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周大生品牌的千足金项链成色不足后,周大生珠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周大生”)坚称上柜销售产品100%经权威检测机构检验合格;尔后央视送检的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与周大生送检的国家首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报告“打架”。而受“周大生事件”影响,其他黄金饰品品牌在商场专柜和金店已悄然将标为“千足金”的首饰换标为“足金”。下面就跟着品牌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周大生事件的后续发展吧!
周大生:正下架自查;检测有别,不是我们的错。
多数的广东消费者与记者一样,对“周大生”这家企业并不十分熟悉。在广东金银首饰商会年会上,记者问询了多位业内人士,一致介绍说该公司是“后起之秀”,其主要业务不在竞争者挤挤的广东省,而在北方城市,但其总部、加工营销基地均在本地。
记者致电了该企业总部,对于该次成色不足事件,该公司市场部门的态度十分谨慎表示:已经下架自检所有的类似产品,“积极纠错”;部分产品已经各地政府检测站检测为合格。
但记者辗转找到了周大生广东区的两位销售经理时,他们认为:公司并非有意造假,检测仪器有别,自己检测时没有问题,外地工商部门的检测仪器不一样,就查出了成色不足的问题。“不是我们的错,柜台只拿货、抽检,有成色不足问题,是加工商的错。”
协会说法:工艺问题大过信誉问题
记者采访了广东省金银首饰商会会长梁展雄。梁会长认为:类似周大生的问题,主要是工艺水准有限,而不在于有意欺瞒消费者。在物理性能方面,黄金的延展性强而硬度不够;对于绝大多数的珠宝加工企业来说,目前还无法解决复杂工艺的韧性问题;金首饰的“搭扣”、“拐角”部分,一定要加入一定量的合金才能坚韧持久,否则很容易脱落丢失。
而从产业结构来看,珠宝行业里,零售企业、加工企业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即使是香港系的知名零售品牌,也很难控制到上游加工企业,绝大多数的零售品牌都会去珠三角的加工企业那里拿货、选货,只做抽样调查,无法有效监控成色。成色方面偶然出现问题,政府与民众更多应该关注加工企业的生产过程,而不需纠结于零售柜台的信誉问题。
“千足金”变“足金”
在商场专柜和金店,金饰品牌都已经或即将更换“千足金”饰品的标签。
“大概一个多星期前接到公司通知说让换标签,把‘千足金’换成‘足金’。”深圳太阳百货某金饰专柜营业员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其实这些以前标为“千足金”、现在改为“足金”的首饰的主体成分还是千足金,但经过加工的首饰基本都有手工焊点,含焊点部分绝对达不到99.9%的要求,如果整体检测的话,基本都非“千足金”,“足金”的说法可能更准确。“如果买金条,那肯定能保证是千足金。”
来源 品牌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