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资源困乏的我们,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天空这片宝贵的资源。曾几何时,困扰于交通拥堵的我们,还不敢想象到天空寻找“捷径”。恍然之间,一切都要改变。“通用航空”,这个对我们来说有些陌生的词汇,正在迅速向我们走近。
2010年11月1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发布《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低空空域是通用航空活动的主要区域,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是大力发展通用航空、繁荣我国航空业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纸《意见》,掀开了中国通用航空事业发展划时代的一页。
2010年12月18日,空军司令部复函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设立株洲临时起降点,株洲通用机场建设由此取得准入证。从这时开始,一座扎根现实、面向未来的株洲通用航空城,开始变得清晰起来。
湖南通用航空,要从株洲起航!
蓝天寻梦
站在起跑线上
提起航空,我们会联想到军用飞机和民航飞机。而提起通用航空,我们多会一脸茫然:航空和通用航空有区别吗?
那么,什么是通用航空呢?
通用航空是相对军用航空和民用运输航空而言的,是指民用航空器从事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如工业、农业、林业、渔业以及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教育训练、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飞行活动,也包括现在正在迅速增加的公务飞机、私人飞机飞行。
上溯人类航空史,最早的飞行器最先具备的就是通用航空功能。1903年12月7日,美国的莱特兄弟驾驶着“飞行者1号”首次飞离地面,在空中翱翔12秒,向全世界宣布了通用航空业的诞生。1911年,中国航空先驱冯如创建我国第一所航空学校,标志着我国通用航空的开始。1986年,中国正式使用“通用航空”这一名词,取代原来的“专业航空”。
上世纪90年代,美国人通过大量研究,认为在未来20年中,高速公路和传统航空运输网将会出现极严重的堵塞,“小飞机运输系统”将作为第三种国家航空运输力量登上舞台,以缓解高速公路和枢纽机场的拥挤。
进入到21世纪,美国更是将发展通用航空运输作为“空中高速路”进行规划,并将之视作高速交通旅行的第四次革命。第一次是汽车替代马车,第二次是螺旋桨飞机替代汽车,第三次是喷气飞机替代螺旋桨飞机,第四次便是“小飞机运输系统”。
目前,全世界拥有通用航空飞机约34万架,其中美国就占大约2/3,达22万架。在美国,有供通用航空器使用的机场、直升机起降机场17500个(供航空公司航班起降的机场仅500个),大约有2.5万架飞机由个人驾驶进行商业飞行,约有10万架飞机由私人使用,约有1.5万家公司拥有自己的通用航空飞机,进行公务飞行。
反观中国,通用航空还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上。根据中国民航局运输司和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航委员会近期联合发布的《2011中国通用航空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共拥有通用航空机场及临时起降点286个,通用航空机队在册总数为1154架,与美国的差距在数百倍以上。
差距激发追赶动力,差距也标明发展空间。
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时,通用航空将进入快速发展期;达到8000美元时,私人娱乐飞行将占通用航空60%以上。2010年,我国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标志着我国通用航空提供快速发展期的到来。据中航工业预测,到2020年,我国通用飞机将从现在的1000多架增加到9000架,带动超过万亿的市场规模。
2011年,国家已经把发展通用航空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国家“十二五”发展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发展通用航空。通用航空具有安全、省时、舒适的特点,我国通用航空市场很大,一批具有雄厚经济实力的民营企业家,具备通用航空的消费能力和较强的消费意愿。他们过去是买车、买房子,下一步就会买游艇、买飞机。
巨大的产业市场,引来群雄逐鹿。业内专家透露,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将在2013年向全国铺开,随着国家层面在政策上的“破冰”,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将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上、下游产业或将超万亿,就像当年的汽车一样,私人飞机将很快迎来井喷期。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提出将通用航空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培育。作为全国低空领域开放试点省份之一的湖南省,也将发展通用航空作为加速推进全省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此背景之下,株洲在通用航空产业中的重要性终于凸显出来。
