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台景区
- 点赞: 61
- 为TA点赞
古琴台又名俞伯牙台,始建于北宋,重建于清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龟山西脚下的月湖之滨,东对龟山、北临月湖,是中国音乐文化古迹、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汉市文物旅游景观之一,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武汉三大名胜,有“天下知音第一台”之称。据《吕氏春秋》、《列子》等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于该处偶遇钟子期,弹奏一曲《高山流水》,伯牙视子期为知音,并相约一年后重临此地。不料,一年后伯牙依约回来,却得知子期已经病故,伯牙悲痛之余,从此不复鼓琴,史称伯牙绝弦。
- 门票参考: 15元
- 所在地/隶属: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月湖街街道凤凰广场古琴台
- 开放时间: 8:00~17:00
- 适宜季节: 春季,秋季
- 建议游玩时间: 1~2小时
- 旅游景区级别: 3A
历史沿革
古琴台始建于北宋时期,相传,春秋时期楚国琴师俞伯牙在此鼓琴抒怀,山上的樵夫钟子期能识其音律,知其志在高山流水,伯牙便视子期为知己。几年以后,伯牙又路过龟山,得知子期已经病故,悲痛不已的他即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后人感其情谊深厚,特在此筑台以纪念。古琴台东对龟山、北临月湖,湖景相映,景色秀丽,幽静宜人,文化内涵丰富,构成一个广阔深远的艺术境界。
清朝嘉庆初年,湖广总督毕沅主持重建古琴台,请汪中代笔撰《琴台之铭并序》(一说为《汉上琴台之铭并序》)和《伯牙事考》。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黄彭年撰《重修汉阳琴台记》。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杨守敬主持并亲自书丹,将《琴台之铭并序》、《伯牙事考》、《重修汉阳琴台记》重镌立于琴台碑廊之中,并书“古琴台”三字刻于大门门楣。
历史传说
传说一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位大臣俞伯牙,极善鼓琴。一次伯牙受楚王外派公干,乘船沿江而下,途经汉阳江面,突遇狂风暴雨,停舟龟山脚下,不会雨过天晴,心旷神怡,于是乎,伯牙鼓琴咏志。抚琴小段弦即断,伯牙便知有人窃听,请出,此人正是樵夫钟子期。伯牙调好琴,沉思片刻,抚琴一首,志在高山。子期赞道:“美哉!巍巍乎志在高山。”伯牙又抚琴一首意在流水。子期又赞道:“美哉!荡荡乎意在流水。”伯牙大喜,得遇知音,拜交为挚友,约来年再会。第二年,本是伯牙会子期之时,不料子期却已不幸病故。伯牙悲痛万分,在子期墓前鼓琴“高山流水”。曲终后,伯牙失去知音更感孤寂,悲痛万分,顿感曲艺无意,便扯断琴弦,摔碎琴身,发誓今后永不鼓琴。
传说二
也有说法认为,俞伯牙为楚国郢都人,在晋国做了大夫,故事发生在其出使楚国时。一个风急浪高的中秋之夜,樵夫钟子期因砍柴遇雨,匆忙回家时见到了官家的船只,船头有大夫把琴,作高山流水之音,以抒大江明月之怀。为了不惊动官人,卑微的他只得躲藏在草丛中,不想听琴入迷而忘乎所以弄出了声响,被伯牙喝问,因钟子期识得瑶琴,道出伏羲氏以树中佳木梧桐所制,得伯牙赏识,二人遂成知音。
俞伯牙与钟子期结为知音的故事,千百年来在文人与民众之间广泛流传,二人知音的传奇色彩给中国文化增添了可歌可泣的一页。知音,已升华为对友情的忠诚不渝,也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的美德。
文化介绍
琴台碑古琴台园中有联云: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一客荷樵,一客抚琴。
上联出自《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下联出自《诗品·实景》:“晴涧之曲,碧松之音,一客荷樵,一客抚琴。”此联明白如话,虽是集句,然信手拈来,天衣无缝,情景交融,妙趣横生。
《荀子·劝学篇》有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的记载,并认为其高超的琴艺乃“积学”而成。然据《乐府解题》:“伯牙学琴于成连先生,三年不成。后随成连至东海蓬莱山,闻海水澎湃,群岛悲号之声,心有所感,乃援琴而歌,从此琴艺大进”。相传《高山流水》琴曲是他的作品,另古琴曲《水仙操》也伯牙所作。
今“高山流水”为得遇知音或知己之典故。《大宋宣和遗事》前集:“说破兴亡多少事,高山流水有知音”。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一折:“叹良金美玉何人晓,恨高山流水知音少。”“高山流水”也可用来比喻乐曲高妙。清袁于令《西厢记·病晤》:“清商绕画梁,一声一字,万种悠扬,高山流水相倾赏。”
