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仰望星空还是脚踏实地?
科技圈总是贴着“过剩”的号码牌在跑道上狂奔,如果你单独订阅了某个新闻APP的科技板块,每天都能出现令你心潮澎湃的消息,过去这半年来出现频次最高的应该是从AI和自动驾驶衍生出来的各种信息,但对于像你我这样的普通老百姓而言仅仅是多了个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而已,毕竟很多离我们遥远的已经有些可科幻了!
虽不能说是虚假繁荣,但创意、技术、投资这10年来的确是有些过剩,每年的CES、MWC、IFA等展会都收割了各种新概念、黑科技,然而能顺利打通从想法——实验室——展会——商用市场——消费市场这条大路的可谓寥寥,绝大多数所谓的黑科技都仅仅能在科技展会上高潮一把,之后慢慢沉寂最终消失在市场中。而这其中并没有高深莫测晦涩难懂的学术说明,只是很多技术是为了黑而黑,完全忽视了用户需求的维度,那只能像流星一样划过。
阿尔法狗和柯洁在刚刚结束不久的人机大战中以压倒式的优势取胜,再一次将AI和人类关系这个深刻的问题摆到了台面上,而这个问题在未来50年甚至100年的时间里热度都不会减,但普通用户更关注的是AI能解决“我”什么问题,洗衣、做饭、做家务还是看孩子,在生活式问题没有正式答案前,AI还仅仅是别人口中的科幻圣物。
意淫是科技圈常用的伎俩,总喜欢拿没有时限的未来说事,仰望星空的确美好,流星虽美,但你得忍受划过天空后的孤寂,脚踏实地虽然缺少浪漫元素,但回头望去,一排排脚印确是你前进的见证。就拿PC市场来说,索尼干了多少仰望星空美好的事,但最终的结果确是卖了PC业务,这种赤裸裸的打脸总结起来就一句话“黑着黑着就飘起来了一飘起来就脱离了群众”。
在过去这半年中,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了不少所谓的黑科技,PC业也是如此,抛开那些虚无缥缈仅能充当娱乐事件的新技术,有多少是真正为了满足用户痛点的黑科技呢?今天我们就来细聊聊这件事。
2让游戏本像Air一样薄
2017年台北电脑展的展馆里,除了台妹们迷人般的微笑和VR的体验环节,能够真正吸引人的真不多,各大PC厂商的新品发布会也基本都是老套路没什么新意,也就是在模特展示阶段才有些激情去多按几下快门。
我以为此次的台北行即将在这种循环往复的套路中结束,没成想顺带手参加的一场小型技术沟通会却让自己精神抖擞了一下,在这间小屋里一位印度帅哥盛情接待了我们(5人媒体团),他的任务是向来自各国的媒体记者详细介绍NVIDIA的MAX—Q设计理念。说实话起初我也就是有一搭无一搭的听听,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大多数都是没有什么真正意义的马甲技术,直到听到他用典型的印度式英语说出“采用MAX-Q设计方案,可以让游戏笔记本拥有如同MacbookAir般的厚度”,我开始全神贯注不再刷圈。
NVIDIA的MAX—Q设计理念
在这场沟通会中出现了不少技术性词汇,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晦涩难懂,就不展开来说了,MAX—Q用通俗的话解释实际上就是在大量数据中计算出的最佳效率点,比如我们买一双运动鞋,实际上你大脑对于最舒服的反馈并不是第一次穿在脚上的时刻,而是在通过脚与鞋的持续磨合后会出现一个最佳效率值,而MAX—Q所体现的就是这个最佳效率值。
你能想象一台加入了GTX1080高性能独显的游戏本只有18mm厚吗?
