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网 品牌网 品牌资讯
品牌跟踪 人民币升值重压出口企业 机电纺织业受影响比较大
admin
2013-07-18 17:21:41 861 阅读
导读:国外销售商今年拼命下订单,就是为了先锁定价格,等人民币升值后,把风险全部转嫁到中国出口企业身上。5%的升值幅度是目前国内就业比重比较大的低端出口

  国外销售商今年拼命下订单,就是为了先锁定价格,等人民币升值后,把风险全部转嫁到中国出口企业身上。5%的升值幅度是目前国内就业比重比较大的低端出口企业承受极限。

  近日,《瞭望》新闻周刊从江苏省社科院和商务厅获得的一份出口企业定量分析联合报告显示,在人民币实际汇率及对美元汇率不断走高的背景下,人民币升值对机电、纺织服装企业整体负面影响较大。2005年7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实际升值已达17%,对企业已产生叠加效应,出口企业承受力正逐步减弱。

  本刊记者采访长三角多家出口企业发现,企业界对人民币升值反应不一:有的认为可以接受小幅升值,但是难以承受快速大幅升值;有的认为经过金融危机对低端产能的淘汰,企业议价能力提升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增强了……但有一个基本共识,即升值带来的挑战压力日益加大,需要政府和企业合力化解。

  机电、纺织服装“受伤”比较深

  江苏省社科院财贸研究所所长吴先满介绍,江苏省出口规模多年来位居全国第二,其中,机电产业、纺织服装产业分列全国出口的第二和第三位,机电、纺织服装等出口行业受汇率变动的影响比较为明显。

  汇改以来,江苏机电产业、纺织服装产业出口增速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其中,机电产业的出口增速由2005年的43.1%下降到2008年上半年的12.2%;同期纺织服装产业出口增长则从24.8%下降到11%。根据对江苏省100家纺织服装、机电产业企业(纺织服装50家,机电50家)调研结果显示,人民币升值对这些企业的影响明显。

  首先,应对汇率风险能力逐年减弱。2005年~2008年,这100家企业每美元出口成本与当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之间的差额逐年下降,显示出随着人民币升值叠加效应的显现,企业应对汇率风险的能力不断减弱。而纺织服装产业和机电产业出口产品销售利润率的逐年下降,反映出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的承受力正不断下降。

  其次,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与机电、纺织服装产品出口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统计显示,实际汇率每升值1个百分点,江苏的机电出口约下降0.63个百分点,纺织服装出口约下降1.47个百分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江苏的机电出口将下降0.02个百分点,纺织服装出口将会下降0.04个百分点。

  受访企业普遍表示,如果美元对人民币名义汇率较长时间保持在1:6.5的水平,江苏的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将受到重大冲击:首先江苏纺织服装出口的增速可能下降到零;其次,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利润大幅度下降,许多企业将倒闭,进而影响到就业和社会稳定。因此,如果没有相关的扶持政策,未来人民币过快的升值步伐将对纺织服装产业的出口带来较大的下行风险。

  升值容忍度普遍在5%以下

  调查显示,这100家企业在回答“目前人民币有升值的加速趋势,本企业所能忍受的人民币升值幅度”时,61%的企业选择2%~4%,23%的企业选择2%以下,10%的企业选择4%~5%,7%的企业选择了5%~6%和6%以上。可见,江苏大部分机电、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所能容忍的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小,九成出口企业对人民币升值的容忍度在5%以下。

  从行业横向对比来看,机电企业比纺织服装企业适应汇率风险的能力强。在纺织服装企业中,认为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变化是企业出口面临的主要风险的分别占67.3%和22.95%;在机电企业中,上述两项风险分别占42.8%和37.6%。这表明机电产业出口抵御汇率风险的能力要强于纺织服装产业。

  直接参与此项调查的苏州大学金融学博士蔡笑说,出口企业对人民币升值的容忍度普遍比较低,“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的出口行业普遍的利润率水平比较低,能够承受的升值空间自然也低。”

  江苏银监局分析师蔡友才向本刊记者介绍,根据银监部门的调查,人民币升值对国内消费品产业的影响并不大,对传统的纺织服装、鞋帽玩具、机电等纯出口产业影响比较大,对于依靠原料进口的加工贸易型企业影响较小。从企业规模来看,升值对大企业的影响小,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大。蔡友才说,“事实上,2005年以来,已经有一批中小企业在汇率、成本以及金融危机的共同作用下倒闭,还有一批中小企业经营很困难。”

  企业多方应对

  调查显示,汇改以来,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意识逐渐增强,企业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应对人民币升值。

  从外汇避险工具运用来看,远期结售汇和贸易融资成为主要的外汇避险工具,分别有52%和23%的样本企业采用这两种工具规避和防范汇率风险;从结算方式来看,分别有31%和10%的样本企业采用尽快结汇、提前收汇或预收货款应对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

  从生产经营手段来看,企业主要通过提高产品档次和技术含量、提高产品定价能力来转移汇率风险,有82%的样本企业通过提高产品档次和技术含量来应对人民币升值风险,有57%的样本企业通过谈判提高出口价格应对汇率风险,有33%的企业通过提高品牌影响力来增强出口产品抗汇率风险的能力。

  一些企业通过开发差异化产品形成自己独特的出口竞争优势。如江苏恒力集团主要围绕亮光丝这一方向开发了许多新产品,如其开发的“亮丝隆”超亮光涤纶长丝,被中国纺织协会认定为国内领先产品,深受出口市场欢迎;盛虹集团则瞄准“超细纤维”这一方向,全力开发“超细纤维”产品。目前,该公司超细纤维的产能居世界前列。

