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可谓国产手机厂商集体“出海”的关键一年。华为、联想、中兴、小米等国产手机厂商从硬件到软件,再到整个产业体系全面进行优化升级,不断谱写“中国创造”的新篇章。抛开在产品与战略上愈演愈烈的竞争,国产手机头顶盘旋的另一场风暴就要来了,那就是专利战。
一直以来,作为全球比较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中国大陆由于一定程度的网络封闭性,以及不够健全的法律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薄弱等原因,导致包括专利在内的一些问题始终得不到重视,也不能从根本上决定企业的发展。
截至2014年11月6日,在专利检索总量方面,小米共有1496项,魅族有206项,苹果可检索的专利数量为2651项;在发明授权数方面,苹果已获得专利授权的数量是小米的48倍,是魅族的120倍;在外观设计专利上,苹果拥有的专利将近小米的4.5倍、魅族的5倍。小米公司比较早的专利申请为“一种添加联系人信息的方法”,比苹果晚了3年。可见,近来发展迅猛的小米、魅族手机在通信领域的核心技术较少,专利缺失成为其走向海外的“拦路虎”。
行业中专利方面的主要变动将有以下几项:
一、高通遭遇“反垄断”调查,保护伞倾塌
熟悉行业的人都知道,在此之前,高通一直有一项“反授权协议”。这项协议规定,如果厂商使用高通芯片,就必须把自己的专利交叉授权给高通,而高通还能够把这些专利转而授权给使用其芯片的其它厂商,这就显著增加了小厂商对高通的依赖,而这个专利在保证了高通所有的客户之间不再有专利纠纷的同时,也让高通坐收了一来二回可观的专利费。
但在今年中国商务部展开了对高通公司的反垄断调查之后,这项协议将可能成为日后处罚的重点之一,因为这对华为、中兴等企业并不公平。而在失去这顶保护伞之后,小米、酷派、Vivo等厂商将会直接面临专利“暴晒”,甚至可能会被群起而攻之。
二、国产厂商内战升级
近期,华为和中兴在专利方面的表态和动作都比较耐人寻味,据悉,目前中兴已经向几个缺少专利的手机企业发出律师函,要求征收手机专利费。而在高通反授权的保护伞撤去之后,重获专利自由的华为和中兴更加不会放弃专利这把如此“正面形象”的武器。
但考虑到国内的法规健全问题,以及地方性保护,在国内发起专利诉讼的直接意义不大,更多收获的到将是舆论层面的优势,就像苹果满世界状告三星,赔钱不是重点,无非要传达出的就是三星是个抄袭者的信息,而这对本身在舆论方面就相对脆弱的小厂商来说并不利好。
不过到了海外市场上则就不一样了,因为海外的知识产权法律和意识都很成熟,因此国产厂商之间的专利战更有可能在海外发动,这将可能导致小米等厂商的国际化进程,将会因此波折甚至是断送。
三、诺基亚战略转变
在诺基亚把移动设备业务出售给微软之后,前者就只剩下了三大主营业务,分别是诺西网络、HERE地图和位置服务和技术及专利业务。而在前不久诺基亚现任CEO拉吉夫透露的专利业务未来规划中,其称诺基亚已经成功建立起了一整套专利和技术授权流程,公司还计划在未来利用这一优势来增加营收和利润,言外之意就是诺基亚将对三星、苹果、索尼等40多家公司增收专利费。
虽然诺基亚同时也表示未来希望通过扩大专利合作范围来增加收入,但有消息指出,诺基亚、爱立信和微软等公司正准备向国产厂商发动专利战,原因是国产厂商的高速发展不仅挫败了他们在中国的竞争力,后者还把触角伸向了海外市场。
据了解,国内排名靠前的十多家手机厂商均收到过诺基亚、爱立信等公司的律师函,而目前,大多数中国手机公司都没有和诺基亚签订专利授权协议。
诺基亚不仅是2G专利的主要拥有者之一,在3G和4G时期,诺基亚也积累了大量WCDMA和LTE专利,目前,诺基亚手中至少拥有超过10000件专利,其一旦铁了心发动专利战的话,那么大部分国产厂商除了缴械投降外,基本别无他法。
