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创新,小米的创新得到了购买者的认可,苹果的创新却遭到了冷落。粉丝们的疯狂让小米团队吃惊,在广州、武汉等地,小米之家本来是上午9点上班,可很多粉丝在8点就会到门口排队。假如乔布斯在世,眼前一幕一定令他不爽:几天前,“New iPad”发布时,过往粉丝彻夜排队的场面已不再。
小米手机掀狂潮
直到现在,很多人仍然搞不懂为什么小米能掀起这么大的热潮。“不就是一部手机吗?”有时候回过头来,雷军自己也会问自己这是为什么。
粉丝们的疯狂让小米团队吃惊,在广州、武汉等地,小米之家本来是上午9点上班,可很多粉丝在8点就会到门口排队。每一家小米之家成立时都会有人送花、送礼、合影,办满一个月的时候还有人来庆祝“满月”。还有人专门为小米手机作词作曲写歌。
虽然雷军在做小米手机时就想要像苹果公司那样,用产品唤起用户的热情,但惊喜还是来得太快。他想了很久,得出的结论是:
在我们这个社会,年轻的人们需要一种热爱。
“这就是一种发烧文化。你注意,我们以前的发烧都是顶端人士去享有的,比如单反相机或者HiFi音响,还有更贵的是车,老百姓都玩不起。”雷军说,“连iPhone对很多人来说也太贵了,而小米手机提供了一种热情的附着物——这是我们真正提供的东西。”
“性价比”一直是很多中国公司制胜的不二法门,而在手机行业的中高端市场中却从未出现过。虽然很多人从各种角度对小米手机定价有异议,但雷军依然坚信这是对的,因为只有足够高的性价比,在他看来才能具有超乎寻常的引爆能量。
当然,小米也有很多层面做得足够好。比如在微博和论坛上的传播,小米公司联合创始人黎万强曾经总结过一些经验,“信息相对集中且以图片、视频为主,让用户一下子就能看明白,很快产生兴趣”。大量小米周边内容的产生,也让基于论坛和微博的自发讨论和传播成为特点。又比如小米大量员工出现在论坛和微博中,在第一线和用户进行无缝沟通,减少信息不对称,同时成为了良好服务的一部分。
而小米牢牢抓住的关键点在于,通过性价比引爆的能量,让品牌充分吸收,培养忠实的粉丝群,并辅以层层热点事件,不断创造新的周边内容,固化并扩张粉丝群体。
这一模式之所以能成功,正是在于每个人都寻找着“热情的附着物”。
“小米的粉丝文化其实主要就是做到了两个重点:超出用户预期的产品以及良好的服务,未来则会在包括呼叫中心和物流在内的线下服务体系上进一步强化。”一位小米公司内部人士总结道。他认为内容、沟通都是服务的一部分。
苹果大势已去
几天前,苹果iPad第三代“New iPad”揭去神秘面纱,市场似乎没多少膜拜情绪。
首发当日上午,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李世鹏去了Palo Alto的苹果店,他看到在外维持秩序的苹果店员工数量,比排队的消费者要多。他在微博里说,店里货源充足,不限购买数量,并夸了一下高分辨率的屏;加拿大中国留学生李玮说,首发日下午,他路过一家冷清的苹果店,起初以为新品已卖光,进店一问货源充足。
要知道,李世鹏去的Palo Alto还是“硅谷的中心”,其他店可想而知。与前两代iPad发售场景相比,反差巨大。
大洋彼岸也冷清。New iPad水货涌入深圳华强北第二天,价格便跳了水:16G WiFi版零售价,已从首日4500元降至约3800元。
苹果官方数据似乎很乐观。它说新iPad预订数已超过300万台。但公众质疑开始增多:冷场背后,苹果创新是否遇到瓶颈?
“一代不如一代。”中关村店主张浩拿到新iPad后说。
半个月前,他告诉记者,New iPad预订价在中关村曾炒到8000~10000元之间,如今已降到3800元。他说,反倒是iPad2买的人多了起来。
来源 品牌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