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资讯
行囊里的中国必须创新变酷
admin
2017-07-07 00:22:20 772 阅读
导读:《舌尖上的中国》正在中央电视台热播,人们都为中华美食神摇目夺。实际上,我们还有一个货殖的中国,更广泛深刻地代表中国文化、乡土人情、历史文明,

  

行囊里的中国必须创新变酷(旅游漫笔)

 

  《舌尖上的中国》正在中央电视台热播,人们都为中华美食神摇目夺。实际上,我们还有一个货殖的中国,更广泛深刻地代表中国文化、乡土人情、历史文明,游客在中国的各地奔走流动,行囊里就背上了北京的景泰蓝、东北的人参、天津的年画、江浙的丝绸、河北的鼻烟壶、福建的茶叶、云南的牙雕,千年的文明流动起来,厚重丰满。旅游者在中国大地上川流不息,天南海北的物产不是通过物流,而是通过人流分散聚合,进入寻常百姓家里。据统计,目前城镇居民散客旅游花费中,23.7%用于购物;农村居民散客旅游花费,44.7%用于购物。打开游客的行囊,里面藏着一个大中国。

  这个流动的中国,不应当仅仅是乡土的中国、历史的中国,旅游商品应该不仅仅代表过去,也代表现在和未来。打开行囊,里面应该还有中国制造、中国艺术、中国科技、中国设计和中国创造;游客背负回家的,应该不仅仅是厚重,还应该有精密、尖端、灵感和时尚。有一次去上海的田子坊,一个手工作坊里的小伙子骄傲地介绍他的几件作品,他把他父亲的书法和藏饰结合在一起,用了很多现代的手法,他说外国的朋友看了说这是真正的Hi-fashion。北京三里屯的一家店,集聚了一大群中国独立设计师的服装,你会发现中国已经有了国外买不到的时尚范儿。广东的电子城(600658,股吧)里,越来越多游客的身影,买“中国制造”回去,也变成来中国不能忘记的几件事情之一。再比如中国创意设计品牌“品物流形”的团队,深入到余杭的乡下,把中国乡土的技艺发掘出来,做现代的家居产品,获得了米兰设计周大奖,他们的作品,一样可以在中国买到。

  旅游商品发展到今天,必须要跳出旅游景区旁边开一个大市场的模式,旅游商品不仅仅在旅游区里,它还在城市中、在乡野里、在艺术街区、在Shoppingmall、在服装店、在个人工作室、在灵感的发源地;旅游商品可以是牙雕、可以是竹筒,但它必须变得越来越酷、越来越让人想不到,能够代表今天日新月异的中国,能把传统、艺术、设计和科技合一;好的旅游商品,不应该是单纯为游客设计的,它必须首先为当地居民所喜欢,是他们愿意带回家里去的,只有生长在真实使用的空间里,旅游商品才能不断变幻、持续生长。去日本旅游,多少百年老店,琳琅满目,各有不同,翻翻从日本带回来的东西,很多都是家庭中真正可以用到的,先有好的产品,再有好的旅游商品,这是应有的逻辑。

  旅游商品的发展,要走出大摆摊的模式,必须要有模式的创新,要保护创意,要保障创造的报酬,今天的旅游商品发展,要打破边界,手工艺人、文化人、艺术家、设计师、工业设计师、工程师、体验师、实验室要深度地结合在一起,这至少需要保障,这些跨界发展的人们能够获得与从事本职工作相等的回报,好的旅游商品,必须要有高的利润率作为支撑。旅游商品不仅仅要讲制作工艺,还要讲用户体验,要讲分销网络,要讲投资模式,要讲商业技巧,要学习工商管理。创造新的百年老店,首先要进入到现代商业的圈子中来。

  来源 中国品牌网 www.chinapp.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