这样壮汉式身材的游戏笔记本在未来将成为历史
最佳效率值的意义就在避免浪费,因为以往高性能通常是通过对GPU加电压而获得。一开始加电压确实可以获得不错的效果,但到最后性能提升会变得非常稀少,但笔记本则会变得噪音极大以及散热困难。实际应用中GTX1060经过MAX-Q设计可以从80W功率压缩到60W。
游戏本的过去与未来
我的观点是MAX—Q带来的游戏本轻薄化或将重塑PC市场,当年英特尔也是在台北电脑展上公布的超极本标准,在厚度上不能超过21mm,可这远不如一款配置GTX1080的游戏本仅有18mm来的让人兴奋,很长时间里我们都在思索如何能让高性能游戏本变得再薄、再薄一点,但每个人都在说轻薄和高性能是永远不可能调和的矛盾,说着说着大家就都信了。
国外媒体友人对于超轻薄游戏本是爱不释手
很多人买轻薄本并不是出于喜欢,而是只能如此,因为游戏本、轻薄本、商务本各大品类早已经形成了固化的场景特征,游戏本只能深处固定化场景,轻薄本、商务本才是为移动应用而生,如果一款高性能游戏本只有15mm你会选择吗?我想90%的人都会给出肯定的答复,毕竟国人都喜欢高大全的事物,看看SUV车型在国内的热销就是最好的说明。所以又能爽玩大型游戏、又能随身携带无压力,这样类型的产品有谁会不爱呢?
3装在兜里的未来
如果我问大家,现在每天上班兜里都会装些什么,我想绝大多数给出的答复是手机、公交卡,顶多还会装个随身音频播放器,比如像笔者我,那你想过在未来5—10年可以把个人电脑轻松的装进兜里吗?
你以为这是画大饼?这是天方夜谭?哦,不,这是真的,在年初的CES2017上英特尔就给我们带来了未来超便携PC的发展方向——ComputeCard“计算卡”,ComputeCard“计算卡”的设计相当纤薄,尺寸只有94.5×55×5mm,可轻松放进衣裤兜里随身携带。体积虽小但五脏俱全,包括英特尔的处理器、电源、散热系统、内存、内置存储和各种无线连接。
如今大家每天上班兜里装的基本上就是手机和公交卡
计算卡的尺寸基本和一张常规形态公交卡无异,计算卡说白了就是一台超小型电脑,它令人惊叹的地方就在于其配置,信用卡大小的机身里配置了酷睿m,也就是全新的酷睿Y系列处理器,最高配为酷睿i5-7Y57博锐处理器,并且配有128GB的固态硬盘,这配置已经达到了时下中高端无风扇笔记本电脑的水准。
未来你将会把电脑(ComputeCard)装进兜里(图片来源:bestofmicro)
很多人会问计算卡意义在哪?在我看来它的意义在于完全颠覆传统PC的模式和大众对于PC的应用状态,只要能够有与计算卡匹配的接口就能瞬间营造出PC的应用场景,比如插在显示器上就是一台一体电脑,或者你也可以插在外观类似于笔记本电脑的区块上,这个场景很熟悉有没有,这不就是近些年来非常火热的模块化概念吗?
插入计算卡它就瞬间变成一台笔记本电脑(图片来源:bing)
计算卡的意义在于完全颠覆传统PC的模式和大众对于PC的应用状态
这么做的好处是想尝鲜或者性能跟不上的时候换块计算卡就完全解决,不用再一股脑都剔除,当然这个前提是计算卡性能够强并且价格够低廉,如果这两个条件都满足,在我看来PC市场一定会迎来第二春,因为它竟然完美将小巧、低价、高性能、多场景结合在了一起,要知道这可是大众追求了近20年的东西。
当然这两年模块化的想法和创新层出不穷,比如智能手机充当触控板、平板电脑充当键盘的BentoBook;将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和笔记本电脑进行整合的富士通Lifebook、采用折叠方式的三合一设备DragonflyFuturefon以及可以根据应用需求随意增加模块的ThinkPadX1Tablet。但大多数都甚有哗众取宠的意味,因为绝大多数厂商没有理解模块化的真正内涵,其实模块化的真正内涵在于我需要你给我什么,说白了就是定制化,而不是不管你需不需要我都呈现在你面前,以多或者所谓的特立独行取胜。
计算卡在未来应该是一个可以高度定制化的产品,就如同耐克的ID服务(图片来源:qwintry)
尽管英特尔没有明确说明,但计算卡在未来应该是一个可以高度定制化的产品,就如同耐克的ID服务,从内到外你都可以随心而定,计算卡这个能够装在兜里的未来电脑也是如此,独特的外壳、自选的配置清单,甚至可以个性化的刻字加图,冷冰冰的科技产业加入了些文化色彩调剂,这必然是与众不同。
毫无疑问计算卡让近些年来的模块化概念有了温度(图片来源:yankodesign)
毫无疑问,模块化在未来撬动市场的能力应该不比我们现如今每天挂在嘴边的VR、AR、MR来的弱,只不过模块化创新能否成功有很强的边界特征,即模块化应该是一种产品特质的延伸而不应该成为多重产品属性的聚合物,在这一点上PC是最有发言权的品类。
4治愈像我一样的强迫症
可能是由于自己处女座以及有些强迫症的原因,以至于一些不整洁的事可能会引发本人的暴躁情绪,比如桌上的那台白色笔记本电脑非常时尚,与家居的整体环境非常搭调,你会对自己的选择沾沾自喜,但接下来你需要做的事可能会打破这样的意境,因为你要将弯弯曲曲的电源线插到对面的线板上,堵心、真的是堵心!