四、微软、黑莓或利用专利借机扩张自家阵营力量
在上述爆料中,微软也是传闻中专利大战的发起方之一,手握更不乏大量基础专利;而虽然已经基本告别中国市场,但黑莓也拥有为数可观的专利资本——对于这两者而言,专利营收固然重要,但同时也是能够有效建设合作联盟的“蜜糖”。
在此之前,与微软合作的厂商,或是微软在PC联盟中的伙伴,都或多或少得到过微软专利上的优惠或补贴;而黑莓也于APEC会议期间表示,自己将通过技术合作的方式重回大陆市场——基于此,不难想象专利作为比较为有效的合作砝码,将会为微软与黑莓招揽来多少机会。
五、谷歌并非一叶障目
由于谷歌已经退出了大陆市场,因而大量国产厂商对Android的深度定制,以及山寨厂商的野蛮生长也基本被装作看不到,但这并不意味着国产厂商出海之后谷歌还会依旧仁慈,这一点,在之前Yun OS与宏基合作向海外市场拓展的时候,谷歌立刻高举诉讼大棒就有先例。
而由于小米、金立、Vivo等厂商把海外的先期目标放在了东南亚、印度和南美等市场,而这里也是谷歌Android One计划的主要实施地,这意味着将可能与谷歌直接产生碰撞,遭到后者的攻击更在情理之中。更何况目前,还有很多国产厂商甚至还没有通过谷歌GSM认证。
但考虑到谷歌不可能一直放任中国市场不管,包括近期也有消息称谷歌考虑针对大陆推出Google Play商店,以招揽开发者与用户们;并且大量国产厂商正在把抢先升级比较新Android系统作为竞争主线,这对生态本身也是有好处的。因此,谷歌也不太可能向国产厂商展开激烈的专利战,但适当的提点恐怕也是不可避免的。
[page] 专家看法: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员杨力表示,美国高通公司等企业设置“专利垄断”,通过将专利打包等方式迅速占领专利高地,部分中国手机生产厂商对外国的相关规则不够了解,针对专利垄断需要支付高昂费用,如果还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只能“打擦边球”,通过复制一些技术实现自身的生存。这就为外国生产商家提起专利诉讼埋下了伏笔。
另一方面,专利诉讼也是国外手机厂商“商战”的策略之一。杨力表示,中国手机生产厂家征战海外的步伐加快,专利诉讼作为生产商家在商战中的一种策略,被经常使用。例如,美国的苹果公司与三星就手机生产技术专利打得不可开交,就是由于苹果公司想把三星Galaxy系列手机挤出本土市场。
在应对专利诉讼方面,国内通讯企业正在逐步掌握游戏规则。2014年12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Inter Digital诉中兴通讯侵权一案做出比较终裁定,判定中兴通讯没有违反337条款,原告另一项专利无效。今年11月,联想集团以29.1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其专利池中增加了2000项专利,有2.1万项来自谷歌的交叉授权专利。这有利于联想集团进入欧美等成熟市场时获得专利保护。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丁丁认为,国内手机厂商应敢于主动维权,要不断培养先进的外语、法律人才,做到对专利保护协定、外国专利规则逐步熟悉了解,对可能存在专利诉讼的技术缺陷有所防备。针对有些外国公司欲借专利诉讼排挤竞争对手的问题,国产手机厂商应当理直气壮应诉,可以根据实际提起反诉,还可以发挥中国政府与外国洽谈贸易的合理保护作用,进行政治磋商,促进国产手机公平合理的参与市场竞争。此外,还可以发挥国际商会、知识产权保护组织的协调作用,组建商业联盟,联合起来共同应对不公正待遇。以上因素形成合力,将有助于国产手机在专利领域逐步掌握主动,赢得未来。
专利战没有任何好处吗?
