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才正式创办的日内瓦高级钟表沙龙(SIHH)与既庞大又年长的巴塞尔表展相比起来,前者实在太年轻了。这个在去年刚刚度过自己20岁生日的手表沙龙会让人不禁疑惑,它是怎么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能够和巴塞尔平起平坐,成为每年左右全球手表趋势的最重要力量的?
日内瓦的坚守和既庞大又年长的巴塞尔表展比起来,这个全称叫做“日内瓦高级钟表沙龙”的表展实在太年轻了,1991年才正式创办。
牵头组织的不是什么政府,也并非任何组织,而是品牌卡地亚,迄今仍然是整个沙龙的中心。据说起初是为了不跟鱼龙混杂的数百个手表品牌一起混在巴塞尔里,卡地亚才扛起了大旗,号召了几个高级手表品牌跟着它一路南下到了日内瓦,希望建立一个全部由高级手表品牌组成的表展,提高表展的纯粹性和专业性。
这一宗旨迄今为止仍然保留,法语对SIHH里的“HH”的解释,就是“高级制表”的意思,从最初开始,SIHH就希望达成这样一个目的,树立自己高级钟表展会的形象,在钟表传媒人康威凯眼里,这种“高级”并不仅仅体现在制表技术上,体现在其他一切的方方面面,例如想要参加的品牌必须在高级钟表制造方面十分擅长,还体现在附着在周围的例如会务组织、餐饮服务,甚至是邀请媒体的出差标准上。
SIHH只吸纳高端品牌,从第一届至今参加的所有品牌几乎都拥有在某方面享有专利的技术,同时,高端的另外一层内涵要求品牌必须具有一定的资金实力,起码要承担得起租展馆的费用。当SIHH发展到今天已经具有无可比拟的影响力时,有很多出色的厂牌想要加入进来却总是苦于没有充裕的钱而被拒之门外。
换句话说,SIHH对品牌的要求就是在市场和口碑上必须双赢。
不过,也有一些符合资质的高级钟表拒绝加入,有一种说法认为,巴塞尔和日内瓦其实代表了瑞士境内资本和瑞士境外资本的竞争,毕竟,历峰集团来自南非。
不过不知道包括第一届在内的所有人是否想到过今天的这个局面,这个当初第一届由5个品牌参加看似摇摇欲坠的表展,如今仍不超过20个的品牌竟然代替巴塞尔成了一年手表趋势的发布者。在手表界人们对SIHH的关注程度,早已经和巴塞尔发展成了平级,有时甚至还要更重视。
SIHH发展至今仍然和最初一样,是一个闭门展会,不接受公众参观、只通过媒体后期发布新闻,接受经销商的访问和订货。
起初仅仅有5个品牌参加的SIHH,经过了7年的发展直到1998才仅仅有10位,在1999年时迅猛地发展到了17个牌子,而2011年的SIHH,几乎是前所未有的规模——19个品牌。伴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组织者也不再是卡地亚一个单独的品牌,到后来,SIHH的组织者由三方组成,第一,自然是自家品牌占了大多数的历峰集团,第二,则是瑞士高级钟表基金会,旗下成员主体虽然来自于历峰旗下品牌,但也包括了像爱彼和芝柏这样的家庭企业,第三方则是场馆的提供方。康威凯说,从他2004年第一次去SIHH到今天,大的结构和展馆几乎就没有再变过,改变的只是内部的装修风格。
别看这些品牌数目总的来说一直在上升,但其实许多曾经参加过沙龙的品牌很早就已经退出了,例如 Gérald Genta、 DanielRoth、GéraldGenta还有今天风声水起的FranckMüller和瑞表集团的宝玑。退出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大多都和当时热闹的钟表收购热潮有关。
在展览的时间上,SIHH也经历了重大的调整,最开始SIHH和巴塞尔表展几乎是同期进行,每年的春天各个国家的记者结束了巴塞尔之行后,便会乘火车南下参加SIHH,直到2009年,两大表展才取消了同步,SIHH表展改在冬天进行,或许是为了更早地发布当年重要信息。
从1995年开始,SIHH开始在展会现场进行一些主题式展览,主题丰富多样,第一届展览主题为“两个世纪以来的精品手表——1580到1780年的法国手表”,之后,每年更换适合主题,有时探讨某一种技术,有时是探讨某一种文化,还有时候,主题是反对假表。在捍卫手表的权益上,他们从不落下。
对于绝大多数的内地媒体人来说,更多人的SIHH也是在近6年内才有机会飞到日内瓦,在现场看表。对于那些各个展馆的接待工作人员来说,这些日益壮大的中国媒体团和中国经销商队伍才是这些年最大的变化,其实不仅仅是中国,其他同样来自新兴经济体国家的面孔也越来越多,中东和俄罗斯订货都很大方。
当然,有些品牌在进行新产品发布时讲解方式也越来越灵巧,在今年卡地亚的新品发布上,媒体就被清楚地分成了两类,专业媒体由技术人员进行讲解,而非专业媒体是由市场部门的人做展示。
其实如果做成表格比对SIHH的变化与坚持,不断地变化和调整才是SIHH日益红火的根基,前不久瑞士高级钟表基金会的主席发生了变更,前一任主席退休,新上任的主席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女性。未来她会给SIHH带来什么都不得而知,也许将来还会有新的品牌加入,也可能有人会离开,但是SIHH作为展会的坚持,从来没改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