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网 品牌网 品牌资讯
活动公告 李开复创新工场:交出一份难以服众成绩单
admin
2010-12-22 22:03:29 1204 阅读
导读:创新工场,难以,交出,成绩单,李开复

埋头苦干一年后,创新工场交出了一份似乎难以服众的“创新”成绩单。

“创新工场有那么好吗?”9月下旬,一篇质疑创新工场产品创新细节的豆瓣文章在新浪微薄上被快速大量转载。来自业内外的意见领袖或是草根人士集结成了对创新工场创新能力进行质疑的主流声音,矛头直指其发布的5款年度创新产品:本地化手机操作系统“点心”、Android手机助手软件“豌豆夹手机精灵”、移动应用统计分析工具“友盟”、移动平台图片处理软件“魔图精灵”、社交及网页游戏开发发行平台“行云”——“模仿抄袭”、“不具备任何竞争力”等论调一时间甚嚣尘上。

值时,创新工场刚刚举行完年度庆功大会,准备搬入他们精心设计过的位于中关村第三极大厦的新办公室,“工友们”正热情高涨地憧憬着未来。

对于外界的负面看法,李开复 (微博)用“微创新”理论进行了回应,他说,发明者往往不是比较后的赢家。比如Xerox发明了图形用户界面,但苹果、微软是赢家;Visicalc发明了spreadsheet,但Excel是赢家;Mosaic发明了浏览器,但IE是赢家;LexisNexis很早就做了搜索,但谷歌是赢家;Friendster很早就做了SNS,但Facebook是赢家。“所以,重点是谁能在正确的时机,把技术做到普及。”李开复坚称,创新工场将发掘出下一个中国的百度、腾讯。

不过,另外一种声音更加刺耳。研究移动互联网的Frost &Sullivan中国区首席顾问王煜全 (微博)直接推翻了李开复的“微创新”理论。“在谷歌的平台上做微创新不是找死么?等于帮谷歌探路,做好了他们全收!”他认为,在中国的公司环境下,等着被模仿的微创新没有前途,风险投资机构如果不愿冒险去做真正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就是比较大的冒险。

王煜全的言论立刻得到了不少人认同,围观的质疑声几乎让李开复百口莫辩。“现在下那些结论还太早,我们过几年再看。”面对引发此次讨论的本刊记者,李开复很耐心地敞开了心扉。

调试中的孵化车间

“我们希望做一个黄埔军校,创新工场的产品就是公司,就是创业的高科技公司。我们的模式是天使投资加上创新产品,然后把它规模化,可以让一个人的力量帮助几十个公司,甚至是几百个公司。”在去年的成立大会上,李开复这样定义创新工场。

“成立之初的设想是,只接受创业者带着他的想法来,甚至不带想法也可以投。”李开复说。为此,创新工场设计了工程师、用户体验设计等种种不同的工作,在应聘团队中挑选出比较优秀的人,把他们的想法与创新工场的想法,拿来做一个综合筛选,从中挑出比较可行的创意,再去确定创始人及其合作伙伴。

于是,仅带着清晰想法、尚处于草创期的弱组织化创业小组成为了创新工场的首选。用创新工场资深投资经理黄继新的话来说,这样做便于在种子阶段进行孵化帮扶,也是目前天使投资机构做得比较少的市场空隙。当然,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初期资金投入不必太多,占的份额却可以相对较大。

开始并不顺利。“前4个月,一个中意的创业者和项目都没有找到。”黄继新说。在过去一年间,他与另外一名投资经理张亮分别去了深圳、大连、厦门、杭州、成都、上海等地寻找项目,他的感受是,李开复对于创业者的吸引力未必会在一开始就平移到创新工场上,需要更长时间来构建沟通和信任的渠道。

另外几家创业团队则表示,他们对创新工场所能提供的技术交流平台以及资金是感兴趣的,但无奈对方有自己的标准,他们不希望自己已有的架构被打散重组。

显示全部内容...

优秀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