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网 品牌网 品牌资讯
品牌跟踪 泉企抓住缓冲期致力产品升级
admin
2013-07-22 17:58:15 1040 阅读
导读:从8月1日起,我国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对当前整体环境不景气的外贸型纺织服装产业来说,退税上调显示出的政策“放松微调”

  从8月1日起,我国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对当前整体环境不景气的外贸型纺织服装产业来说,退税上调显示出的政策“放松微调”,有助于缓解企业压力,让不少企业“喘了一口气”。但泉州业界同时认为,从长期趋势来看,回调只是带来一个“缓冲期”,企业应该抓紧时机调整战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管理水平,这才是应对行业困境的比较终出路。

  上调带来三大利好

  “这是对企业的一种鼓励。”90%%以上服装出口的晋江仁和织造有限公司生产经理雷军告诉记者,尽管只是上调2个百分点,但对企业来说已是一种心理安慰。在雷军看来,退税率上调这一动作显示出的“松绑”信号,将比单纯的“两个点”更能鼓舞出口企业。

  “已经很不错了,我们的压力将会减轻一些。”一些企业负责人如此表示。

  格林集团技术副厂长沈卫平表示,可以预计,此次税率的上调在目前纺织服装出口利润已经被压缩的情况下,对企业而言是利好消息。

  “这绝对是一个利好消息。纺织出口退税率还是上调比较合理。对目前还算不上很强大的纺织服装行业来说,国家政策的支持是必要的,特别是当前国家依然实行鼓励出口的措施。上调出口退税率后,纺织服装企业的出口热情想必会更高。”晋江一家出口织造企业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据了解,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提高出口退税率的纺织服装商品中,主要包括化纤长丝、化纤短纤、棉纱、棉机织物等纺织品,以及“针织物与钩编织物”、“针织物与钩编织服装等”和“非针织物或非钩编的服装等”,这些商品涵盖了我市许多种类的纺织服装产品。

  业内有关人士认为,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上调至少带来三大利好影响:一是增加企业利润,出口退税率回调2个百分点,则企业出口总额2%%的金额直接形成企业利润;二是新政策使处在倒闭边缘的出口纺织企业出现转机,避免大批工人失业,保障了奥运期间的社会稳定;三是新政策给予纺织企业技术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一定的缓冲时间。

  利润增加依然有限

  尽管出口退税上调两个百分点是一个利好消息,但其给企业带来的利润依然有限。由于服装行业同质化和产能过剩严重,企业主要靠低价取胜,这只会引来企业的新一轮价格战。泉州业内有关人士指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出口退税的回调很可能给一些小企业更多喘息和生存的空间,反而延缓了市场上优胜劣汰、行业整合的进程。

  一家纺织服装贸易公司的总经理林仙进认为,在当前行业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2个点的退税上调作用其实微乎其微,外国客商对中国的政策变化都很熟悉,退税率提升之后,很可能会使得买方进一步压价,导致企业好不容易盼来的利润再次被耗尽,到比较后真正获利的又变成外国客户。

  凤竹纺织集团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也表示,该公司出口产品不多,退税率上调对其影响并不大。不仅如此,由于政策调控,一些客户很可能反而会要求其产品降价。

  另一家知名出口型纺织企业负责人认为,整个行业利润的下滑,跟一些企业间恶性竞争有关。对企业来说,比较主要的还是要提高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前者能提高自己的议价实力,后者则可以节省成本。

  产品升级才是正道

  当然,面对此次退税回调,泉州的企业也纷纷意识到,只有抓紧时间升级或转型,才是长久之计。晋江市商务局副局长庄跃进表示,从长期趋势来看,纺织服装出口退税率是趋向下调的:“回调只会带来一个‘缓冲期’。企业应该抓紧时机调整战略,致力于产品升级。”尽管目前人民币升值步伐也在趋缓,但是企业必须意识到,目前的“缓和”只是暂时的。

  “两个点的上调,其实作用并不大,关键还在于我们自身要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仁和织造公司的雷经理说,比较近公司老总经常在一起,研究如何在自身内部进行改善提高,以提高新品研发能力,规范各生产系统的管理,真正把产品品质提上来,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输血或许能够在危险的时候挽救一个人的生命,但是他要健康地活下去,关键还是要靠自身造血功能。出口退税的上调毕竟只能解决一时之需,没有办法为一个企业的发展提供长期支持。”另一家针织服装公司的李副总也深有同感。他说,现在出口退税是上调了,但或许过一阶段国家又出台另一个政策,把出口退税率调低,毕竟出口退税税率下调才是趋势。对企业而言,当前比较主要的还是抓住这样一个时机,在产品、市场开拓上多做文章,这才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根基所在。

  庄跃进副局长表示,目前政府也在想办法,比如积极引导企业走“联合”道路共同发展。目前,不少出口产品还缺乏品牌力量,企业可以联合起来,形成抱团的力量,不搞恶性竞争,把议价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共同为“走出去”而努力。□本报记者郭剑平

  要在国际市场上掌握话语权,产品质量和企业实力是关键。

显示全部内容...

优秀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