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网 品牌网 词条百科
#人文景观建筑#
点赞: 68
为TA点赞

石家大院景区始建于1875年,位于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估衣街47号,是清代津门八大家之一石万程第四子石元士的旧宅。景区占地7200余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900多平方米;区内60米长的大甬道的两侧共有四合套式12个院落,所有院落都是正偏布局,四合套成,院中有院,院中跨院,院中套院;无论是通体格局、建筑风格、还是艺术装饰,都反映了清末民初的文化遗存和当时的民俗民风。

门票参考: 25元
所在地/隶属: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估衣街47号
开放时间: 09:00~17:00
适宜季节: 全年
建议游玩时间: 1~2小时
旅游景区级别: 4A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第六批(清朝)

基本介绍

石家大院位于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估衣街47号,原为清末天津八大家之一石元士住宅,石家在清道光三年(1823年)析产为福善堂、正廉堂、天锡堂、尊美堂四大门,大规模的建筑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建设。1991年,以石家大院为馆舍的天津杨柳青博物馆正式开馆。

现石家大院即为仅存“尊美堂”宅第,曾有“天津第一家”、“华北第一宅”之称,从中足可领略传统民居建筑之精妙。

文物遗存

石家大院中收藏大量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历代作品,有造诣颇深的神品书画师钱慧安、高桐轩等人的作品和具有中国古建筑特色的天津砖雕陈列,集中了130余件砖雕。砖雕俗称“刻砖”,是古代建筑的装饰艺术,成就较高。

实用信息

门票信息

成人票:25元;

优待票(儿童、学生、老人):13元;

石家大院语音讲解:2元。

交通指南

公交:可乘坐824路、669路、153路、672路、175路公交车至石家大院站,另有便民2路、津西2路等便民公交。

建筑格局

石家大院占地6000多平方米,由大、小四进院落组成,堂院坐北朝南,南北长96米,东西宽62米,其中建筑面积290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包含十二个院落,所有院落都是正偏布局,四合套成,院中有院,院中跨院,院中套院。

石家大院大门内是一条宽阔的长长的甬路,构成大院的中轴线,甬路上有形式各异、建筑精美的5座门楼。从南向北门楼逐渐升高,寓意为“步步高升”,而每道院门都是3级台阶,寓意为“连升三级”。道路东西两边各有五进院落。东院为内宅,有内账房、候客室、书房、鸳鸯厅、内眷住房等,陈列着杨柳青年画、泥塑、木雕、砖雕及天津民俗。西边的院落为接待贵宾的大客厅、暖厅、大戏楼、祠堂等,已基本恢复了原有陈设。与内宅相比,这里建筑用材更为考究,做工更为精细。大客厅院内有高近5米的大天棚,可挡风避雨。大戏楼宽敞华丽,可供200人听戏饮宴,京剧名家孙菊仙、谭鑫培等都曾在此献艺,其中花灵格扇全部是楠木原色,精雕细刻,较为华贵。西院的西边还有三进院落,是私塾先生教书及其他的专用房,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才能和艺术创造力。

历史沿革

清道光三年(1823年),石家析产为四大门,分别是福善堂、正廉堂、天锡堂、尊美堂。

清光绪元年(1875年),进行大规模建筑,后仅存“尊美堂”宅第。

民国十二年(1923年),石家迁走,自此大院开始衰败,国民党时期曾多次在院内驻军,任意拆改破坏,经过文革浩劫,大院已面目全非。

1987年,投资560万元修复石家大院。

1991年,以石家大院为馆舍的天津杨柳青博物馆正式开馆。

荣誉及其他

石家大院曾被称为“天津第一家”、“华北第一宅”。

石家大院是天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影视拍摄基地、也是天津市重要的旅游景点,曾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国家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集体”称号。

2006年10月,石家大院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10年,馆内“新中国反腐败第一大案展览”被中央纪委监察部命名为第一批50个全国廉政教育基地之一。

2020年11月20日,石家大院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名单”。

相关知识文章

  • 大工山-凤凰山铜矿遗址旅游攻略 大工山-凤凰山铜矿遗址简介

    大工山——凤凰山铜矿遗址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的南陵县和铜陵市境内,是一处西周时期至宋代(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1279年)的铜矿及冶炼遗址。大工山——凤凰山铜矿遗址发现于1984年,整个遗址区的总面积约600平方公里。遗址区内发现有冶炼、采矿遗址近百处。在其中的4处遗址内,还发现了一批西周及春秋时期的炼铜矿竖炉,汉唐时期的地下采矿场,唐宋时期的矿石焙烧窑、圆形炼铜地炉等重要遗迹。1996年11月,南陵县大工山铜矿遗址和毗邻的铜陵凤凰山铜矿遗址一起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皖南土墩墓群门票 皖南土墩墓群地址 皖南土墩墓群简介

    皖南土墩墓群是国家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陵县、繁昌区,由千峰山土墩墓群和万牛山土墩墓群组成,为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至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墓群。皖南土墩墓群由千峰山土墩墓群和万牛山土墩墓群组成。 千峰山土墩墓群位于南陵县与泾县交界的葛林乡,是商周时期当地土著居民的公共墓地。现存墓葬995座,分布面积13平方公里。随葬品有印纹硬陶、原始青瓷器、青铜器以及采矿、炼铜的生产工具和铜等。

地图坐标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用户提供存储空间服务,凡本站注明"由注册用户上传提供“的内容,均属于用户提交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属于用户或相关权利人。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时间删除或更正。

基本介绍

文物遗存

实用信息

门票信息
交通指南

建筑格局

历史沿革

荣誉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