株洲是新中国“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六大航空工业基地之一。1954年8月25日,新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在位于株洲的国营第三三一厂试制成功。同年10月25日,毛泽东主席发来亲笔签名的嘉勉信:“祝贺你们试制第一批爱姆十一型航空发动机成功的胜利。这在建立我国的飞机制造业和增强国防力量上都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与其他城市相比,株洲发展通航产业有着独特的优势。目前,全国唯一设计研究中小微型航空发动机的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608所),全国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基地的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331厂),均扎根株洲。经过近60年的发展,株洲集通用航空发动机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于一体,拥有一支以院士、芙蓉学者、潇湘学者为学术带头人的科研队伍,在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航空机械传动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是全国通用航空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地区。
在试制出我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后,这里还先后研制和生产出了活塞、涡轴、涡桨、涡扇、涡喷等6个系列几十个型号的航空发动机和轻型燃气轮机,部分关键技术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已具备研制第三代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的能力。2009年10月1日,在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从天安门广场上空飞过的直升机、预警机编队,就装着株洲制造的“中国心”。2012年,株洲制造的山河智能、美国罗特威A600型飞机惊艳珠海航展。
因此,为发展中国通用航空事业提供推动力,株洲责无旁贷。
抢占先机
打造千亿集群
作为中国首家进入世界500强的航空制造企业,中航工业选址株洲作为通用航空发动机的生产基地,对株洲通用航空产业做大做强意义重大。
有人说,通用航空是中国最后一个没有放开发展的大产业。开放低空领域的举措,将打开中国通用航空井喷式发展的阀门。
面对巨大的机遇,湖南有决心抢占先机,株洲有条件抢占先机。
2010年12月23日上午,湖南省政府与中国民用航空局在长沙签署《关于加快推进湖南民航发展的会谈纪要》。《纪要》约定内容之一,就是共同加快湖南通用航空发展,开展通用航空短途运输飞行、医疗救护、应急救灾等项目的试点研究工作等。
2011年,省委、省政府决定,省国防科工委牵头编制我省通用航空发展规划,省发改委负责编制全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
春江水暖鸭先知。处于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前沿的株洲市,自然早就开始构思、筹划和布局了。实际上,株洲早就意识到通航产业发展的机遇,并开展了一系列准备工作,抢先在井喷到来前布好了航空产业发展的棋子。2010年,该市正式提出,要用5到10年的时间,打造一个航空千亿产业集群。在此前后,株洲通用航空城的建设也一直在紧锣密鼓:
2010年
3月,中国株洲通用机场初步选址审批通过;12月18日,株洲通用机场成功获批,成为全省唯一获批的通用航空机场。
4月13日,董家塅高科园、331厂、608所、清华大学等18家单位联合成立“通用航空发动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9月9日,株洲市人民政府与中航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在长沙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中航工业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航工业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湘江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株洲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四方签订了中航湖南通用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出资协议。
2011年
2月28日,株洲市“四大家”一把手在芦淞区召开现场办公会议,再次明确在董家塅高科园建设株洲通用航空城,打造千亿航空产业集群,在“十二五”末实现产值200亿元。
4月29日,中航湖南通用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在董家塅高科园挂牌成立,抢占了民用航空发动机布点先机。
7月4日,中航南方宇航非航工业园(高精传动产业)项目正式落户董家塅高科园。
2012年
4月,美国罗特威直升机项目落户株洲航空城,10月,第一架株洲制造的飞机开始试飞。
6月,刘友梅、尹泽勇、丁荣军3位院士联名提出《关于扶持株洲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建议》,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对建议作出重要批示:尽快落实院士们关于航空产业发展的建议,拿出可行性报告和具体方案。
8月,山河智能航空产业基地在株洲正式奠基。项目占地208亩,总投资3.95亿元,二期工程完工后,将形成年产值15亿元的生产能力。
11月,在珠海市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株洲生产的美国罗特威A600型直升机进行了精彩表演。
11月,芦淞区政府与株洲市国投集团共同出资组建株洲新芦淞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株洲将此公司作为航空、服饰“两城”统筹开发建设的市场承载主体,实施“以城带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城市经营理念,积极搭建航空、服饰两大产业战略发展平台,致力将其打造成为集航空、服饰“两城”开发建设、两大千亿产业服务、投资与资本运营于一体的投资控股型企业集团。