更为严重的一个事实是工位上七缠八绕的线会令我心烦意乱,甚至要稍微缓解一下才能投入到工作中,能换的都换成无线了,剩下的的确是无能为力,只能寄希望于未来、寄希望于科技。而我在今年上半年似乎看到了治愈我这个强迫症的希望。
每当看到桌子上粗细各异的线缆对于我这个强迫症来说表情通常是。。。看下面
烦乱的痛苦(图片来源:taopic)
无线连接已在笔记本电脑上普及多年,但自始至终都有电源线存在。戴尔在CES2017上推出的12英寸Latitude7285二合一笔记本,采用WiTricity磁共振充电技术来提供真正的无线体验。在充电垫和WiGig无线坞站(仅在部分国家和地区提供)的支持下,用户可随身携带Latitude二合一笔记本而不需任何连线或扩展坞站。当回到其办公桌并将产品放在充电垫上时,设备开始充电,并自动重新连接到Wigig无线坞站(仅在部分国家和地区提供),电脑屏幕上的内容自动呈现在外接的显示器上。
戴尔在CES2017上展出的无线充电笔记本Latitude7285
当然,笔者说的希望不仅仅是这项提供真正无线体验的充电技术,而是苹果已经在今年上半年正式加入WPC无线充电联盟。这对于无线充电的普及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苹果的号召力,将会为整个无线充电市场带来变革。
苹果将全面拥抱无线充电
最关键的是脱离开线缆不受束缚的产品是每个人心里所期待的,有强大的用户需求普及应该不会很遥远了!
5英特尔黑科技——Optane
用户一直以来都有一个误区,只要电脑表现差强人意了,那一定是处理器、显卡老了、跟不上时代了,但实际上这样的情况只发生在奔腾、赛扬那个时代,然而人的大脑都会有刻板印象产生的思维惯性,以至于现在很多人还是如此定义。
事实是到了酷睿时代,随着处理器性能不断飞跃,影响PC整体体验的瓶颈从处理器逐渐转向内存、硬盘这样的存储介质。这就是为什么老处理器平台机器加个内存条、换块固态硬盘就能再战五年的主要原因。
这就好比赛车的调校,发动机出色仅仅是成功的一半而已,轮胎、悬挂、定风翼、风力控件等都是配合出色发动机的重要因素。一台PC设备也是一样,处理器出色并不代表一切,英特尔也深知这一切,所以推出了黑科技产品Optane。
通俗来讲3DXpoint是立体的,而传统的NAND就是平面
要想搞懂Optane是什么,首先要明白Optane核心的3DXpoint技术是什么?时下,内存与固态硬盘所使用的都是NAND闪存,想要在此基础上去不断提升性能变得越来越困难,所以需要全新的闪存技术来实现性能的突破,3DXpoint就是针对NAND闪存瓶颈而打造的全新技术。总结为一句话就是:NAND闪存性能提升难以突破之后,3DXpoint的出现为性能再次飞跃带来了可能。
显然NAND闪存性能突破已现瓶颈
这就像处理器性能提升过程中,除了暴力拉升主频之外,对底层架构优化也能够达到性能提升一样,3DXpoint技术就是一种全新的闪存架构技术。大家会问3DXpoint与NAND有什么区别,其实通俗的说,3DXpoint就是立体,NAND就是平面,前者利用空间可无限增长,后者只能是眼前那一亩三分地,格局就不一样,谁是未来一目了然。
那接着大家就会问,这个所谓的黑科技和七代酷睿有什么关系啊?您还别说还真有关系,关系还相当紧密呢,Optane内存与硬盘的使用是有限制的,并不是所有硬件平台都能够使用。总结起来目前需要同时具备两个要求:其一,用户必须有一块英特尔全新的200系主板。其二,用户必须使用第七代酷睿处理器。
注意了注意了,要想使用Optane内存与硬盘,必须使用第七代酷睿处理器,看来英特尔推出Optane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给七代酷睿保驾护航啊!
