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凡达》到《变形金刚》,从《星球大战》到近期的《侏罗纪世界》,好莱坞的特效一直以来都以完爆国内电影成为很多电影发烧友的膜拜的对象,这也几乎是电影圈里的共识。华语电影迈进大片时代已经有十几年了,但特效技术,尤其是在如何合理运用数字技术的问题上,还在苦苦挣扎、上下求索,着实让我们的大片看起来有点营养不良。尤其是近期被五毛特效刷屏,让编者不得不问一下,这尼玛到底是什么?
反观国外的电影特效,只能说国内电影特效制作水平是小学生作业与大学生论文的差距。这在国外大制作电影国内票房屡屡创新高就能看出端倪,我们不谈漫威系、诺兰派的代表作,更不提《阿凡达》曾经给人们创造了一个怎样的瑰丽世界 ,只说连比较近上映的特效“还可以”的《侏罗纪世界》都能把国内很多电影爆上一回又一回。
电影也就算了,连美剧英剧们的制作都开始完爆国内的电影制作水平了,龙母的追随者们表示连不少好莱坞的电影都比不上《冰与火之歌》里的特效制作水平,国内的电影制作水平只能被PK成渣渣了。
当所有的网友感叹国内无大片的时候,一些小型特色微电影的制作到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作为星际穿越题材的微电影,《穿越木星》终于让国内电影来了一个能看得下去的特效电影时,一翻履历,导演是从好莱坞回来的……
笔者认为,《穿越木星》特效的运用除了在展现气势磅礴的大场景以外,在细节的处理上尤为关键,如整体色调的统一性和协调性,什么样的装备配合什么样的特技效果,细节动作的连贯性和合理性等,特效是用来服务于角色特性的,在整体选择和使用上恰到好处而不是越多越好。
这部微电影的整体视觉感受与特技的配合上就显得十分默契,如木星人超能力与武器特效的搭配,场景的建立与女王神秘感的烘托,抑或女王利用超能力开瓶盖的角度和速率都拿捏到位。据说整部微电影拍摄时间是5天,后期特效制作约45天,整体耗时仅仅50天,这说明用心还是会呈现出质量优良的作品。
不是崇洋媚外,就觉得欧美的好,国内电影在人性思考的电影还是值得关注的,只是特效制作水平,真的是想说爱你不容易。从电影制作水平到美英剧制作水平,甚至连个好莱坞回来的导演都能完爆国内电影的特效制作水平。别人拿出来一百种方法来爆你,国内的电影特效,我拿什么来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