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了解到,2009年深圳市服装行业实现产值1000多亿元,出口近百亿美元。数字表明,具有强有力竞争实力的女装品牌在深圳已经不是可数的几个,而是形成了一批潜力巨大的群体,不断释放出集聚效应的巨大能量。
据行业协会负责人介绍,2010年,深圳服装行业将继续巩固“时尚深圳”这一整体品牌形象。除了加速“时尚硅谷”———深圳时尚创意设计产业园的建设,以及继续组团参加国内国际各大品牌服装展示活动之外,比较浓墨重彩的创新一笔是成立“时尚汇”,与全国大中城市和地区展开合作,开设以品牌服装服饰为主的时尚产业互动发展基地,构建服装产业的“时尚品牌联盟”。
在通过打造“区域品牌”而产生了巨大整体效应后,深圳女装将再次联手集结,整体连锁经营新型商业模式的尝试,仍然沿袭“联合作战”的传统,这一模式可促成深圳女装在商业领域打造联合舰队,进一步将深圳服装和相关产业推向国内外。
自金融危机对深圳女装业,尤其是外贸企业的消极影响显现之时,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秘书长沈永芳便开始考虑出口企业的转型问题。
这是一个不得不去思考的问题,但也不能急于求成。“出口企业做内销起步时必然不太习惯,需要一个过程。”沈永芳说。
对市场不熟悉是比较大的问题。破解这个问题,依赖一种新型商业模式的提出。
“进入商业渠道这个问题,对成熟品牌而言意义不大,但对于那些新生品牌和转型品牌,意义非凡。”沈永芳将新品牌比喻为“刚学会走路的婴儿”。她说,新品牌对打进市场信心不足“怕摔跤”。
因此,如果能有一种可以做“拐杖”的商业模式,帮他们在渠道建立初期顺利地迈出“市场导入”的第一步,那是再好不过。
沈永芳也坦言,进入市场非常不容易,尤其是中国的百货业,大的高档业态一般品牌很难进入,对企业的实力、各方人才、能力要求都非常高。所以,改革商业通路的建设模式,势在必行。“我们不能坐等商业改革,完全可以针对自己的现状做一些尝试。”
她举例,针对一些商业氛围较好的城市,完全可以选一些商业网点整体组团去。比如在杭州的“中纺中心”,拿几千平方米的一层楼来做深圳“不落幕的会展”的概念。以这种方式带一批出口企业进入商业探探水,对市场有个初步认识,然后开始摸索的过程。这个构想的实现起码可以扶着几十家没有经验、缺乏人力物力的出口型企业进行一个相对轻松地过渡。如果真能在解决企业的终端建设问题方面有所建树,便可以复制成一个“连锁经营”的模式,打造一个“终端整体品牌”。
回到开头的“2009年深圳服装业实现产值1000多亿元”———这一成绩与深圳女装业的创新思维密不可分。从“深圳制造”到“深圳设计”,深圳女装已经走上了一条不断创新的发展道路。
对于深圳市女装产业区域品牌的建设,有一个《深圳市女装产业区域品牌2008年至2012年发展总体规划》,2010年是这一5年规划的“中间年”,尤其正值“后危机时代”,更是深圳市女装产业实现区域品牌升级的关键时期,运用好已有的女装区域品牌资产,对新模式进行探索不失为紧抓产业调整机遇的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