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资讯
上海:危机之下奢侈品不得不低头
admin
2017-06-28 10:21:29 687 阅读
导读:Davidlu的2008圣诞假期过得很不开心。按美国公司的惯例,他本可以一直休假到1月8日,但从1月4日开始,他就一直在上海、杭州、广州三地来回奔波。 但奔

  Davidlu的2008圣诞假期过得很不开心。按美国公司的惯例,他本可以一直休假到1月8日,但从1月4日开始,他就一直在上海、杭州、广州三地来回奔波。

  但奔波劳苦还不是Davidlu郁闷的主要原因,真正让他不开心的是,他这些奔波的目的,其实是取消他今后半年的工作。按2008年工作计划,2009年上半年,他要为自己代理的国际一线在上海、杭州、广州三地开出三家专卖店,但现在David正在做的,却是把原本已经订好的铺面全部退掉。

  “好在责任不在我,经济不景气,这三家店铺所在购物中心的开发商不能按照约定贴给我1000万的装修费。我只好把开店计划取消。”Davidlu告诉记者。Davidlu拥有四个国际一线品牌在中国地区的代理权,按行业惯例,购物中心为了提升自身的档次,常以补贴装修费的形式,吸引国际一线品牌入驻,补贴金额一般在1000万~2000万元之间。

  在外界看来充满神秘和奢华气息的奢侈品行业,其实正默默经受着1997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一次困境。

  

 

  上海奢侈品业入冬

  “在中国的奢侈品品牌商店里的商品进价,大概是售价的五折左右”,但是,如果在上海市中心区域的购物中心内开设一家专卖店,“月租金每平方米2万~3万元,再加上人员成本、管理成本、各种税费,真正的利润也只有10%~15%”。

  Davidlu告诉记者,在中国,像他这样的一线品牌二、三级销售代理商大概有200~300个。

  在经济繁荣期,10%~15%的利润对于一个包、一件上衣动辄上万元的奢侈品行业来说,就意味着巨额的利润,“但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奢侈品动销差的弱点,抵消了高毛利的优势,”Davidlu说。

  “上海一线品牌正价店的销售额,普遍下跌了20%左右,等春节过后的2009年一、二季度,估计还会下跌30%~35%”,按照奢侈品销售业“圈内”的估计,中国的奢侈品销售正在步入一个估计长达3年的寒冬。

  “就在上海档次最高的南京西路商圈,紧邻静安寺的一个新造的商务广场,包括我自己的品牌在内,一线品牌退租率已经达到了50%,”Davidlu说。这件事作为上海奢侈品业入冬的标志,正在业内广为流传。根据上海商业网的数据,2008年10月,上海静安区的奢侈品消费下降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南京西路上的久光、恒隆、梅龙镇、中信泰富四大广场的客流量减少10%以上,主要的几家高端购物中心的销售额,梅龙镇伊势丹同比下降了15%;久光同比增长7%,低于此前40%的预期;恒隆广场也环比减少了21.23%。

  奢侈品热点文章推荐:

  文化破冰 时隔60年两岸故宫再聚首

  世界最大鸡血石 最低价2亿元(图)

  连男人也开始血拼购物了

  2009春夏男鞋大赏(组图)

  中国山水画走向“现代化”?(图)

  富人们的“禁奢”新规定

  巴西超模 温馨“床上游乐”

  来源 中国品牌网 www.chinapp.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