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鞋业界赫赫有名的华坚集团董事长张华荣,是鞋业界比较有成就的一位大陆商人。他的创业历程却是三起三落,甚至落魄到想要出逃俄罗斯,但家庭的责任感让他坚持了下来,比较终挽回局面,成为“中国女鞋教父”。他是如何一次次挺过难关的?昨日,本报记者专访了张华荣。
张华荣有“中国女鞋教父”之称。他的华坚集团旗下拥有10家分公司,总人数2万余人,是中国比较大的女鞋生产企业。主要生产NINEWEST、EASYSPIRIT、BANDOLINO、WALMART等国际名牌鞋,并拥有COLCO、阿兰德隆、成龙等自主品牌。
■创业家当
白手起家,靠做生意赚来和家里人支持的钱,共计4000元开了第一个厂。
“只要不种田,我什么都干”
1958年,张华荣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县麻丘镇厚溪村一个穷苦人家。张华荣的父亲做木工,母亲做裁缝。1958年正处于“大跃进”时期,全国连续三年粮食紧张,张华荣是吃“米汤”长大的。1965年张华荣开始上学,正遇上“文化大革命”,初中读了没几天就因家贫辍了学。“过去的发展条件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讲,是不公平的。”张华荣认为。
张华荣20岁时当了兵,他想通过当兵摆脱种田的命运,但没有机会,23岁时复员回到家乡。当兵前后,他做过木工、补锅匠、油漆匠,还做过各种小生意。“只要不种田,我什么都干。那时没想过要发财,只要不在农村,就是我比较大的心愿。”
1983年,张华荣贩卖菜籽,赚了几百元。这在当时是个不小的数字。1984年,张华荣到浙江去贩鞋子,拿到江西卖,攒下了第一桶金。“这样贩卖太麻烦,不如自己做。我觉得浙江的鞋子比我们家乡更先进,就跟他们搞好关系,做了学徒。1984年下半年,我回到家乡,和家里人一起凑了4000元钱自己开厂,买了3台缝纫机,请了8个人,一天做十几二十双‘北京布鞋’。”
张华荣清楚地记得自己的第一个厂叫“南昌县麻丘厚溪青春鞋帽厂”。当时整个江西省只有国营和集体的鞋厂,他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民营鞋厂。“那时有一股精神支持着我,一是要独立,不要给别人管;二是不要种田,要赚钱养家糊口。”
“青春鞋帽厂”几经搬迁和更名,改为“南昌华荣鞋厂”,到1991年,“南昌华荣鞋厂”已完成原始积累,有员工200多人,资本超过100万。这时,一个诱人的机遇摆在了张华荣面前。
被骗出来的“华坚”
1992年,一个姓叶的台湾人找到了张华荣,他在香港注册了一家“香港光荣公司”,要与张华荣合作。10月,张华荣和他的“华荣鞋厂”正式与“香港光荣公司”合资。他的名字里有个“华”,台湾人名字里有个“坚”,这就是“江西华坚有限公司”名称的由来。
“台湾人骗了我们。他骗我们买了很多机器,搞了很大的厂房,但他们没有下一分钱,也没有给一份订单。实际上还是我一个人在做。”张华荣笑言,没有想到这个被骗出来的“华坚”,今天还挺有名气的。
当时工厂扩大到员工560人,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没有订单,苦撑到1994年,张华荣已经亏得一塌糊涂。这时他不得不走回老路,重新做外销,通过江西轻工业公司接外贸订单。险些“完蛋”的他也特别珍惜机会,每一单的质量、价格、交货时间都严格把关,从不输给浙江人。从1994年到1996年,他又赚回了很多钱。
好景不长,欧共体举起了反倾销大棒。华坚很快笼罩在阴影之下,欧洲订单全部取消。张华荣觉得江西已经干不下去了。
1996年5月,他独自一人带着几十万,来到广东东莞。那时东莞鞋业已经很成气候,是台湾人和港人的天下,张华荣是第一批进入鞋业的大陆商人,他觉得自己找对了地方。他先在东莞设立了办事处,开发打样,接订单。10月,东莞厚街镇白濠工业区倒闭了一家台资鞋厂,张华荣出价100万,把工厂连同机器一起盘了下来,挂牌成立东莞华坚鞋业有限公司。“实际上付不起这么多钱,就只好给他欠账、担保。1998年我卖掉了江西的厂,全部搬了过来。”
