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资讯
隐藏在画面中透视都市
2017-06-15 23:16:43 563 阅读
导读:屠宏涛利用一个舞台化的场景来透视城市现实 屠宏涛利用一个舞台,或一个舞台化的场景来透视城市现实,其中杂陈的形象与密集的细节对应着我们光怪陆离

屠宏涛利用一个舞台化的场景来透视城市现实

屠宏涛利用一个舞台化的场景来透视城市现实

屠宏涛利用一个舞台,或一个舞台化的场景来透视城市现实,其中杂陈的形象与密集的细节对应着我们光怪陆离的都市生活,更表征着浮华背后的心理感受……当我们试图绕到现实舞台的背后发现什么的时候,却惊讶地发现,除了舞台本身似乎什么也没有。

屠宏涛的姿态里有一种不断拔节的生长感,仿佛总有什么奇观吸引着他越过重围去探究和眺望。而他的作品也的确给人这样的印象:你必须踮起脚尖,伸长脖颈,越过黑压压的人群,才能一窥事件的端倪。你看见了什么?当帷幕拉开,灯光乍亮,密集的人体堆满舞台,到处是喧哗与骚乱,溃散与糜烂,即便是透过军事望远镜,你也终将发现,在那团热闹的云烟里除了日常的琐碎与欲望的无聊,其实什么也没发生。

屠宏涛那一时期作品常常给人一种“出事了”的错觉,拥挤的画面,语焉不详的色情小暴力,荒诞的场景里弥漫着病态的欢乐与叙事紧张感。创作于2005年的作品《狂欢》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向我们展示了某种内在的焦虑与茫然。对于屠宏涛来说,那并不是好过的一年,据他自己回忆,那一年南京三年展开幕,“稍微敏感的年轻人都会感觉到这个展览预示着什么,就像第二天要搞革命了”(摘自“只有偏执狂才能拯救卡通”—屠宏涛访谈),但他却被拒绝在了“革命”的阵营之外,这个展览他没能参加。巨大的失落感伴随着“掉队”的恐慌,使他将某种极端的情绪诉诸笔端,他在已经画好的舞台背景上,开始了报复性的繁殖,“我要把20个人变成200个”,他对自己说。这是一种“没有预设语言”的本真状态,也许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一场真正的“革命”已经在他的体内爆发。

当我们试图窥探一个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往往很容易被一些表象所迷惑,就像屠宏涛所遭遇的“三年展”,很容易被理解成他创作“剧场系列”的秘密驱动力。但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偶发的“真相”,任何一件事情的形成,都有它可以追溯的前因及经验的积淀,只有当所有的储备都水到渠成,某一事件才有可能成为爆发的突破口。屠宏涛的“剧场系列”正是在不断的磨砺和思考中完成的。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