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网 品牌网 词条百科

头陀寺(浙江省温州市)

#宗教场所#
点赞: 39
为TA点赞

头陀寺,旧称密印寺,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南白象镇头陀山麓。占地约 5. 2 万平方米 。傍山而建,“山锐而顶圆,下瞰诸山,如老僧趺坐说法,”故号。相传唐代高僧玄觉( 665 — 713 )曾栖迟于此。于后汉乾佑( 948 — 950 )年间正式建寺。历经宋元至明重建。清代有谛闲、晓柔诸法师,先后于寺中建树法幢。全寺为五进合院式木构建筑,总建筑面积达 6000 平方米 ,前殿左畔有碑亭一座,为方形歇山顶式,内立清顺治十七年( 1660 )《重修头陀密印禅寺碑记》。

所在地/隶属: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南白象街道鹅湖村

基本介绍


温州头陀寺,旧称密印寺,座落在瓯海区南白象镇头陀山麓。占地约5.2万平方米。傍山而建,“山锐而顶圆,下瞰诸山,如老僧趺坐说法,”故号。头陀,傍翼吹台,右眺大罗,峰峦遥挹海国之风,岭村近称云霓之润,林无猛兽,谷有鸣禽,景色幽绝。开山较早,相传唐代高僧玄觉(665—713)曾栖迟于此。于后汉乾佑(948—950)年间正式建寺。历经宋元至明重建。清代有谛闲、晓柔诸法师,先后于寺中建树法幢。

明末林增志(1593—1667)青年时寓寺读书。后于崇祯元年(1628)中进士,官翰林编修,和黄道周、倪元璐友善。唐王建号隆武,起为礼部右侍廊兼东阁大学士。旋任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隆武死难,增志出奔沙县,至吕峰山从逾遵长老出家,改名行帜,法号法幢。顺治五年(1648),归住密印寺旧日读书处,见寺宇行将倾圮,矢志修复,历时四载,遂于八年冬落成。

寺宇宏敞巍峨,“地广数十亩”,“千楹万础,绀殿飞楼”“可与吴越双径、天童、雪窦诸大丛林颉颃相望”。寺前有莲池,入门为天王殿(山门);前殿为祖堂,殿左有心印楼;正殿为大雄宝殿,东西厢为大小禅房,客舍,内进有方丈室,藏经楼,延寿堂,最后为“忘山阁”。全寺为五进合院式木构建筑,总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前殿左畔有碑亭一座,为方形歇山顶式,内立清顺治十七年(1660)《重修头陀密印禅寺碑记》。

1981年被列为温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关怀和十方善信的发心护持下,现已恢复了放生池、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法堂、客堂和僧寮。1997年底,从斯里兰卡请得佛陀舍利,创佛舍利自锡兰东传中国第一例,并建造舍利殿供奉之。

景点景观

头陀岭是紫金山的主峰,海拔468米,公园就建于主峰之西,倚山而成,势成蜿蜒,故名头陀岭公园,又称山顶公园。这里地势险要,峭石壁立,风光绝佳,历代不少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来此寻幽探胜,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迹。登高远眺,古城南京万千气象、沧桑巨变尽收眼底。景区内有闻名中外的紫金山天文台,历经沧桑的天堡城、江南第一弥勒佛坐像等众多胜迹。为方便游人观光览胜,中山陵园于1993年投资兴建了紫金山观光索道,连接紫金山天文台,直达山顶,成为钟山景区内的新景点之一。紫金山索道从太平门地堡城经紫金山天文台到头陀岭,全长2350米,高差330米,是我国目前较长的吊椅式索道。游人坐在吊椅上,悬浮在林海松涛之上,美丽如画的山水和古城建设新貌忽隐忽现。观光索道串联起地堡城、天文台、天堡城、头陀岭等十余个景点,星星点点的秋色吊椅成为装点山色的一道流动的风景。景区面积不大,但却别有一番情趣。弥勒大佛笑容满面,任来往游人瞻仰,膜拜;观音池必是游人参拜之地,池前的香火可是不曾断过;白云亭建于头陀岭绝壁巨石之上,置身其间,如悬空中,俯瞰南京山川,澄江如练,阡陌纵横;玄武湖、明孝陵、梅花山,红墙绿树,亭台楼榭尽收眼底;亭东数米处是古头陀寺遗址,江南第一大青铜弥勒佛趺坐其上,自在安详。得一禅语“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攀登紫金山,到头陀岭公园游览已成为南京百姓休闲健身的一项保留节目。紫金山是南京草木较为繁多的景区,一路行去,山中青山绿树,森林植被,,空气清新,鸟语花香,让人感觉好舒服。紫金山可以说是南京的母亲山,由于她海拔不高,离南京的主城区非常近,所以是本地市民晨练爬山的好去处。过去百姓登山,除观光索道之外,比较随意,紫金山周围任 意选择。有的道路崎岖不平,有的如履平地。为了保护森林和植被,现在陵园管理局统一规定了6条线路登山。这6条规定的线路分别是:(一)樱驼村(煤气公司围墙北侧)—防火岗亭—横穿紫金山北防火道—沿登山道至山顶;(二)太平门(龙脖子)—天文台路—天文台—西马腰—沿登山道至山顶;(三)太平门(龙脖子)—紫金山索道停车场东侧职工食堂—西马腰—沿登山道至山顶;(四)板仓街49号(管理局宿舍围墙东侧)—登山道—地磁台—天文台路—天文台—西马腰—沿登山道至山顶;(五)滑道游乐园、水榭路口—中山书院—沿登山道经永慕庐至中马腰—山顶;(六)内环路东入口(马群北)—范鸿仙墓—东马腰—中马腰—山顶。我们喜欢沿太平门到明孝陵之间一条“九曲十八弯”的路﹐老百姓俗称“龙脖子路”。一路欣赏风光旖旎的风景,一边是湖光山色,一边是巍峨古老而曲折的城墙。沿着城墙一路向东,经廖仲恺墓到中山植物园等处,或从天文台后面的小路穿过西玛腰到达头陀岭公园,那里环境幽静,不论走路还是健身,都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头陀岭上有太平天国时期修筑的两个重要军事要塞。天堡城在西峰山上,今紫金山天文台内,筑于绝壁之寂,可以俯瞰全城。地堡城在西峰山下、太平门外,炮台坚固。上下呼应, 易守难攻。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南京后,在海拔267米的天堡峰峦顶和该峰西北麓龙脖子上,用当地坚硬的虎皮石,修筑成壁垒森严的天堡城、地堡城两座军事要塞。作为太平天国的战略要地控制着东北方向尧化门,岔路口等以及东南方向麒麟门,上坊门等入侵之敌。太平天国后期,太平军与湘军对垒,湘军亦是于1864年首先攻陷天堡城后才攻陷南京。天堡城现存西、南、东三面。何香凝与廖仲恺墓就在地堡城附近,这两个遗址已没有多少参观的价值了。

