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又称面人、年模、面花,是一种极具艺术性的中国民间工艺品。中国面塑艺术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汉朝,《东京梦华录》中就曾记载:“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谓之果实花样”。而远在欧洲,也有一种从食物演变出的魔法——翻糖,西点匠人利用糖皮材料制作出各种花卉,动物,人物,用于蛋糕和西点的表面装饰。
从中国的面塑手法,到西方的翻糖技艺。取材不同,审美不一,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期燕之屋《了不起的匠人4》,以物塑人,一捏一造皆故事。
“面人萧”萧占行——眼观天地,指塑春秋
提到“泥人张”,许多人都会觉得耳熟能详,但说起广东“面人萧”这个名号,却显得好像有点低调不为人知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受中央侨办的邀请,萧占行从北京来到深圳进行了特种工艺的展演。北方精湛的老北京面人手艺,在广东这片土地上惊艳亮相,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萧占行的作品也收获了粤港澳地区乃至海外收藏爱好者的喜爱。此后,萧占行师傅就把工作和生活的重心转移到了广东,在这边扎根定居下来。
萧占行身在异乡数十年,却乡音未改。老北京的风貌人情,京剧的唱念坐打,一直牵动着他的内心。被现代匠人渐渐放弃的传统,是他内心无法磨灭的传承。因此,他用祖辈传承的面塑手艺,刻画着心里念念不忘的天桥老艺人,和京剧中神采飞扬的名角。
(在“面人萧”的巧手下,面团变得栩栩如生)
凭着一腔坚定执着,萧占行的技艺不断精进,面团在他手上似有魔法。萧占行的作品,不仅吸引着无数拥趸争相收藏,更引来大量拜师学艺的徒弟们。这项源自汉代的艺术,将开枝散叶,被更多年轻人传承发扬。
(萧占行的手艺,被年轻徒弟们传承并发扬)
如同“面人萧”的坚守,本季冠名《了不起的匠人》的燕之屋,同样有着执着的信念和匠心。1997年,燕之屋·碗燕创始人黄健先生,自新加坡回国投身燕窝事业,首创燕窝专营,创办中国燕窝品牌“燕之屋”。自此20多年来,燕之屋坚守燕窝行业,一心为消费者呈上高品质的好燕窝。这份匠心,从未动摇。
如果说维护与传承是坚守初心,那让面塑、燕窝这样古老的文化与产品焕发时尚的风采,又是摆在时代面前的一道全新课题了。
“翻糖王”周毅:翻糖有生命,手艺塑匠心
学习面点的周毅,在8年前无意间接触了西方的“翻糖”。他发现,这项用糖塑形造物的技巧,和中国传统面塑工艺不谋而合。怀抱着兴趣和追求,他将中式面塑中的人物技巧,结合翻糖工艺开启新式创作。
2017年的英国国际翻糖蛋糕大赛上,周毅带领团队获得了3金2铜的好成绩,尤其是他的作品《少女武则天》更是成为“全场最佳”,这是在国际大赛上首次由中国人获得的“全场最佳”。
(在周毅手上,普通的糖竟能变成曼妙少女)
这次获奖,让周毅名声大噪。他带领的团队也借此东风,在国内开创了翻糖的多种可能。烘焙课、线上销售、高端定制、线下实体店、动漫产业合作、外贸出口……他的领域在不断扩大。
而周毅积极拓展新领域,正是源自他对“传承”和“匠艺”的思索。周毅说,仅仅用技术传授的方式让手艺传承下来,是不稳定的,唯有创造更多的附加价值,才能让每一项历史传承的技艺,绽放新的光彩。
(周毅精进技艺,作品飘逸灵动)
手上捏、搓、揉、掀,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传统面塑工艺的技法,被周毅运用在翻糖蛋糕的创作上。不仅于此,他还不断升级工艺,将糖皮制成薄如蝉翼的薄片,制成飘逸的服饰。这一创举,令无数同行啧啧称叹。
让传统工艺在新时代大放异彩的,不仅仅是周毅的中式翻糖。燕之屋20余年来的钻研探索,也让古老燕窝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的活力。开碗就能吃的碗燕,正是燕之屋以传统工艺结合现代科技,推陈出新的新式产品——坚持古法手工挑毛,49道工序严谨规范;121℃恒温,1140秒炖煮科学精准。燕之屋,用卓越品质,21年来引领行业不断革新。
(燕之屋碗燕:卓越品质,引领行业进步革新)
“面人萧”的恪守坚定,和“翻糖王”周毅的精进革新,都源自内心热烈而真挚的匠心。从面塑到翻糖蛋糕,一中一西的两种技法,却在两位匠人的手下,共同绽放着东方神韵,散发中式魅力。
燕之屋也将坚守真挚匠心,不惧时代飞速变迁,让古老的燕窝,持续散发着时尚的光芒。燕之屋携手《了不起的匠人》第四季,手艺新番,开启润养新征程。下个周二,我们优酷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