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网 品牌网 词条百科
#县镇#
点赞: 12
为TA点赞

新都桥镇位于县城西面75公里处,为全县5个小城镇建设之一,是县发展折西地区经济的支柱乡镇,为折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境内国道318沿线10余公里的“摄影家走廊”,每到金秋时节,天南海北的摄友纷至沓来,流连此地追寻神奇的光影,如诗如画的梦中桃源。

所在地/隶属: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
免票时间: -

基本介绍

新都桥镇位于县城西面75公里处,镇人民政府驻地新都桥大街342号(原为营官区公所驻地),北纬30°04′,东经101°29′,海拔3460米,属山地寒温带气候,7月均温12℃~14℃。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为全县5个小城镇建设之一,是县发展折西地区经济的支柱乡镇。为折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019年12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甘孜州调整康定市等6个县(市)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25号):撤销瓦泽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新都桥镇管辖,新都桥镇人民政府驻新都桥大街342号。

景点景观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215省道新都桥人民医院旁新都桥镇在国道318川藏线南北岔路口,其风光秀丽,神奇的光线,无垠的草原,弯弯的小溪,金黄的柏杨,连绵起伏的山峦,错落有致的藏寨,星星点点的牛羊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旅游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被称作“光与影的世界”、“摄影家的天堂”。

新都桥镇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境西部,是川藏交通联系的重要枢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当地的生活生产方式在“杂居文化”的影响下发生变化,本土的藏式民居从居住类型、功能布局、平面形制等方面均发生了变化,最终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的原生建筑。这一演变过程反映出四川藏区城镇在内地化进程的推进中地域民居的成长轨迹。

从康定向西,折多山是一条传统的藏汉分界线。从这条线由东向西,汉式或汉藏混合式的建筑风格呈逐渐减弱之势,而古朴的纯藏式风格却愈来愈鲜明,形式愈来愈独特。从民族学的角度来看,川藏线是一条民族融合与多元文化交融的走廊,而建筑正是这个区域里固有的群体性栖居符号。建筑学家林俊华所说:川藏线上的各种文化都是受多种文化影响后形成的非典型原生态文化,有人把它称之为“杂居文化”或“混合文化”。而新都桥正是翻越折多山后由“关外”到“关内”的第一站,真正的康巴藏族就从这里开始,也是康巴藏族的木雅民居的重要展示区域。

新都桥的藏式民居极有特点,有很宽敞的白墙院子和朱漆大门,房屋大都采用石料建造,朝阳而居,采光极好,每座楼房的每面墙上开着三四扇窗户,窗檐上用红、黑、白等色彩描绘着,象征人丁兴旺、五谷丰登之意的日月或者三角形图案。

瓦板棚或石板棚

早期瓦板棚、石板棚为主要新都桥镇藏式民居主要形式。瓦板棚或石板棚是以瓦板或石板作屋面材料,搭成的简易房屋。其建筑结构分两种,一种是抬梁式,先以石块砌墙,留门窗洞,然后在墙上架梁搭椽,铺盖瓦板或石板即可;另一种则是先作简易穿斗木构架,再以石块砌筑,因瓦板、石板重量大,故不能直接搭在木构架上,需有石墙承重。自1957年营官区公所由营官寨迁至新都桥镇后,营业部、银行营业所、粮站、文化科普展等逐步健全,人们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瓦板棚遮风避雨的能力较差,以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所需,故后来在藏居发展的历史上逐渐消失。

传统碉房

自1992年建镇后,新都桥镇建设发展较快,碉房很快成为了当地的主要藏居形式,拔地而起,聚落沿川藏公路两侧线状分布。多为二三层,并且绝大多数为传统的木雅藏式民居。

1)建筑结构:木雅民居建筑多以石木结构为主,由梁、柱、檩构成的结构体系支承着整个建筑楼层及室内荷载。并且其内外墙同样承受着建筑本身和房间内部各种重量。另外,由于当地松、柏、杉、桦、白杨等大宗乔木较为丰富,有的建筑墙体也采用“崩空”结构,即井干式墙体。由此可以推断出,新都桥镇藏居的主要结构体系是由柱、大梁、檩及内外墙体共同形成的。