  这些企业通过加大新品开发力度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形成了自己出口产品的特色,企业的议价能力较强,可以向国外客户转移成本上升压力,从而提高了出口企业的承受力。

  “小升淘汰落后,大升打击整个产业”

  “2006年~2007年人民币大幅升值让人记忆犹新,企业都觉得太猛了。”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长江电子科技公司总经理于燮康对本刊记者介绍说,南通富士通微电子公司是我国境内第二大集成电路封装企业,2006年出口2.4亿美元,因人民币升值导致收入减少720万人民币,利润下降1500万元。2006年我国集成电路出口额202.8亿美元,汇兑损失至少为30亿元人民币。

  半导体行业是一个国际化高度分工的行业,产业链中包括设计、封装、测试和晶片制造等环节。设计在国外,封装也主要在国外。我国的半导体市场占全球的1/3,但是半导体的生产能力还太小。而且是出口加工型为主,国内生产加工的零部件出口到国外,国外完成了比较终产品后再销售到国内。半导体行业都是以美元结算,受汇率变动影响大。

  经过近两年加大科技投入,我国半导体行业进步是明显的。比如封装环节与国际的差距就从2代缩小到了1.5代。但不可否认,增强技术研发也加大了企业投入,同时人力成本近年来持续上升。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基准汇率升到6.5:1,则整个行业将难以承受。

  受访的江苏东渡集团董事长徐卫民也介绍说,2009年下半年以来,纺织服装行业的利润虽然逐步好转,但是这更多得益于国家的4万亿元刺激计划、政府出口补贴和内需的增长,“这也掩盖了纺织服装行业的真实情况。事实上,纺织服装行业内,好企业的比例是10%左右,微利企业占50%左右。纺织行业整体利润率在3%~4%之间。人民币升值如果超过5%,2/3的纺织服装企业都受不了。”

  “国外的销售商今年以来拼命下订单,就是为了先锁定价格,等人民币升值后,把风险全部转嫁到出口企业身上。销售商都看准了人民币要升值。”徐卫民说,人民币缓慢小幅升值能促进纺织服装行业加速转型升级,“但是升值超过5%将使得大多数纺织企业超出盈亏平衡线。”

  企业争议升值压力

  与对人民币升值持谨慎态度的企业不同,无锡一棉厂厂长李光明并不认为人民币升值会带来很大压力。他告诉《瞭望》新闻周刊,经过金融危机的锤炼,国内的纺织、服装企业近两年进步比较快,基本上在国际市场站稳了脚跟,“目前国家对服装行业出口退税5%,我们都感到压力比两年前轻多了。金融危机之前,纺织服装行业的成品、半成品和原料都出口,现在则主要出口成品。低端产能被淘汰了,该死的死了,抗风险能力增强了。”

  他给本刊记者算了一笔账,对企业来说,人民币汇率每上升1%,企业的利润自然就下降1%,“目前,国内衬衣的出口价与国际市场的销售价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比如我们企业的衬衣出口价格是每件平均50元人民币,而国外销售价格是300~400元人民币。”

  “如果人民币升值,我们的衬衣出口价可以适当提高,国外的销售商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他以无锡的纺织服装企业为例介绍说,各企业今年的外贸订单都到了6~7月份,这与金融危机中“短平快”的订单是不一样的,“这也说明了国际市场对中国服装的看重。”

  中国制造网总裁沈锦华则直言道,“由于平时与出口企业联系比较多,我始终认为我国出口产品的档次有待提高。我支持人民币以小幅快跑的方式升值,这对淘汰落后产能有好处。”

  应对五大建议

  多位受访企业界人士认为,经过前几年的资源、原材料、人力成本的上升,我国的传统产业多数成为低利润率或者是微利的行业,没有相应的空间来消化人民币持续升值以及各项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也没有足够的技术空间、品牌优势来应对竞争。

  蔡友才认为,我国纺织、服装、鞋帽玩具和机电等传统行业,直接或间接吸纳了数千万劳动力,虽然行业整体水平不高,但起着“社会稳定器”作用。如果人民币短期内大幅升值,可能使得一批传统行业的出口企业难以赢利,员工失业,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但是从较长期来看,人民币继续升值的趋势仍不可避免,出口企业仍将面临汇率升值的负面影响。业内人士与企业界就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其一,人民币汇率改革应在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下,进行稳健、逐步的调整,以给予相关出口企业稳定的汇率调整预期及过渡时间,避免汇率波动带来剧烈影响。

  其二,决策部门宜针对不同产业抵御汇率风险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给予支持,以差别化的政策提升相关产业应对人民币升值的承受力。

  其三,加强政府与金融、海关、中介机构的协作,建立规避汇率风险预警机制,帮助企业把握人民币对不同外币汇率变动的方向和速度,在合同期限、结算币种、汇率风险的转移和规避等方面及时提供相关信息和专业的指导。

  其四,对招商引资制订本土化率指标。借鉴香港经验,内地在招商引资中对跨国公司制订本土化率指标。以半导体行业为例,中国的半导体市场占全球的1/3,但核心技术在国外。国内的加工型企业生产出各种零部件,出口到国外,完成组装后转到国内销售。这样受汇率变动影响比较大。

  如果规定跨国公司从中国的生产车间进口比例逐年减少,比如第一年是100%,第二年要减少到70%,第三年减少到30%等。这样,将迫使跨国公司把设计公司以及整个产业链迁至中国。如果整个产业链都在中国,市场也在中国,那么汇率的变动对于半导体行业的影响就会大大减小。

  其五,用外汇储备支持企业“走出去”。企业“走出去”是规避汇率风险的良策。我国有巨额外汇储备,可以制定适当可行的办法,给予“走出去”的企业外汇补贴,加速“走出去”的步伐。

显示全部内容...

优秀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