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获悉,近期质检总局组织开展了智能坐便器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和行业调查。根据结果显示,抽查的智能坐便器产品合格率仅为60%,市面上的外资及国内主流品牌样品均合格,大部分不合格产品由国内中小企业生产。
四成产品不合格多为中小企业生产
据了解,本次共抽查了15个省(市)45家企业生产的45批次智能坐便器产品,其中整体式智能坐便器25批次,独立式坐便洁身器(即智能马桶盖)20批次。检验结果显示,有18家企业生产的18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其中13批次为整体式智能坐便器,5批次为独立式坐便洁身器(智能马桶盖)。
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耐热和耐燃、安全水位技术要求、水箱安全水位等项目。相关质检机构分析指出,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部分企业过于注重产品外观而忽视安全,在坐圈生产过程中未添加阻燃剂或未足量添加阻燃剂;二是部分企业缺乏完善的采购监督机制,对所采购配件的把关不严。
中日品牌智能座便器在功能和安全性能上差异不大
中国游客赴日本抢购智能马桶盖的消息曾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对此,质检总局组织相关检测机构针对中日品牌的智能坐便器展开比对,结论是虽然产品工艺设计方面存在差异,但中日主流品牌无论是在功能还是安全性能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在产品具备的功能方面,无论是国产品牌还是国外品牌,一般均具备温水冲洗、暖风、座圈加热等功能,部分高端的产品还会增加按摩、抗菌等功能。此外,从安全与性能对比来看,国产主流品牌与日资品牌差异不大。
据悉,本次抽查中的3批次日资品牌产品(松下、TOTO、伊奈)与多批次主流国产品牌(如九牧、恒洁、箭牌、法恩莎等)
检验结果全部合格,但是部分国产小品牌产品在防火、防触电、防虹吸等安全指标上存在不合格现象。
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对人民财经表示,针对本次专项抽查发现的问题,质检总局已责成相关省(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本次抽查中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依法进行处理,并将抽查情况通报相关部门。下一步,质检系统将开展智能坐便器产品质量提升示范活动,并组织行业协会和相关检验机构对智能卫浴民族企业进行技术帮扶,助推产品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