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农产品卖难显现、价格下行,农民工就业困难、返乡增加,经济增长放缓、矛盾增多,对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带来严峻挑战。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实现农民持续增收,是巩固发展农村好形势的关键所在,是做好当前“三农”工作的当务之急,也是亿万农民群众的殷切期盼。
农业科技产业化经营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促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农业农村经济运行的一大亮点。截至2008年底,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达到20.15万个,带动农户9808万户,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户均增收1797元。2008年我国农业科技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原料采购值达到1.56万亿元,为保障农民的农业生产性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理清农业科技产业的发展思路,建设符合现代企业标准的创新型企业,不仅是农业科技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农业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农业科技产业化自兴起至今仅有20年左右的发展历程,尚在探索阶段。遇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是其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农业科技产业化模式的探索之路。
湖北怡莲阳光丝绸纺织有限公司每年生产300万条蚕丝被,平均生产每条蚕丝被需要0.75公斤丝,1公斤丝需要13公斤鲜蚕茧,按怡莲阳光的收购价每公斤鲜蚕茧20元钱,怡莲阳光每年需要向蚕农收购的蚕茧是225万公斤蚕茧,给英山县当地农民带来的经济收益是4500万元。
一个蚕农家有5亩桑园,按照湖北怡莲阳光蚕桑专业合作社的优惠政策来推算,一亩桑地收成加支付给农民的租金一共是4000元,一年收入近2万元;加上在桑园里套种食用菌,一个农户一年另可增加收入近2万块钱;加上桑枝养畜,英山县蚕农一年收入将近5万块,这是湖北怡莲阳光丝绸纺织有限公司通过建设中国比较大蚕丝被生产基地带动农民增收的一个具体体现,这也是湖北怡莲阳光丝绸纺织有限公司实施茧丝绸产业化推动农民增收的一个新模式。
彭善超简介
1970年3月生于湖北省英山县,是中国着名企业北京怡莲企业集团的创始人,现任北京怡莲企业集团董事长,全国工商联礼品商会副会长,湖北省茧丝绸协会副会长,长江商学院EMBA。
湖北怡莲阳光已在探索的路上,并收获硕果。她的收“货”点始于英山县。
英山,地处大别山南麓,湖北省东北部,与安徽省毗邻。英山县有一首歌谣:“大别山中两条龙,青山绿水沫春风,青龙能使民致富,白龙能治万家穷。”这里说的“白龙”指的是蚕桑产业。英山自古是楚头吴尾,桑蚕种养历史悠久,在战国时期,楚国与吴国经常为桑而战。新中国成立后,英山县的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桑蚕产业,形成了乡镇都有茧站、县城建有丝绵被制品厂、丝绸制品厂、针织内衣厂、真丝制品厂等相关产业链一条龙的红火局面。
20世纪90年代中期桑蚕产业出现大滑坡,国营企业相继破产,零散的一些民营企业由于蚕茧基地分散,生产集约化不够,蚕农组织化程度低,规模小效益差;没有建成一体化机制,蚕农始终游走在贫困的边缘,农民种桑养蚕没有出路,看不到希望。
“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
茧丝绸作为英山县外向型传统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稳定发展、做大做强,是摆在英山县域经济发展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湖北怡莲阳光丝绸纺织有限公司正在攻克并已经取得显着成绩的一个重要课题。
2006年,英山成为全国首批进入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建设的县市之一。2007年,借助这项政策支持以及打造“白龙经济”的战略部署,作为大别山走出的企业家,北京怡莲企业集团董事长彭善超毅然决定回乡投资兴业。在湖北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同年,北京怡莲企业集团在湖北英山成立湖北怡莲阳光丝绸纺织有限公司,斥资1.5亿元建设“怡莲丝绸纺织工业园”,全力打造中国比较大规模的蚕丝被生产基地,成为英山县委、县政府通过招商引资进行战略开发的黄冈市重点投资项目。2008年11月,怡莲丝绸纺织工业园一期工程竣工投产,蚕丝被生产线厂房面积达1.7万平方米,添置先进的流水线生产设备510台套,拥有配套高产桑园基地1.8万亩,蚕丝被年产能达到300万条。
中国科技财富:据了解,英山县是您的老家,那么投资英山的桑蚕业是源于个人情感还是市场前景?
彭善超:我本身就是一个英山人,回来投资当然有个人的情感在里面。小时候,有个偶像,一个带动全英山县养蚕种桑的老总,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带着英山人大兴桑蚕业,大伙的积极性很高,英山快速成为湖北省茧丝绸重点生产基地,他的功劳不可磨灭。不幸的是他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他那种忘我工作的事业精神给我很大的震撼。
作为企业,作为企业家,为企业谋利益是宗旨。英山的蚕丝自古有名,只是期间由于供给的管理渠道不善、产业链建设不健康,导致英山茧丝绸产业难以壮大,好比守着一堆金矿,不知道如何开采。怡莲阳光看到了这座金矿,也看到了英山的贫穷,如何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如何带动蚕农增收,促进农业科技产业化,怡莲阳光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并很快付诸行动。2006年,英山成为全国首批进入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政策支持的县市,我们更加明确了目标,回乡投资,但不是授予蚕农以“鱼”,而是授之以能循环带来收益的“渔”,这个“渔”的管理方式就是我们成立的合作社——怡莲阳光蚕桑专业合作社。
2009年5月30号,怡莲阳光蚕桑专业合作社成立,同时召开了第一届理事会议。理事会的成立彻底改变了以往“公司+农户”模式下企业一方独大的局面,真正实现农民合作社决策议事的民主化和规范化,建立蚕农代表参与合作社决策的机制。
为激发蚕农积极性,建立利益紧密相连的合作关系,怡莲阳光蚕桑合作社推出了六大惠农政策:一是以支付每亩300元年租金的方式租赁蚕农的桑园,二是无偿地向蚕农提供蚕种、蚕药,三是无论市场情形好坏,都以保护价收购蚕农交售的蚕茧,并且保证不低于每公斤14元;市场红火时,收购价格随行就市,四是对蚕农种养大户和养蚕能手给予现金奖励,五是给蚕农提供风险保障,对于因蚕种质量原因造成的大面积绝收现象给予补贴,六是长年免费提供种桑养蚕系列技术和技术培训服务。在这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驱动下,产生的聚合效应而给蚕农带来的经济利益是可以想象的。
中国科技财富:怡莲阳光蚕桑专业合作社成立的意义是什么?无偿性向蚕农提供蚕种、蚕药,土地租赁,以保护价收购等优惠政策,对怡莲阳光企业本身的影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