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艺术与设计博物馆 —— 英国国立维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简称:V&A博物馆)携手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共同打造的数码艺术盛宴 —— “编码与解码 -- 国际数字艺术展”,将于2010年10月19日至11月21日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举行,届时观众将领略全球数码与互动设计的最新发展。展览现场参展作品强烈的视觉冲击以及与参观者即时趣味的互动交流,将给中国观众带来一次前所未有的观展体验。
此次V&A博物馆的“解码”艺术之旅得到了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与解决方案供应商SAP的鼎力赞助。两者的合作关系始于2009年,当时SAP作为伦敦“解码”艺术展的主要赞助商,为展览带来了两幅数码艺术大作:来自德国艺术家朱里斯•波普(Julius Pop)的《bit.code》和来自伦敦本土艺术家Jason Bruges Studio的《镜子,镜子》(Mirror Mirror)。
这次展览汇聚了展示全球最尖端好玩的设计,从小屏幕的图形到大型艺术装置,件件作品都精彩绝伦。其中有一些作品更是对数字技术与创造艺术的深入探索,带领观众体验及时互动的精彩乐趣。通过与顶尖数码艺术机构onedotzero的合作,众多国际知名艺术家与设计师,如曾荣获伦敦设计博物馆年度设计师大奖的尼尔•布朗(Daniel Brown),电子艺术界传奇大师、视觉艺术家约翰前田(John Maeda),著名多媒体装置艺术家Rafael Lozano-Hemmer,以及设计新秀 Troika 和Mehmet Atken都将奉上力作参加本次数码设计展。
本次展览将对不同的主题进行探索。第一个主题“编码”将为观众呈现使用计算机代码创作的全新设计作品,这个创作过程就如同雕塑家采用泥土或木材等原料进行创作一样。这一单元将探讨如何利用代码进行编程,从而创造出不断流动、永恒变化的对象。届时展出的有丹尼尔•布朗(Daniel Brown)的“生长与形态”(On Growth and Form series)系列新作,该作品灵感源自 V&A 博物馆藏品。布朗采用先进的数学方法生成对虚拟植物的自然描述,这些植物可以持续生长、萌芽、开花并长出新枝叶。盛开的花朵作为有机数码影像,会在展览期间不断生长发育。
第二个主题为“互动”。这个单元将深入探索那些观众能够直接影响作品创作的互动设计。参观者将受邀在展览现场与作品进行趣味互动,并对作品的再创作与发展做出贡献。这其中,许多艺术作品都在展示着设计与表演的界限。
展览最后的主题是“网络”,从社交网络中的博客文章到移动通信或GPS卫星定位系统,作品将对日常交流中所留下的数码痕迹进行评论和利用。这一单元将探讨高科技和网络如何促成新型的社交互动及自我表达媒介。设计者对数字信息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创作出能将数据转换成具体形式的作品。这一系列作品包括亚伦•科布林(Aaron Koblin)生动逼真的实时飞行模式效果图以及乔纳森•哈里斯(Jonathan Harris)与塞普•卡姆瓦尔(Sep Kamvar)的数据挖掘项目。他们的作品《我们感觉良好》(We Feel Fine)从世界各地的博客中摘取作者形容自我感受的评论,以色彩缤纷的浮动球代表这些信息。用户可以通过选择情绪及博主性别、年龄、所处城市和气候条件来过滤信息,从而揭示这些对当今现代生活的高度个性化的见解。
除此之外,V&A博物馆和本土艺术家的合作更是本次展览的亮点之一。通过与SAP及中央美术学院的精诚合作,V&A博物馆将诚邀一名中国先锋艺术家为本次展览进行艺术创作,“解码”中国数码艺术家的独特创作灵感。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于2010年10月19日在北京开幕的“编码与解码 -- 国际数字艺术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