要知道,在过去的几年里,三星做的比较正确的事情之一就是与苹果进行法律斗争。这使得三星早在产品本身以前就塑造出了苹果首席竞争对手的形象,对前者无形中的助力是巨大的。
此外,专利大战也会对手机行业起到一定的正面促进作用,并会引起对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的健全的探索完善,这些也是部分业内人士支持专利自由和合理运用的原因。
同时,专利大棒也不是厂商想挥就挥的,还需要考虑到对行业本身以及政府态度的影响,一旦处理不好或者行为过激的话,很容易就会变成专利恶魔,这对企业形象是有不少损害的。
面对专利大战国产手机不能只当看客
三星因侵犯苹果智能手机专利被判决赔偿1.196亿美元;同时由于三星反诉苹果,苹果也被判决侵犯三星专利并赔偿15.84万美元。从两年前双方的第一次大规模专利较量,到这场专利大战,一直都是业界和社会的关注热点。
不过,当三星和苹果在海外市场因为专利打得火热的时候,远离“战火”的国内手机企业却不能只抱着“围观”的态度当看客,而要从中有所警示和警惕,既要加强专利研发、管理和保护,更要随着国际化步伐,结合发展方向,将专利体系建设提高到企业战略高度,及时谋划、完善专利策略。
国产手机如何直面专利大战
从长远看,如何预防专利纠纷可能导致的风险应当提升为影响企业全局的战略性风险。这主要是基于两个因素,一是,当前国内手机厂商在全球市场份额呈现较快增加趋势,比如有关机构统计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三星和苹果所占据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国内的华为、联想等企业则有所上升,而总体看全球智能手机产业增速下滑态势明显,用专利手段争抢市场份额的手段同样有可能降临到国内企业身上。二是,三星与苹果的专利之争,背后也是其所代表的操作系统安卓和iOS阵营之争,而国内手机企业大多都是采用安卓系统,三星所面临的问题和风险国内企业也难以完全避免。
如果说价格竞争短期内一般只会带来利润减少或亏损的风险,但在专利争讼中一旦落入败局则可能给企业带来颠覆性的风险。从三星与苹果的专利之争考量国内手机产业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国内许多手机企业在积极抢占市场或匆匆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了成本、价格等方面的博弈,对专利这种事关长远、涉及基础的事项关注不足、投入也不足,或者虽然也强调自主创新,也积极申请专利,但缺乏周密有效的整体专利战略部署。下一步,应结合自身发展战略加以弥补,形成既能防御也能进攻的专利策略。
所谓防御,就是要能够有效应对潜在的专利纠纷可能给企业造成的风险。目前手机产业有大量基本专利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不可回避,同时专利纠纷的范围还扩大到了产品外观甚至操作系统界面设计,可以说一不小心就会触及“雷区”,这需要国内企业加强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和销售各个环节的知识产权意识,避免专利违规行为。同时应当看到,目前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我国手机制造企业也是大量专利的持有者,并且每年新增专利数量巨大,我国还自主研发了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D-SCDMA,应当通过专利交叉许可或者构建专利联盟等方式,形成有效制衡、互相协作的专利使用机制,尽力避免恶性的专利争战。而像联想通过收购摩托罗拉获得数千项专利,亦不失为增强专利防御能力的有效途径。
企业还应当用好自身的专利技术,形成可以进攻的能力,当面对专利争讼时,能够反制竞争对手,“该出手时就出手”。当然,这些都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础,促进创新也是专利制度的一项功能所在。作为高科技领域的企业,要更加重视原始创新、核心技术和独有技术的创新,否则任何专利策略都是“无本之木”。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专利纠纷的增多,也要求有关部门加强专利秩序监管。近年来专利滥用引发的垄断问题愈发引起广泛关注。各国反垄断监管机构频频出击,对IT巨头们的专利滥用行为引起的严重阻碍市场竞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垄断行为进行规制。有关监管机构应当借鉴国外做法,结合专利垄断的特点,完善监管制度,充分发挥反垄断监管作用,及早识别专利垄断和专利不正当竞争行为,为促进产业公平竞争和创造有序的专利秩序创造条件。
国产手机行业专利大战并不是简单的打打杀杀和厂商博弈的武器之一,对待国产厂商在专利方面的弱势,也不应给予一口气唱衰。在接下来的2015年,专利将成为国产手机行业竞争的主流旋律,并可能带来再次洗牌,而这一切已经距离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