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德荣(三水)
据报道,在刚刚结束的第八届三水区大塘镇冬瓜王大赛上,相比以往,今年入选决赛的冬瓜个头并不突出,倒是花样繁多的冬瓜宴和冬瓜雕刻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终决出的冬瓜王没能刷新纪录,这样的变化缘于大塘村民对冬瓜种植经营策略作出的改变。
冬瓜“瘦身”变小,看起来好像不那么壮观好看了,然而,这却是当地村民通过多年种植经营作出的选择,是符合现实和市场情况的举动。农民如何保障自身种植收益,看来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大塘冬瓜早已名声在外,每年的冬瓜王大赛,比的都是谁块头大。大的就能胜出,这个比赛办法深入人心,于是,每年都有人下了狠劲,培养大块头的冬瓜。笔者多次观看过冬瓜王大赛,农民种出来的大冬瓜真是令人惊叹。然而,笔者也总有一个疑问,这么大的冬瓜,好看是好看了,但拿到市场上,会有多少人买呢?大冬瓜一旦切开,难以一下子全部卖掉,保存就成了问题。甚至有人看到还会犯怵,买一个回去不知要吃到什么时候。居民买菜才不看块头大不大,心里喜欢才是真的。如此一来,市场上的大冬瓜就卖不过小冬瓜。居民不喜欢,收购商也不中意,大个头的冬瓜就难免成了让人发愁的东西。
农民种冬瓜,当然是为了卖出好价钱,这是最实在的道理。可以说,冬瓜再继续大下去也只能讨个好名声,经营者却得不到更多的好处。顺应市场需要,才是最终的办法。大塘冬瓜变“瘦”,既是市场的选择,也是农民自己的选择。所以,今年大塘最终决出的冬瓜王没能刷新纪录,未必就是坏事。把眼光转向提高经营效益,促进种植经营策略的转变,才是农业发展的出路。此外,花样繁多的冬瓜宴和冬瓜雕,也是传统农业走向深加工,促使经营效益最大化的有益尝试,类似的做法,以后当有更多更好的研究。
冬瓜变“瘦”了,这是农业集约经营以及种植策略上的变化。这些变化是迅速的,也是有效的。务实转型的做法,当使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