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纽约时报》的传奇摄影记者Bill Cunningham从1966年起以一部价值35美金的简易相机捕捉过往行人影踪,记录着上流社会百态。名为“On The Street”的每周专栏堪称纽约城数十年来的视觉浮世绘。最近,一部有关Bill Cunningham的纪录片在纽约上映,揭露了这位街拍鼻祖的传奇一生。
街拍鼻祖Bill Cunningham 35美金简易相机捕捉美
早在the Sartorialist、Garance Doré、Jak &Jil等人用数码相机在街头抓拍摩登男女的装束,轻而易举赢得过百万的博客月点击量之前,《纽约时报》的传奇摄影记者Bill Cunningham从1966年起以一部价值35美金的简易相机捕捉过往行人影踪,记录着上流社会百态。他的名为“On The Street”的每周专栏堪称纽约城数十年来的视觉浮世绘。然而,除了他和他的那辆破自行车,我们对他的生活却一无所知。最近,一部有关Bill Cunningham的纪录片在纽约上映,让我们可以稍稍窥见他低调的生活,看到镜头背后他的传奇。
在浮华的以衣取人的时尚圈,Bill Cunningham是个引人注目的异数:他身上常年穿的深蓝色棉布夹克,原本是巴黎街头扫地工人的制服,价值20美金。影片一开场,老人家用黑色厚胶布补着雨衣裂开的缝隙,一面笑着抱怨纽约客的浪费,不够节俭。
这部电影没有脚本,导演只是跟着Bill朝夕出没在他工作的场合,用镜头记录他的生活。纪录片的导演Richard Press当年在《纽约时报》工作,曾经为Bill担任助理。他拍成此片,用了十几年时间,其中10年用于说服Bill,2年拍片,积累下来超过120小时的素材。
电影中的Bill Cunningham几十年如一日,清晨即起,白日在57街和第五大道,靠近Tiffany珠宝店的街角驻守,捕捉过往行人的装束。晚上出门拍摄上流社会的夜宴,他穿衬衣西装以示庄重,外面套上修路工穿的荧光黄和橘色相间条纹的背心,骑着他的破自行车,穿越全城。回家时往往已经过了午夜。
暴风雪:最爱的城市气候
暴风雪是Bill Cunningham最爱的气候。因为再衣冠楚楚的人物此刻也得现出原形,狗急跳墙。纽约的下水道不那么天衣无缝,要跨到人行道上,你大概得有轻功绝技!他自然是孩子一样兴致勃勃,全然不顾恶劣天气,用镜头一一记录。
时尚无关高低贵贱
他心目中的时尚没有高低贵贱,没有地位阶层的分别。当年他从WWD(《女装日报》)愤然辞职,就是因为报社没有按他的意思,将各样人物所穿衣物所代表的共性体现出来。Bill Cunningham认为镜头下的每一样装束都是代表当下社会的思路和潮流,而报社的视野仅仅局限在上流社会的名流人物。
片中自然少不了巴黎时装周这样的重头戏,当著名法国影星Catherine Deneuve现身Dior发布会现场时,闪光灯络绎不绝。Bill却无动于衷,相机动也不动。他说她根本没穿甚么有意思的衣服。他眼中只有时装,只有别具个人风格的装束——他对镜头中人物和他们相应的社会地位,完全不予考虑。每一季去巴黎看秀,Bill Cunngham都自掏腰包,这样他可以不必随报社意思出稿。别人住奢侈五星级酒店,出入有司机专车;他住郊外的小旅馆,搭地铁去秀场。
在时尚圈巨大的声望并没有为他带来财富,他在Carnegie Hall住了将近六十年的单间公寓小得像鸽子笼,不带厨房,连一桌一椅也没有。洗手间是合用的,在走廊尽头。他身无长物。屋子里有无数金属档案柜,盛载他几十年来所拍摄的照片。有一两个用做衣柜,装他那几件深蓝浅蓝的衣物。
对于生活上的窘迫,Bill Cunngham全不介意,因为他的生活远远超出这个范畴。他的生活围绕着用镜头捕捉时尚百态及其所代表的社会变迁,这也是他最心爱的事。其余的,通通简化到几乎忽略不计。看到有意思的风景,他的眼睛像孩子一样睁得圆圆的,闪着兴奋的光芒。
对名利无动于衷
他对名利完全无动于衷。接受法国文化部颁发的艺术及文学骑士勋章时,他照样穿着他的深蓝夹克,在人群中伺机拍片。
在影片中有个动人的场景:当Bill八十岁生日的时候,报社总编Andrew Rosenthal将Bill引入办公室一角,迎面而来是十几位身穿Bill标志性深蓝夹克,举着印有Bill微笑照片面具的男女同事。蓝色蛋糕上面是Bill的自行车图案。同事们甚至唱起了专门为Bill编的生日歌。他像孩子一样开心大笑,笑弯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