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作者江南愤青,仁和智本资产管理合伙人,江南1535创始人。继《创业是一种特质,不是人人都有》之后,这篇文章将继续探讨创业孵化器和大学生创业。作者认为,很多时候,创业教育,应该是一个不断帮助他们脱颖而出的机会给予,而不是训练他们。
在讲大学生创业之前,我先说一下对孵化器的看法。而我自己感觉,一个孵化器能够成功第一个因素其实是地段。
孵化器成功第一要素是地段
很多人说又不是房地产,怎么还跟地段有关系?但是事实上,从全球范围来看,一个成功的创业孵化器还是跟地段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硅谷地区有数量众多的各种创业咖啡馆,分布以斯坦福大学为中心点,分散开去。其核心还是以斯坦福大学为基础的,为什么呢?因为斯坦福大学为这些孵化器提供了数量众多的创业者。
我们也在很多大型公司周边也看到不少有特色的孵化器,硅谷周边大型公司周边也有很多咖啡馆,这其中也催生了不少优秀的企业。所以一个好的地段,其实并非是说城市中心,而是要看周围产出创业者可能性到底有多大,这个很重要。
在一个更容易产出创业者的地方,搭建孵化器的成功概率会更高。
而你在一堆垃圾扎堆的地方搞孵化器,怎么搞都是死。其实在美国有两派,一派就是硅谷派,一派就是华尔街派。很明显,过去的富豪和精英都是华尔街派,但是比较近几年硅谷派异军突起,创业者云集,华尔街是个讲究稳固体系,阶层明显的区域,创业者很难出人头地。所以,硅谷热闹非凡,而华尔街稳重成熟,前者出创业者、孵化器,后者就是打工精英云集。
所以,一个孵化器,如果脱离区域优势,硬生生地砸出一个孵化器的可能性会很低。
我说过,所谓创业者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折腾基因。我们在成功或者失败的创业者身上都会看到这种不安分的基因,其实都不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他们更多都是被筛选和淘汰出来的,很多人在做所谓的创业者训练营,其实我从来不看好,创业者走出创业这一步是无法通过后天培养,那一定是来自内心一种躁动不安,如果不去做,就会感到很不开心的事情,这种事情注定是无法后天培养的,当然创业者走到一定境地之后,需要升级,完成从企业家转型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可以后天培训,然后他们自身努力完成升级的,这个阶段的必要学习是有价值的。
但是在前期的创业者培育上,我个人从来不认为有价值,我们也没有看到那个牛逼的企业家一开始是被培训出来的。
很多时候,创业教育,应该是一个不断帮助他们脱颖而出的机会给予,而不是训练他们。
大学生创业是典型的不靠谱
孵化器能够位于更多创业者聚集的地方,那么就会产生出现更多创业机会的可能。从这个角度看,位于学校周围和大型企业周围,是很重要的一个条件。
只是从某个角度看,在美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会更高。而中国大学生创业几乎没有成功的,我们从来不参加任何关于大学生创业选拔的活动,都是一堆没有经验、没有阅历、没有技能、没有格局的人,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
这些并非是学生自己的问题,我们得承认,中国大学教育在某个意义上讲是失败的。当然我个人没觉得这种失败有啥不好,中国的社会毕业之后,面临的压力很大,人生难得有个几年空闲时光,让你可以吃吃喝喝,玩玩乐乐,谈谈恋爱,睡睡觉,干什么要去创业呢?
毕业以后,有的是机会去做的事情,干什么要在大学里去做呢?美国是个相对稳定的社会,毕业之后的大学生压力并没有那么大,所以从他们角度来看,在大学里多折腾点事情,本身也是各自的一种人生选择,而且美国大学生的实践水平远高于国内,他们在大学就基本算上一个成熟的创业者了,而在中国至少需要毕业三年,才能算个相对合格的创业者。
这三年里,他们会吃尽苦头,尝尽冷暖,受尽委屈,然后才能知道自己并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别把自己看的太重,才能会尝试落地。许多大学里的孩子,都太把自己当一回事了,大学生创业,其实就可以直接归纳为不靠谱,即使有,数量也很少。
1、美国和中国创业环境的是不同的
这里又分可以分两个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美国还是一个技术导向的国家,在中国大谈商业模式的时候,美国的创新方向还是集中在技术创新领域。我们看美国的比尔盖茨,那是出了个牛逼的东西叫Windows,所以人家辍学能牛逼.谷歌的两个牛逼人物出了个牛逼的技术叫搜索技术,人家在技术领域也是全美顶尖人物,所以人家能辍学创业,因为做了别人做不了的事情。扎克伯格到是有点类似商业应用导向,做了个被大家广泛使用的东西,而非技术导向,但是我们看到美国更多还是技术支撑为主。
但是中国人口众多,人口红利还没充分释放的阶段,根本轮不到技术上场,在中国卖个机票都能卖出两家上市公司的情况下,技术压根还不需要的时候,我们其实还没到那个阶段。所以,过去几年乃至到未来两三年内,我看中国还是会以商业模式创新应用为主导性力量。这个时候,其实是比对客户需求的把握为核心竞争力的。
而一个大学生,要啥没啥,在对社会认知不深刻、对人性理解不充分的情况下,鬼才会相信你能做出商业应用的创新模式,都是处于假想的自我意淫,想象出自己的产品,解决了多少社会问题,解决了多少人的需求,都压根是扯淡呢?
