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网 品牌网 词条百科

崇妙保圣坚牢塔(乌塔)

#古塔#
点赞: 56
为TA点赞

崇妙保圣坚牢塔,别名乌塔,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乌石山东麓。塔用花岗石砌建,风化后呈黑色,故俗称“乌塔”。崇妙保圣坚牢塔位于福州市内乌石山东麓,与于山白塔遥遥相对,因塔石呈墨黑色,当地人们喜欢称之为乌塔,两塔从古至今都是福州历史名城的标志性建筑。前身为“无垢净光塔”,唐贞元十五年(799年)观察使柳冕建、庾承宣撰塔铭勒碑以志。乾符六年(879年)塔毁于兵,碑存。五代后晋天福六年(941年),王延曦在净光塔遗址,用花岗石重建,名“崇妙保圣坚牢塔”。

所在地/隶属: 福建省福州市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第五批(五代)

历史

后晋天福六年(941年)闽王王延曦称帝,为自身和眷属以及臣下祈福,在唐贞元无垢净光塔旧址兴建此塔。

原计划造九层,天福九年(944年),在部属政变中延曦被杀,塔仅建七层停工。

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塔石因风飞坠。

因塔身倾斜,1958年,福建省人民委员会拨专款加固维修,逐层箍以钢条,石缝以水泥浆灌注加固。

196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06月25日,崇妙保圣坚牢塔作为五代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特点

重建的石塔,高35米,8角、7层楼阁式。采取迭涩四跳出檐法,用赤泥作粘合原料。立面造型古朴典雅,线条优美。塔基台为须弥座,座脚雕刻兽类、花卉,转角处有大若常人佛像。第一层塔身周长27.2米,墙厚3.4米,由下而上逐层缩小,顶层周长21.2米,墙厚2.6米。一、七两层一面开门、七面设龛,其余各层二面开门、六面设龛。龛中共浮雕石佛像46尊,作工精美,是五代时期福建石雕艺术精品。五至七层塔壁上嵌有塔名碑、建塔记、祈福题名碑等。塔内有折式阶梯,每层15级。塔外有环廊,廊沿设石栏杆、护板,塔刹饰铜制葫芦。

塔平面呈八角形,塔座尚没在土中,高32.86米。塔内层层有石阶通道,接连层廊串连至顶。塔基为须弥座(没在土中,形制不详),转角设倚柱,每层叠涩出檐,层层收分,上施平座栏板,栏板双面浮刻勾片纹,回护周廊。檐面刻瓦垅,檐口刻勾头滴水。八角各有翘脊,脊端各坐一尊镇塔佛,七层计56尊。塔顶八面坡,覆砵结顶,上置圆球、宝塔、露盘,铁葫芦顶刹。露盘八方各垂铁链,连接塔顶八角脊端,稳重挺拔。第一层塔身,东面设门;八角各立一尊金刚,着盔披甲,各执剑、锏、牙铲以及宝珠、铃铎、琵琶、凉伞等法器,系明代天启元年(1621年)镶嵌上去;七面塔壁各设一供佛石龛。其它各层,均两面对称设门,余面设龛。龛下为须弥座,龛呈长方形,高0.90米,宽0.50米,深0.20米,内镶黑色页岩高浮雕佛像一尊。佛肩左右上方分别刻佛名、捐资祈福者题名。每层统一供奉一佛,自下而上:“南无金轮王佛”、“南无当来下生弥勒佛”、“南无无量寿佛”、“南无多宝佛”、“南无药师琉璃光佛”、“南无龙自在王佛”、“南无释迦牟尼佛”。

各佛的坐相、手势与法器各异。塔名碑:“崇妙保圣坚牢之塔”,楷体、分双行、直下。上款功德主王延曦名号等42字,下款监造官员名号等80字,均各一行。碑质为黑色页岩,全高1.73米,宽0.92米,嵌于第四层东面塔壁。塔记,篆额:“崇妙保圣坚牢塔”碑文楷书,21行,行27字。碑质黑色页岩,高1.37米,嵌于第五层南面塔壁。另有祈福题名碑,上列闽国16名高级官员爵号、职位及妻子的爵封、姓氏,镶嵌在第七层南面塔壁佛龛中。上述佛像、文字均为研究五代闽国历史及其宗教、雕刻艺术珍贵资料。亭内《敕贞元无垢净光塔铭》碑,是全国现存较早碑刻之一。

相关主题榜单

相关知识文章

  • 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介绍 崇圣寺三塔攻略 崇圣寺三塔值得去吗

    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是集苍洱风光、文物古迹、佛教文化、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大理崇圣寺三塔旅游区占地1000亩,分为两大部分:前区以三塔为中心,景点主要包括三塔、南诏建极大钟和雨铜观音殿;后区则是被誉为汉传佛教第一寺的崇圣寺。景区最出名的崇圣寺三塔在1961年就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大理的标志和象征。

  • 梅州市千佛塔宗教文化景区

    千佛塔位于梅州市区东郊,是为保护南汉文物千佛铁塔而发展起来的女众道场,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座宝塔建筑堪称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亦是梅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塔灯高照,称谓是"岭南明珠",前来朝礼者络绎不绝。千佛铁塔日久损毁,清末本邑爱国诗人黄遵宪搜集铁塔残片,收藏于人境庐,作千佛塔歌并序,以纪其事。1935年始,由梅县县长彭精一与黄任寰师长将铁塔移于东山岭上,建八角亭保护。由于时代变迁,铁塔被围在钢铁厂内,遭受污染,损毁日重,加于游人不便瞻观,舆论纷纷呼吁加以保护。

地图坐标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用户提供存储空间服务,凡本站注明"由注册用户上传提供“的内容,均属于用户提交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属于用户或相关权利人。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时间删除或更正。

历史

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