6指尖上的革命
电脑作为生产力工具,哪个部分是最直观并且使用频次最高的呢?想出来了吗?不是处理器、不是显卡、不是各种接口也不是什么指纹识别,而是键盘。对于95%以上的办公一族来说,思想价值的输出都要通过键盘,这就像武士手中的刀、画家手中的笔一样。
如果有谁用笔记本电脑作为日常的生产力工具,你会发现不少都单独配置了机械键盘,这是为何大家想过吗?其实也很好理解,就是在笔记本越来越走向轻薄的发展中,键盘肯定是最先被牺牲的,比如很多人一直在吐槽12吋Macbook的蝴蝶键盘,更有一些厂商推出了触控式键盘,这两类键盘我都用过,要我说就是噱头远远大于实际体验,这就像路上开车,油门踩到底还是丝毫没有加速感,说白了就是两个字——没劲儿!
12吋Macbook的蝴蝶键盘(图片来源:businessinsider)
这样的键盘就好像路上开车,油门踩到底还是丝毫没有加速感(图片来源:paperblog)
键盘没劲儿影响心情,从而影响工作效率,这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那么将机械键盘加入到正常价位的游戏笔记本上绝对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虽然它的曝光率并不高。客观来说并不是在今年游戏本才和机械键盘结合,实际上微星在前两年就推出了GT80系列,尝试两者的结合,不过它使用的是与外置机械键盘相同的机械键盘设计,致使整个机身非常厚重,与此同时价格也异常昂贵,一定意义上只能称之为标新立异的概念性产品。
微星GT80采用与外置机械键盘相同的机械键盘设计但价格昂贵基本上只能称之为概念性产品
但在2017年上半年,你花6000多元就能买到一台搭载着机械键盘的游戏笔记本,为了避免广告嫌疑我就不说品牌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京东商城通过输入关键字进行查找。不过对于没有切身体验过的朋友可能还是不了解机械键盘与传统薄膜键盘的不同,实际上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整体的手感。前者段落感清晰、敲击时会发出明显的声音,能够让用户体验到敲击键盘的乐趣,这就像我们所说的驾驶乐趣一样。而后者手感相对于前者来说没有那么鲜明的特性,不会发出明显的声音,敲击感觉也不那么干脆利落,在敲击乐趣上远远比不上机械键盘。
在2017年上半年推出的搭载机械键盘的游戏本已经可以做到6000多元的平民价位
除了手感之外,机械键盘与薄膜键盘的结构也不尽相同。而机械键盘寿命更长,像Cheryy各类轴体平均的使用寿命超过2000万次,且得益于机械结构的关系,长时间使用手感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差异。但薄膜键盘相对来说寿命就要少很多,而且使用时间较长的话,薄膜氧化、腐蚀之后会对手感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薄膜键盘越用越粘滞,而机械键盘手感往往始终如一的根本原因。
显然,过去几年除了在灯光效果、外观个性化设计、屏幕视觉体验、音频输出等方面实现诸多创新之外,笔记本电脑键盘确实尚是一块创新空白,所以由薄膜键盘升级机械键盘,或许就是下一个革新风口,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