桥。一进宫门,碑石林立,题记、楹联甚多。

篆字沱

现名篆字堰。在鹤鸣山下撑腰岩,宋陈搏题留篆字刻于石上曰 “ 龟鹤齐寿 ” 四字,今堕入水中。陈搏字图南号扶摇子,毫州真源人,周世宗赐白云先生,宋太宗赐号希笺先生,隐华山,善睡。

鹤鸣双涧透龙泉

在天柱峰下,一云东西双涧,有大穴相通。东涧水涨,西涧可见浊水;西涧水涨,东涧可见浊水,号曰龙池。又云:龙泉地区的龙泉寺殿后,有一对井品列,一井通东涧,一井通西涧,如一涧水涨,相通之井水即现浑浊,故有鹤鸣双涧透龙泉之说。是大邑八大景之一。

天谷洞在大坪山老鹳顶西侧冷家岩上,从洞口至狭口的主洞全长约200米,洞区高矮宽窄不等,高处有数丈至十数丈,宽处有几尺至几丈,矮窄处人需匍匐前行。主洞两旁有三清、三官、平仙、峻仙几个小洞,均与主洞相通。三清洞内有一石屏,高约两丈,宽约3尺,表面聚有微型乳花,黄白间色,以石击之,发出不同声响,人们呼为八音屏。狭口原可进去,内有一暗河,可闻涛涛流水之声,河上搭有一棕干桥。70年代中,当地开发暗河水灌地,炮打下的乱石将狭口堵塞。主洞中有狭长的暗谷,长约20米,左右岩壁和顶端有石浆凝成的石花,有一倒挂石钟,高约50米底宽10米,钟旁有石浆凝成的神像数尊,依次而立,惜头部被人打掉,还有残存的石浆凝成的石塔、石兽等。洞外原有庙宇一幢,一楼一底,高过洞口,供6尊神像。东汉张道陵、五代杜光庭、明初张三丰住鹤鸣山时在此洞中修炼。

风水地脉

鹤鸣山属岷山山脉,由红岩山分三支南下,均于此落足成峰。中支于此为天柱峰,东支于此为妙高峰,西支于此为留仙峰。与红岩、冠子、龙窝诸山相互独立又彼此襟连;从鹤鸣山往西北行约10公里,便是蜀中佛教的早期圣地——雾中山,雾中山与鹤鸣山一脉相连,形成“仙佛同源”的神奇图景。从山形上看,鹤鸣山“起伏轩翔,其状如鹤”,三面环水,且“东西二水,出乎两腋”,拱卫揖让,俨然“仙人都宅”;它的体势是由浅墟逐渐过渡为高岭的,其贯穿始终的宫观体现了道家自然的思想,形成山水与建筑之间的共融和谐。

中国传统住居文化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堪舆理论正好体现了这种人文心理。堪为天道,舆为地道,在古人看来,住居地风水好坏影响着居民的命运。堪舆观念在民间虽然影响很大,但真正典型的风水景观并不多见,鹤鸣山却是难得的一例。北大俞孔坚教授认为:“依山面水,附临平原,左右护山环抱,眼前朝山、案山拱揖相迎”是中国人思想里最理想的居住模式。验之以鹤鸣山,山形地貌正好符合这些要义:鹤鸣山“雄蜀川之西隅,据雾邑之北境,前望乎嵋、巴,后枕乎绥荒。”(《鹤鸣观记》),大坪山是鹤鸣的主山,是山川形势的依靠,鹤鸣山、大坪山、冠子山、从近至远,山势一路逶迤,连绵不绝。

鹤鸣山依傍于主山,被左右群山环抱,左有妙高峰,右有留仙峰,二峰左右各展开十余里,形成“护山”,山前隔水的近山因其形似“案几”而被称为“案山”。案山前的远山重重叠叠,好似远来朝圣,被称为“朝山”。迎仙阁山头是鹤鸣山的案山。在五六里之外,灌口上街的几座小山及又在数里之外的马台山及附近的小山包形成朝山系列。主峰下,泉水环流,终年不息,斜江的两条支流环山东、南、西三面,在迎仙阁(案山)前交汇,形成斜江正流。三面环水、两溪合流正应着堪舆学上“山环水抱,冲阴和阳”的大吉意象。

旅游信息

成都到大邑距离为40公里。

公交

成都市金沙车站有直通大邑的巴士(每一刻钟发一班车),票价20元左右。到大邑车站后坐12路公交车直接到鹤鸣山。

自驾

成温邛高速大邑出口下,然后沿大邑大道行驶至与大双路交口左转进入大双路向西北方行驶约4公里即达。

相关主题榜单

地图坐标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用户提供存储空间服务,凡本站注明"由注册用户上传提供“的内容,均属于用户提交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属于用户或相关权利人。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时间删除或更正。

地理环境

史书记载

古迹保护

发源地考证

历史文献
权威论断
文物佐证
相关诗词

山名溯源

山形似鹤
山藏石鹤
山栖仙鹤

主要景点

迎仙阁
延祥观
斗姥殿
三圣宫
天师殿
上清宫
文昌宫
篆字沱
鹤鸣双涧透龙泉

风水地脉

旅游信息

公交
自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