我这几年很少见大学生,因为见识不够,总觉得自己能战天斗地,一上来开口就五千万美金估值,做了多少牛逼的东西。我问他,你知道跟你一样商业模式的公司么?你做过市场真正的需求调研么?你真的认为别人都是你想的那样么?
我认为,你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先去看看有没有同类的模式再去说,别人做得如何,遇到什么问题,这些都是创业者基本要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事实上能把这块做得扎实的人都很少,这些反应了创业者其实缺乏基本的创业素养。很多人说来请教我问题。我基本都认为是扯淡,我们能帮上什么忙呢?你们才是创业者,理论上在这个行业里,你要做的事情,要比我明白,比我懂才是,如果你们都没有我懂,那干什么你创业啊,我去得了。我们只能从我们看到的一些大的趋势性问题和行业性宏观层面给些帮助而已,具体的东西,我们怎么懂呢?以上都反映出了创业者很浮躁,不愿意踏实做事情的性格。
2、BP重要吗?
当然,干脆还有很多人连基本的商业计划书都没有。问他们做了么?他们说这个很简单,随时可以做。我觉得吧,其实并不是如此的,一个商业计划书,本身真不代表啥,也没想象中那么重要,因为很多模式本身都会变化,现在写了,以后可能都完全不一样。
但是BP至少可以看出一个创业者基本的格局观,也可以看出一个创业者看问题的方式方法,他是我们判断创业者是否靠谱非常重要的依据。
很多人写商业计划书洋洋洒洒,几万字,写得很细,深怕一些东西,说不明白,也深怕给我们感觉不好。其实我们压根不会在乎很多细节问题,我们更在乎的是一个人阐述的创业逻辑,具体的细节(包括预算),其实从来都不靠谱。谁能知道实际过程中,多少数字才合理,这些都是细节,没必要深究。但是。你要做的事情,解决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怎样比别人更有优势,这些远比你去列清单,更有实际意义。
我们常说讨论问题是开放式的。你会发现前面讲的,后面就忘记了,他是不系统的,缺乏逻辑的。想到那里讲那里的,这种讨论面谈,固然可以讨论得更透彻,但是随意性更强,很难适合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决策,所以商业计划书还是很重要的,不要轻易忽略。
我们也碰到很多创业者直接跟我们说,你喜欢什么样的商业计划书,你觉得该怎么做,有没有模板,我们直接可以改的。面的这样的情况,我们都会很无语。事实上,创业不是我要创,是你们自己想做一件事情。
合格的创业者,是深刻地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而不是投资人想要什么。你做你自己想做的,然后找到认可你的人来投资你,坚定地支持你。
你不是来找一帮大妈(投资人)天天催着你,惯着你,不断地干涉你,每天骂你说,你给我的计划是这样的,结果你却做成这样的。一定要知道,人是不可能改变自己的颜色,你想做什么,认可什么,是不会改变的。如果会轻易因为别人而改变比较初的想法,那么这样的创业者,我们投资你干什么呢?
只有坚定的坚持自己的初心,比较初想做的事情,碰到问题,可以绕着往前,而不是直接转向(调头),一个经常容易转向的人根本不值得投资。纯粹跟我们说你想要什么样的模式就可以写成这样,那不是我们想要的投资对象。
所以我们从来都说,商业计划书,不是给我们投资人看的,是给你们自己的。BP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自己要做的事情,帮助你更好地想明白一些事情。
因为,很多事情,大逻辑是靠谱的,但是真落到纸面上,很快会发现是不靠谱的,这些是思考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