负债累累曾想出逃
初到东莞的热情很快被磨灭,张华荣跌入了事业的比较低谷。在江西做的是布鞋,而在东莞要做女鞋,且用上了现代化的机器。华坚没有管理人才,也没有稳定的订单,全靠张华荣自己琢磨,很快负债累累。
1997年年底,张华荣觉得实在是过不下去了。他想到逃跑,想花点钱逃到俄罗斯去。他打了个电话给家里人商量,母亲吓得睡不着觉,大哥把他骂了一顿。他这才明白,逃跑会连累家里人。他打定主意,倒台了就去坐牢,或跳楼自杀,一了百了。
张华荣坚持着,虽然每天都有被拉去坐牢的可能,但事情并没有发生,机遇降临在他的身上。那时台湾人做鞋过于强大,国外采购商想要压价,要牵制台商,他们需要培植一个大陆老板。世界著名的鞋业贸易商派诺蒙看中了张华荣,第一张订单就给了他30多万双。
“派诺蒙给的价格很低,台湾人不愿做。派诺蒙的支持在经济上没有解决问题,但在形象上解决了。我们充分地把贸易公司对我们的信赖转化为一种资源,一听说派诺蒙给我们订单,所有的供应商都支持我们,拖半年给钱他们都无所谓,因为觉得我们有未来。”张华荣认为,是派诺蒙在关键时刻拯救了他。
到1999年,华坚已崛起为台商的眼中钉。台商认为华坚的价格太低,把行情搞坏了。当年东莞的台商开会,大家得出一个结论:“一定要想办法让华坚垮掉!不垮掉会给大家带来伤害。”这成为东莞鞋业界尽人皆知的故事。
成为引领行业的“教父”
经历了三起三落,张华荣的事业终于步入平稳发展期。2002年1月,张华荣已敏感地意识到在东莞生产成本正在抬高,他回到江西,投巨资兴建了赣州华坚国际鞋城,作为华坚集团的生产基地。华坚成了东莞鞋业中自觉进行“产业转移”的先锋,成为中国鞋业界少有的一个成功范本。江西的劳动力成本很低,张华荣将量大的低价鞋转移到江西做,量小的高档鞋就在东莞加工。
从1999年起,华坚不断扩张,至今拥有10家分厂,员工2万余人,企业内部已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成为中国比较大的女鞋制造企业。张华荣并没有就此满足,他写下了“为社会而生存,为行业而努力”作为华坚的座右铭。他认为鞋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代表,社会对它并不理解。他认为鞋业未来的趋势应该是在东莞接单、研发、销售,在内地加工生产。“我呼吁政府不要有产业的歧视,只有产业的提升。”
张华荣大胆地做起了自主品牌,创立COLCO、阿兰德隆、成龙等品牌。今年,张华荣又决定斥巨资,在厚街建设一个超大规模的世界鞋业(亚洲)总部基地。他将基地定位为研发、贸易、品牌孵化、物流的亚洲总部,成为制鞋企业的订单中心。他计划引入很多新材料、新产品、新市场应用的专家,免费为入驻的企业提供服务,带动行业转型。
“他们说我是‘教父’,‘教父’是一种责任。我是自己一个人创业出来的,没有任何条件。我很愿意带着大家一起创业。”张华荣说,自己的生活则从来都是很辛苦,但又很开心。
■商战格言
大家都不支持你的时候,你有能力都会垮掉。当大家都支持你的时候,你没能力都会变成有能力。
我不抽烟,不喝酒,不赌钱,身体也很好。我很单纯地做一件事情,就是不断地做鞋。
■记者手记
一张订单能成就什么?
张华荣没有逃跑,他在比较艰难的时候,派诺蒙给了他一张订单。
一张订单就是一批鞋子?张华荣比较聪明的一点就在于他不这么看,一张订单的效应被他放大了。有了派诺蒙的订单,就意味着国际巨头对他看好,就意味着将有很好的前途。只要你跟他合作,不怕收不回钱,而且后边的合作机会将越来越多。所以,合作伙伴们都愿意多给一些宽限期,张华荣的事业就是这样得以复活,并获得壮大的机会。
这就是张华荣手中的一张订单。对于创业者来说,珍惜一切机遇,将机遇放大为更多的资源,换来更多的支持,那么,偶然的机遇也许就能成就你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