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问答

荧光棒发光原理

叫我小可爱 2023.04.10
浏览()
最佳答案

1个回答

荧光棒发光原理是基于荧光效应。荧光效应是指在特定的光激发下,物质吸收能量后发出较长波长的光,即可见光。荧光效应的机制是通过光激发物质的电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然后再从高能级退回到低能级时释放出能量。

荧光棒的发光原理如下:

1. 荧光染料:荧光棒内部涂有一层含有荧光染料的液体。荧光染料是由特定化合物制成的,其分子结构能够吸收紫外线或蓝光,并通过能级跃迁的方式将能量转化为可见光。不同的荧光染料可以在不同波长的紫外线或蓝光激发下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2. 氢氧化物:荧光棒内部的氢氧化物起着固化荧光染料的作用。氢氧化物可与荧光染料发生化学反应,将其稳定固化在荧光棒内部。

3. 破损水晶管:荧光棒内部有一根破损的水晶管,上端封闭。当荧光棒被弯曲或折断时,破损的水晶管内的两种物质(荧光染料与氢氧化物)开始混合反应。

4. 混合反应:由于荧光染料与氢氧化物的混合反应,能级跃迁的过程得到进一步的促进。此时,荧光染料被激发并转化能力,发出可见光。

5. 发光颜色:荧光棒的发光颜色由荧光染料的种类决定。当荧光染料中的分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时,它们会发射出长波长的光,通常是在绿色、蓝色、黄色和红色光谱范围内。

总结起来,荧光棒的发光原理是通过荧光染料在紫外线或蓝光激发下进行能级跃迁,发射出长波长的可见光。这种可见光的发射使荧光棒发出亮丽的颜色。

赞(0)

全国服务热线:400-832-5988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8:00)

CopyRight 2005-2023 品牌网

m.chinapp.com 版权所有

客服
顶部

扫码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