有吟咏古琴台的诗云:
凤沼余灰此处埋,空留雅韵筑琴台。胸无锦绣何当死,世有知交不用媒。
白发无端输寂寞,清音散失拾悲哀。竹篱风榭年年事,偶尔鸬鹚绕几回。
碑廊,镌有历代石刻及重修琴台碑记。道光三年(即公元1826年)岭南才子宋湘束竹叶蘸墨题壁诗,其诗曰:“噫嘻呼,伯牙之琴何以忽在高山之高,忽在流水之深?不传此曲愁人心!噫嘻乎,子期知音,何以知在高山之高,知在流水之深?古无文字直至今。是耶?非耶?相逢在此,万古高山,千秋流水,壁上题诗,吾去矣!”这就是被誉为诗书双绝的宋湘题壁诗。宋湘是广东梅县(今梅州市梅县区)人,曾任湖北督粮道台,在他七十八岁时,因眷恋琴台,前来一游,游后,感慨万千,兴之所至,欲挥毫吟诗。因当时随员未备大笔,即束竹叶代之。饱蘸浓墨,在壁上洋洋洒洒,如走龙蛇,写下了这首流传至今的题壁诗。后人摹刻在石上,保存下来,成为书法珍品。
景点介绍
古琴台景区的主要景点归纳起来有:
俞伯牙与钟子期结为知音的故事情节“蜡像馆”;
清朝道光皇帝为陶文毅御笔亲书的“印心石屋”;
“伯牙抚琴”汉白玉塑像;
碑廊内有《琴台之铭并序》、《伯牙事考》、《重修汉阳琴台记》等碑刻;
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湖北督粮道、书法家宋湘以竹叶代笔蘸墨书写的《琴台题壁诗》。
1976年修建琴台时的遗物“琴台”方碑;
近代修建的《琴台知音》雕塑石像,以及山清水秀的“高山流水”水榭长廊等。
伯牙台,是用汉白玉筑成的石台,相传是当年伯牙鼓琴的地方。它高1.75米,台的中央刻有相传为北宋书法家米芾所书“琴台”二字的方碑和“伯牙抚琴图”。石台四周用石栏围砌,栏板上刻有“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浮雕图,这是清代遗物。
古琴台正在积极与武汉音乐学院民乐系合作,对高山流水大厅表演进行立体化打造,从而突出表演的仪式感、主题感、参与感,确保人们在此享受全方位的视听盛宴,将高山流水大厅打造成为全球知音文化爱好者来古琴台景点必看的特色游览项目。 另外古琴台还将汇集当今顶尖的琴家、优秀的学者,成立古琴研究院。旨在集众家之所长,开展打谱创作、琴学琴史研究、琴道课程开发、古籍整理等专项研究工作。
目前,华中首个古琴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点已经通过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批准,正式落户古琴台伯牙琴社,成为华中第一家具有古琴考级资质的古琴培训机构,预计今年年中开始接受考试报名。
整个建筑群占地15亩,规模不大,但布局十分精巧雅致,保留了当年古建筑的风貌。主要建筑协以庭院、林园、花坛、茶室,层次分明。院内回廊依势而折,虚实开闭,移步换景,互相映衬。修建者充分利用地势地形,和中国园林设计中巧于借景的手法,把龟山月湖山水巧妙借了过来,构成一个广阔深远的艺术境界。
门票价格
古琴台门票:成人15元/人,学生凭学生证门票8元,6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参观。
公交信息
鹦鹉大道古琴台:电车1路、电车4路、电车5路(外环)、10路、10路通宵线、24路通宵线、402路、411路、503路、522路、524路、542路、558路、571路、585路、701路、703路、703路通宵线、705路、706路、707路、708路、715路、806路
相关主题榜单
相关知识文章
-
关山莲花台风景名胜区好玩吗 关山莲花台风景名胜区介绍
莲花台在华亭县马峡乡境内,距县城西40公里,景区范围118.8平方公里。这里群山巍峨,森林茂密,物种繁多,文化遗迹丰富,山既有北方雄,又有南方之秀;水既有江南之柔,又有北方之美,山与水构成了奇、险、峻、秀、妙等独特的自然景观。莲花台1995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莲花台位于关山顶峰五台山之阳,距县城35公里,面积约50平方公里,古称“龙首山”。
-
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游玩攻略 保亭槟榔谷门票多少钱
海南槟榔谷位于保亭县与三亚市交界的甘什岭自然保护区境内,因其两边森林层峦叠嶂,中间是一条延绵数公里的槟榔谷地而得名。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规划面积5000余亩,由非遗村、甘什黎村、谷银苗家、田野黎家、《槟榔·古韵》大型实景演出、兰花小木屋、黎苗风味美食街七大文化体验区构成,是海南黎、苗族传统“三月三”及“七夕嬉水节”的主要活动举办地之一。
地图坐标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用户提供存储空间服务,凡本站注明"由注册用户上传提供“的内容,均属于用户提交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属于用户或相关权利人。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时间删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