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网 品牌网 品牌资讯
品牌跟踪 企业愿景是一种行动的力量 意味着创造
admin
2013-05-18 18:59:16 1297 阅读
导读:力量,企业,创造,意味着,是一种

企业愿景是一种行动的力量 意味着创造(图1)

英文中Vision这个词译为“愿景”,据说是始于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的中文版翻译。十几年以来,这个词渐渐由“生”而“熟”,已经成了企业的标准动作之一。对于管理咨询的从业者,找到愿景的适当说法,也成了绞尽脑汁、索尽孤肠的苦差事——要符合企业的身份和行业,也要反映企业的发展愿望;文字上要字斟句酌,比较好还有些古文的韵味,如果能够直接引用“诸子”的原文,那就是佳品了。然而,正如圣吉所指出的,当人们在沉溺于辞藻之中的时候,往往就完全忘记了愿景的真实含义——愿景是一种行动的力量。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愿景是什么,而是愿景起什么作用。

愿景不一定是完美的表述,对于刚刚入主美铝公司的CEO欧尼尔来说,“零是合适的数字”这个说法就是美铝的愿景——零这个数字代表是一个简单的逻辑:美铝不能因为生产而杀人。从当时美铝的生产历史,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分析方法,都不可能达到这个结论;从当时美铝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的意识出发,也不可能达成这个共识。但是这个简单的逻辑成功了,产生了一个愿景应该起的作用——让大家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一个人人熟视无睹的习惯,让大家的注意力从如何“应付指标要求”,转向如何做出一系列重大调整,才能满足这个简单的逻辑要求,而这个简单的逻辑,恰恰是人们心中真正的渴望和愿望。值得注意的是,“零是合适的数字”这个愿景,并不是管理理论中的“企业愿景”,更不是咨询顾问和企业老总“攒出来”的“发展总纲”,而是对一个具体的管理要求的共同判断。然而,“零是合适的数字”这个愿景却深刻地影响了美铝的长期企业行为,从生产安全管理延伸到了资源管理和企业可持续发展,遵从比较高的道德要求,也就逐渐成为美铝的文化的基本元素。

圣吉引用的奥布莱恩的话是对愿景的重要说明: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对于愿景是否是空洞的辞藻,都有自己的感受。只有我们能够根据我们愿景,去观察我们的每天的生活和工作,只有当愿景的点燃事业的激情,愿景才不是废话。格雷斯顿面包房的简单说法——“我们不是为了做咖啡而雇用员工,我们是为了雇用员工而作咖啡”——是一个能够制造一种聚焦于你的日常工作的创造性张力的愿景。这个愿景简单地把做咖啡的商业逻辑“头朝下掉了个”,雇人这个商业活动的中结果,变成了自己工作的因。对于在格雷斯顿面包房的员工来说,其实这也是每个人发自内心的逻辑。因为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虽然我们都可以从道理上接受“失业”这个经济现象,但是在内心之中,我们都希望“这个数字是零。”

从根本上说,愿景的“潜台词”是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那些真正面向未来,思考未来的逻辑的企业,才有可能有这样的“有血有肉”的愿景。因为,圣吉所说的这样的“第五代企业”,是为了创造未来而存在于今天的。

相关案例

美铝公司:“零”是合适的数字

当美铝公司确定他们的生产用水排放为零和填埋废弃物为零的“挑战”目标的时候,他们实际上是受到了几年前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的鼓舞。那时候,珀尔·欧尼尔刚刚成为公司的CEO,正在检讨公司的伤亡数字。几位管理人员相互争辩,伤亡数字的目标值是否有意义。

很长时间以来,美铝公司关于安全问题的辩论就很激烈。有些人同意确定安全目标,但是要求不能把指标定的太离谱。他们认为,不应该设定那种在两年之内让事故发生率下降75%之类的目标,因为大家根本就不理会这种指标。大家一定会说,这是那群坐在匹兹堡的空调房间里的家伙弄出来的数字,根本做不成。另外一些人则会辩驳说,如果不确定摸高目标,大家就不会付出努力。于是人们就会说,美铝公司对于一年有300人受伤的情况根本不在乎。因为,这个行业的生活就是如此。

欧尼尔掌权之后不久,就改变了这场辩论的方向。欧尼尔当时说:“我的观点是,零是合适的数字。我们不能计划今年要杀死三个人,就因为我们去年杀了四个人,而今年要有些改善。同样,在美铝公司的工厂里,你们也不应该计划送1000个人去医疗中心。所以,目标就是零。零死亡事故,零伤亡工时损失,零事故报告。”

虽然这场辩论还是持续了一段时间,但是欧尼尔的立场产生了成果。美铝公司的安全目标多年以来直到今天,一直是:零、零、零、零。自八十年代末至今,美铝公司的事故率下降到原有水平的十五分之一。其事故率水平是全美所有工业企业中比较低的,甚至低于被广泛认为是大型公司工业安全“黄金标准”的杜邦公司。

真正能够使结果大相径庭的愿景,既来自于心灵,也来与头脑。在美铝公司,人们认识到,无论针对死亡事故,还是针对用水,零都是正确的目标,虽然他们不知道如何实现这个目标,甚至可能达不到这个目标。这样的目标是正确的目标,是因为它们表达了人们的真正的渴望与真正的愿望;这样的目标是正确目标,是因为他们充分地挖掘了人们的学习能力,并比较终引导出了否则就无法实现的成就。对于未来也是如此。比如,这家企业的目标是,在2025年之前,所有工艺流程,无论是水的加热,还是空气的输送,或是液体的泵送,在能源利用方面,都要至少达到80%的理论效率;尽管许多人认为这是根本上是不可能的,这依然是他们的目标。当人们真正理解了“关键并不在于愿景是什么,而是愿景起了什么作用”,他们就会如此开始进行工作。

相关推荐

企业经营管理首先要会经营员工的责任心

企业经营管理不要“酒后驾车”

大道至简 把企业经营管理变得简单一点

企业管理:管理需要规则原则兼备

来源:品牌网

显示全部内容...

优秀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