2)建筑构造梁柱:梁头和柱头交接的位置都有一块替木,有两种方向,左右两梁梁头对接,放置于替木上,柱子立于两梁相接的正下方;而另一种为梁与梁之间平行交错,替木垂直于梁的方向,梁头伸出替木两侧少许。梁另一端直接落在石墙上,基本采用由两梁夹一梁的结构形式,根据开间依次往下排列,故出现一根梁或两梁落在墙上的不同情况。另外,为了防止梁柱接头移动或产生梁头滑动,特在柱头、梁头和替木接触的地方做木榫。墙体:新都桥藏居的墙体砌筑采用石墙砌筑与木墙砌筑两种方式。石墙砌筑:石料一般有两种,即片石和块石。早期的墙体砌筑采用一层较规整的块石叠压一层片石(或全部采用块石),再用泥土填缝,而近年内建起的新碉房,墙体是切割好的矩形块石规整的叠压起来用水泥填缝。在砌筑过程中,为了提升墙体的承载能力,藏居惯用的手法是加大墙角的厚度,外墙逐层向上收分,这样不但加强了结构的向心性,也使得上层的荷载减轻,更好的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木墙砌筑:新都桥藏居最常采用的木墙砌筑是“崩空”结构。将半圆木头两端搭接,连成一个整体,在墙面上直接挖洞用作门窗。这种木墙的形式一般出现在建筑的顶层缺口处。屋顶及楼面:新都桥藏居的屋面有平屋顶和坡屋顶两种,平屋顶的建造是利用泥土、碎石、树枝等砌筑而成。每当砌筑墙达一层楼时,便立柱、置梁、放格栅、椽子,中距约40cm,将劈柴或粗树枝铺于椽子上,再铺上一层细树枝,之后在细树枝上铺厚约一厘米的泥浆,泥浆上再铺打粗土约为15~20cm(一般楼层较薄,屋顶较厚)。最后再在粗土上铺2cm的细砂土,将其拍实,并设置一定的散水坡度,防止积水。

新式碉房

如今随着新式建筑材料取代传统建筑材料,新建的碉房建筑在构造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屋顶铺作出现用水泥砂浆取代细沙土的作法了。室内楼面的做法是在拍打后的粗土上放置木枋,木枋两侧预先刨槽,在两枋间沿槽嵌木楼板,板下填垫碎石;坡屋顶是采用汉地常用的小青瓦,直接将小青瓦放置屋架或檩条上。新都桥镇碉房的坡屋顶形制以歇山顶为主(少数悬山顶),这点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木雅民居,其主要原因为是受汉地建筑影响,形成了非典型原生态建筑;另外,于2010年,甘孜藏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住户可根据个人意愿,由政府出资为住户家的碉房加盖红瓦歇山顶。

历史沿革

1957年,属营官区东俄洛乡。

1992年,建新都桥镇。

2019年,撤销瓦泽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新都桥镇管辖。

相关知识文章

  • 乐昌九峰镇简介 乐昌九峰镇在哪

    九峰镇地处蔚岭山地中部、武江支流九峰河中游,镇境北部风门坳是冬季风主要通道。是乐昌重点林区之一。民间文化艺术有布龙、香火龙、山歌等,其中九峰山歌是乐昌客家传统文化之一。景点有杨东山十二渡水和桃花园旅游区等。九峰镇是当地颇有名气的赏花胜地,因镇上有九座山峰而得名。每年的春天,这里有着成片的桃花、梨花、油菜花、李花,引人入胜。在九峰镇游玩,除了欣赏美景,当地的腊肉、走地鸡、萝卜干都可以尝一尝。这里还有着“粤北水果之乡”的美称,当地还注册了“九峰山”商标,李子、桃子、梨等水果均新鲜美味。

  • 赣州市虔心小镇景区简介 赣州市虔心小镇景区在哪儿

    “虔心小镇”深居在国家自然保护区九连山东北麓的虔山,总体规划面积10万亩,是国家AAAA级景区,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以特有的生态有机茶、竹林土鸡、赣南脐橙、赣南油茶等生态农业产业为核心基础,以“虔”文化为主题,结合丰富的山水茶竹资源打造的集自然风景、田园风光、客家民俗、虔茶文化为一体的家庭休闲度假体验基地,是茶旅结合生态旅游特色小镇。

相关主题榜单

地图坐标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用户提供存储空间服务,凡本站注明"由注册用户上传提供“的内容,均属于用户提交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属于用户或相关权利人。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时间删除或更正。

基本介绍

景点景观

瓦板棚或石板棚
传统碉房
新式碉房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