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市场不景气出口额下降三分之一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莱山区盛泉工业园的烟台宏源时装有限公司,运货的车辆在园区进进出出,保安人员认真地登记着来访车辆及人员。公司安静而有条不紊地运转,表面看来一切都非常正常自然,但如果询问后会发现,即便是公司内一位负责打扫卫生的保洁员也知道“公司自己开店了”。
经过3年的筹备与考察,烟台宏源时装有限公司实现了一次华丽转身。由原来单纯的皮衣出口外贸大户,转向创建自主品牌,面向国内市场,以内销为主。
“这是给自己一个机会,也是给自己一个挑战。”谈到企业的转型,烟台宏源时装有限公司董事长曲学斌感慨地说,公司自1998年成立以来,一直以单纯的代加工为主,订单主要以欧美市场为主。今年受欧债危机影响,订单量也逐渐呈现萎缩。“高峰时候一年的出口额可达3500万美金,而现在大约减少了1/3。”
来料加工,固然简单省事,但对国外市场依赖性强,企业在经营中遭受着很多被动。早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曲学斌就深切地感受到市场不景气带来的困惑。尤其是2009年,面对订单数量的大幅锐减,曲学斌无可奈何,只能苦笑。
为了节省成本,拓展产业链,曲学斌在淄博开始筹建制皮厂,从原料上下功夫,由原本来的购买皮衣原料,转向自己加工制作。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
说到买皮衣你会想到哪个品牌?
曲学斌介绍,在中国人的眼中,皮衣一直以来都属于一种高档服装,算作一种奢侈品,尤其受高端人士的追捧。但奇怪的是,尽管高端,国内的皮衣品牌及生产厂家也不在少数,但在业内,皮衣却鲜见知名品牌。“提到买皮衣,你很难会想当然地想到某个品牌。”
曲学斌说,皮衣品牌化运作的缺位,给了他们企业运作转型发展的一个契机和勇气。在众多知名成熟品牌中崭露头角不容易,但在品牌认知度缺失的情况下,大力打造全新品牌则多了很多胜算。
十多年的外贸代加工,使烟台宏源时装有限公司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加工经验,无论是在设备工艺,还是员工技术能力方面,一件皮衣在生产制造环节都不存在问题。
曲学斌透露,烟台是沿海城市,港口众多,交通便利,曾吸引不少皮革企业在此“安家落户”。比较多时,烟台有180多家皮衣制售企业,几经整合洗牌,现存的皮衣企业不过七八家,且规模大都很小,只是单纯的来料加工售卖。像烟台宏源时装有限公司一样有自己的制皮厂,从原料的生产制造到服装的加工设计实现一条龙的企业,从全国皮衣厂家来看,也并不多见。
两条腿要同时走路用5年时间打造品牌
曲学斌介绍,国人对皮衣的需求心理及价位接受程度都要高于外国人。在国外,一件皮衣卖到1000美金,就已经是一件奢侈品,100-300美金的皮衣,可谓不菲价位。而在中国,随便一件皮衣都需几千元,上万元的皮衣也并不稀罕。“同样一款皮衣,国外的价格往往敌不过国内。”
鸡蛋要放到多个篮子里。经过对市场的多次考察和研究后,曲学斌在勇敢地撬开国内市场的同时,也并没有放弃经营多年的国外市场。
“两条腿都要走路,共同发展。”曲学斌介绍,在做好外贸订单的同时,他们会把更多的精力倾向于培养自己的新品牌。预计两年后,内销和外销将均衡发展。
相对于品牌服装入驻商场的模式,曲学斌更青睐开办自营店,“这种模式可以减少层层加价环节,有利于皮衣回归到理性价位。”
今年9月份以来,TOT品牌皮衣已在北京、兰州、武汉等地相继开了7家自营店。其中第7家自营店刚于近日在烟台开业。
曲学斌称,除了TOT品牌,他们还将培育一个drink piano品牌。TOT品牌主要针对商业正装,在原料使用上非常讲究,打造成一种高端产品。而drink piano品牌更注重设计款式,价位适中,适合中产阶级。“预计花费5年时间打造这两个品牌。”
穿衣怕撞衫可进行个性化定制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差异化显得尤为重要。在消费者挑剔的眼中,没有特色的产品则难以生存。
“对于消费者来说,尤其是女性,穿衣服比较忌讳的是撞衫。”曲学斌介绍,根据消费者这一心理,他们特意推出一种“个性化定制”经营模式。公司现有200多款风格的皮衣,有100多种皮衣原料,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及体型,来选择哪一种款式、使用哪一种皮料、搭配什么样的辅料进行设计定制。“算作一种服务来推广,并不会多收取费用。”
皮衣尽管是一种高档消费品,但相对其他服装,受季节性限制较大。“每到夏天,便没有了市场。”曲学斌介绍,为了打破这种限制,他们目前也正在寻找一些新的利润增长点,比如开发皮包、皮带等相关附带产物。
对于习惯了来料加工的制造企业来讲,产品的设计研发无疑是一个门槛。为此,曲学斌在聘请国内外优秀设计团队的同时,也努力地培养自己的设计研发队伍。目前,该企业设计队伍大概有30多人,其中包括来自西班牙、韩国等国的优秀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