这座古寺与西游印度或来自印度有关。佛说大德头陀祖师真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氏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佰五十人俱。尔日佛言:大千世界,有一祖师,号日大德头陀,昔在吾国因欲救生,故往中华。既然阿难尊者礼待头陀祖师,可见头陀在当时佛学界崇高的地位。大德与大医两祖师属同时代人,交往甚密。四祖寺佛文载:灵山兮秀水,梅川兮流长,降吾祖师两位,佛教禅宗宏扬。从黄梅大河破额山到五峰山恰好四十里山路,中间歇息于乙尖山东脉高山顶上的一枝庵,接待他们的是高山派主持静鉴祖师。南北朝至今史书对头陀寺均有记载。

五峰山顶四面城壕,石寒易守难攻。进入石寨便见良田108亩。古泉长流不息是战乱时的世外桃园。山巅供有玉皇殿,依次而下有祖师殿,大雄宝殿,左圣姆殿,右麻城殿,中天王殿,号称禅房48间。48间禅房新中国成立后被 撤用于建设广济县二区(余川)区政府。1400年古银杏王被砍于1976年。头陀寺八方各有下院寺庙。东有地藏殿,寨王庙;南有龙王庙,娘娘庙;西有道人洞,观音殿;北有白马寺,吕祖庙。历经战乱与文革浩劫,很多庙寺残破不堪,不过从残留的藏密洞与四周的塔林便可推想当年庙寺之光大,香火之旺盛。五峰塔林保存了盛唐时的磅薄气势,方圆雍和的特点又反映了明清时严谨与细巧,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是国内稀见的佛教建筑精品。五峰山,山高不过一尖山,路险不过横岗山景奇不过清凉山,而头陀的境界却至高无上。在我市大办山水园林旅游城之际,开发佛教禅宗资源既能振兴旅游径济又能保护文化遗产,是利国富民的大好事,愿为头陀所言:佛赖圣主之明,神依贤臣之德;僧为民丰而乐,庙以国宁而安。

历史沿革

浙江省头陀寺座落在瓯海区南白象头陀山麓,傍翼吹台,右眺大罗,峰峦遥挹海国之风,岭村近称云霓之润,林无猛兽,谷有鸣禽,景色幽绝。寺院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温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重点开放寺院,被尊为佛教禅宗永嘉玄觉大师的祖庭,影响深远。在1992年开放以后,其大雄宝殿经过了初步的维修,由于多年风雨侵蚀和白蚁蛀蚀,大雄宝殿漏水现象严重,梁柱和檐椽已更换数次。尤其是2005年的泰莉台风,将大部分的垂脊和瓦当刮落,挑檐断裂,檐椽坍塌,墙体出现裂隙,事后仅以木柱将断裂的挑檐支撑住,现状岌岌可危。2007年9月9日下午5:29分,由于受到帕布和蝴蝶台风的影响,雨水量大,原已腐朽的挑梁发生断裂坍塌,现在整个大雄宝殿已经关闭,停止使用,僧人的宗教生活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寺院准备尽快开始修建。

相关知识文章

  • 圣寿禅寺概况 圣寿禅寺地址 圣寿禅寺门票

    圣寿禅寺位于仙岩镇仙南村积翠峰下,原名仙岩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敕赐“圣寿禅寺”额,故名,一时成为东瓯主要道场。现存建筑为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和乾隆以后所建。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坐北朝南。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方丈楼、千佛殿。山门设在寺院前左侧,上悬朱熹书题“开天气象”匾额,庭院开阔,中凿佛陀池,广袤三亩,围以青石栏杆。寺内还藏有宋、元、明、清及民国碑刻。

  • 头陀寺概况 头陀寺地址 头陀寺门票

    头陀寺,旧称密印寺,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南白象镇头陀山麓。占地约 5. 2 万平方米 。傍山而建,“山锐而顶圆,下瞰诸山,如老僧趺坐说法,”故号。相传唐代高僧玄觉( 665 — 713 )曾栖迟于此。于后汉乾佑( 948 — 950 )年间正式建寺。历经宋元至明重建。清代有谛闲、晓柔诸法师,先后于寺中建树法幢。全寺为五进合院式木构建筑,总建筑面积达 6000 平方米 ,前殿左畔有碑亭一座,为方形歇山顶式,内立清顺治十七年( 1660 )《重修头陀密印禅寺碑记》。

相关主题榜单

地图坐标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用户提供存储空间服务,凡本站注明"由注册用户上传提供“的内容,均属于用户提交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属于用户或相关权利人。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时间删除或更正。

基本介绍

景点景观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