12月,在株洲市委十一届四次会议上,市委书记陈君文强调说,株洲要着力培育壮大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航空产业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今年1月9日,株洲市与中航发动机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航航空零部件项目成功落户株洲董家塅高科技工业园。
在此期间,株洲市还与意、英、德、法、加拿大、俄罗斯、乌克兰等国的知名航空公司、大学和研究院所开展多类型、多项目的技术交流和合作洽谈,取得一批成果。
同样在此期间,株洲通用航空城被列入国家和湖南省航空产业“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并被授予“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中小航空发动机特色产业基地”、“ 国家新型工业园(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等称号。
先机在手,机不可失。
株洲通用航空产业蓄势待发……
志存高远
锁定“四个目标”
今年1月15日,株洲本地媒体的一则消息引得许多媒体转载:株洲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群坐上株洲产的“罗特威”A600型直升机,在董家塅高科园的上空盘旋良久。株洲人向着自己的“飞机梦”又迈进了一步。
日前,笔者有幸走进作为株洲通用航空城主战场的芦淞区董家塅高科园。
走在宽阔的航空大道上,只见大道两侧数栋办公楼已经投入使用,一批白色厂房已经建成投入生产,一批厂房正在抓紧兴建。在高精传动产业项目现场,几座厂房已经封顶。在中航湖南通用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建设工地上,一排排厂房也正在崛起。在航空大道延伸段上,同样宽阔的路基正在延伸。
据介绍,2011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已经对株洲通用航空城进行整体规划。根据规划,航空城占地57.6平方公里,产业用地与配套用地比为1:1.51。通用机场一期按照800米长、30米宽设计,可以起降运-12飞机和各型直升机,远期按照长株潭地区运输机场规划,预留2600米跑道,未来有可能发展成长株潭城市第二机场。
根据实际情况,株洲市委、市政府决定,通用航空城的开发建设走公司化、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按照“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的理念,以株洲新芦淞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主体,尽快实现“四个目标”:
建成长株潭第二城市机场株洲通用机场位置优越,未来发展方向是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的通勤机场和备用机场。
建成湖南通航运营中心株洲通用机场是我省目前军方批准的第一个通用机场,同时也是中南地区离城市,特别是离城市群最近的通用机场,具有无可替代的先发优势和区位优势,将为周边地区及全省开展紧急救援、通航作业、公务飞行和旅游观光等提供有力支撑。
建成中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通用航空城目前中南六省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的城市只有珠海和株洲,而株洲几乎处于这个区域的中央,地理优势明显,产业基础和技术支撑能力优势明显。把株洲通用航空城建成中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通用航空城,目标可期。
建成世界一流的通用航空发动机研发和生产基地目前,中航工业军民结合战略在全国布局唯一的通用航空发动机研发和生产基地已落户株洲,中航工业与加拿大普惠合作的亚太地区最大的通用航空发动机维修公司即将入驻,世界最大的涡轴发动机制造商法国透博梅卡公司的修理线即将落地。
“四个目标”,犹如四支如椽彩笔,勾勒出了株洲通用航空城灿烂的图景。
在这幅图景里,一个巨大的高附加值产业,正在株洲、在湖南迅速崛起。
航空制造业是现代工业的典范,是尖端技术发展与集成的引擎,可极大推动冶金、化工、材料、电子和机械加工等领域的技术进步。据专家推算,以现代航空业为基础的通用航空产业,投资拉动效应可达1:10。在通用航空产业的带动下,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物流及服务业都将得到极大发展。
集60年航空产业发展的深厚积淀,借重现实的政策推动和强劲的市场带动,株洲凭借独特的优势资源,正在迅速形成“通用航空发动机制造+通用航空器制造+通航运营+航空配套产业+航空衍生产业”的完整产业链。
航空产业的固有优势,使株洲通用航空城产生了极大的吸纳效应。目前,亚太地区最大的航空发动机项目已经签订入园意向协议,美国罗特威项目、中航标准件项目均已落户园区;北航小蜜蜂飞机整机制造项目、台湾佑翔直升机项目、美国澳宝红公务机制造项目、加拿大普惠公司发动机维修项目、中俄直升机项目、中飞通航公司等15个航空项目正在积极洽谈中;今年春节前,株洲山河科技公司自产的“欧若拉”飞机就将上天,株洲人将有机会在家门口实现飞行梦。正如芦淞区委书记冯建湘所言:“为助推株洲芦淞航空新城建设和通用航空千亿产业发展,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待势而发。”
一切似乎都变得触手可及。亚洲地区最大的私人飞机销售商“亚洲jet”执行总裁沃尔什最近表示:“10年内,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私人飞机拥有国。”
也许,沃尔什总裁的推断有些过于乐观。毕竟,在中国,通用航空还是一个全新的事业,目前面临的困难还有许多。就株洲通用航空城而言,也还有政策支持、资源配置、基础设施等突出问题亟待解决。但一个基本的事实却不容置疑,那就是通用航空作为一个公认的朝阳产业,正迸发出强劲的发展力度,展示出辉煌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