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芬”系列发布的设计稿
“我踏上这时尚旅程已经20年了,有时真的很疲惫。看着路边的风景一幕幕滑过,鲜花一茬茬开放,绿树一年年枯荣。许多人与我相遇又离我远去,又有许多人开始踏上这旅程。我常常疑惑地问自己,我们在走的到底是怎样的一条路……望着远去的阿尔卑斯山脉,望着蔚蓝的地中海那条渐渐淡去的白色海岸线,我轻轻地对自己说:‘走吧,上路。’”
一路走来的谢锋带着他的“吉芬”,从2000年走到2008年,从中国北京走向法国巴黎,从开业的第一家店到走进消费者心里,这一走就是整整8年。
2004年9月,在从意大利的米兰前往西班牙的巴塞罗那的途中,谢锋写下了上面这段颇为感慨的话。当年他写下这段话的时候,或许不曾想到,3年之后,初长成的“吉芬”将脚下的路延伸到了法国,并伸向巴黎时装周的T型台。
当年,“吉芬”在北京赛特购物中心的店面刚开张不久,有不少年轻的设计师蹲在“吉芬”的店里揣摩产品。店员一打听才知道,这些人是被他们的老板派来的。
那些准备开发新产品的老板对自己公司的年轻人说:“想知道品牌怎么设计开发吗?去看看‘吉芬’吧。”
“吉芬”创立之初,就将世界高级成衣品牌作为其未来发展方向,所以在运作方面保持了国际水准。
在中国服装业内,每年“吉芬”的新品开发和设计应该是比较早的。由于谢锋的工作经历和“吉芬”品牌的来历,使得公司拥有了无可比拟的信息优势,加上谢锋可以从日本、法国或意大利直接获取比较新的国际时尚信息和资源,由此做出迅捷反应;为此,“吉芬”总是提前一年开始新产品的运作,这一点与国际时装大牌是同步的。
每年2月,当国内不少服装企业还在完成当年冬季产品的开发时,国际时装界已经进入了下一年春季产品的筹备工作。“吉芬”便是如此。
由于“吉芬”保持了比较为迅捷的时尚反应,所以,2007年2月25日,“吉芬”在巴黎时装周上“路”的演绎,就与国际流行趋势对接得天衣无缝。
当妩媚的女性化风潮渲染了国际时尚界两年之后,上世纪20年代具有旅行风格和男性化色彩的服饰,再次回归。
卓别林风尘仆仆的小肩西装、紧身上衣以及福尔摩斯的手套和披风都成为“吉芬”2007/2008秋冬系列“路”的发布灵感来源。被人们视为“比较具男性化优雅特点”的20年代之所以被吉芬所关注,是由于2007年法国比较顶尖的女装时尚正倾心于“男性化”。
“20年代是带有中性色彩的贵族化时代,我希望推出的女装带有那个时代的英伦风格。”谢锋说,“巴黎之所以伟大,成为现在流行的发源地,是因为她的时尚完全没有参照物,所有的感觉均来自于生活。两年前还在风行的特别女性化的味道已经让巴黎人感到厌倦,厌倦的结果就是大家不约而同地挖掘男性化的美丽。当然,虽然每个设计师的风格会不一样,但我相信男性化倾向一定会成为这次女装发布的创作主流。”
为了体现男性化风格,谢锋大量采用类似风衣、大披风、大包、高筒靴等能够表现出人在旅途中的服饰,“路”的概念则完全融入其中。
“吉芬”与世界时尚比较高舞台之间“旅程、冒险、相遇、分享”的全部概念由“路”完美地诠释出来。
“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为不安分的心,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也许,刘欢的这首歌能够让跋涉在路上的人感到些许释怀,些许安慰;能够让他们有了些许停顿之后,再次上路,任意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