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分别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王翰和王维之手的经典诗句。据考证,这两首唐诗中可能所涉及一个共同地点背景,就是当今的甘肃河西走廊。可见,河西走廊与葡萄酒有着不尽的历史渊源。
如今,河西走廊一线排开的莫高、紫轩、祁连、国风、皇台、威龙、敦煌7家葡萄酒企业,已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应该说,甘肃发展葡萄酒产业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比较好时机。
这一良好局面的取得,除了河西走廊得天独厚的产区自然条件及区内葡萄酒企业积极作为外,与近年来甘肃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出台实施的大力发展葡萄酒产业,着力打造著名葡萄酒产区的政策不无关系。
打造完整的葡萄酒产业链条
7月12日,甘肃省工商局下发《关于扶持葡萄酒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拟通过大力推进和完善葡萄酒产业链的形成等十四条措施,重点扶持莫高、紫轩、祁连、国风、皇台、甘肃威龙等具有规模、品牌和市场优势的企业,打造全省完整的葡萄酒产业链条。
据悉,该《通知》提出的十四条措施中,包括在为葡萄酒企业办理注册登记、变更登记时,开辟绿色通道;对省、市(州)、县(市、区)政府确定的葡萄酒产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和招商引资企业实行挂钩联系帮扶制度,特事特办,全程跟踪服务;重点扶持莫高、紫轩、祁连、国风、皇台、甘肃威龙等具有规模、品牌和市场优势的和市场优势的企业,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集群,打造甘肃省完整的葡萄酒产业链条。
2010年4月,《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出台。这一规划的出台,可以说对甘肃葡萄酒产业朝著名产区化、产品质量优质化、品牌打造高端化发展,产生了春风化雨的效果。
2010年,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葡萄种植规模超过14万亩,葡萄产量4.6万吨,葡萄酒产量3.3万千升,销售额超过8亿元。销量同比上升43%,销售额同比上升45%,利润同比上升244%。
据了解,河西走廊的葡萄酒企业已在全国建立了一定数量的销售网络。尤其是“莫高”, 现已建成几万亩优质酿酒葡萄种植基地,拥有年产2.5万千升干型葡萄酒的生产能力,产品涵盖干红、干白、甜型酒、特种酒、冰酒、白兰地等七大系列130多个品种,成为名副其实的庄园式葡萄酒生产企业,并在全国葡萄酒行业首创“4S+5P”概念。作为“中国驰名商标”,莫高葡萄酒已占国内葡萄酒消费市场近2%的市场份额。
紫轩、祁连等企业的产品也远销到华中、华南、西南等全国十几个省区市。紫轩酒业公司生产的有机葡萄酒通过IFOAM国际有机葡萄酒认证,以及国内有机认证,实现了葡萄种植、酿酒和装瓶全过程的有机化,紫轩葡萄酒品质得到了专家和消费者的普遍认可,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紫轩葡萄酒更作为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指定专用葡萄酒。
根据《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甘肃省优质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要达到50万亩,市场份额占全国葡萄酒市场的10%左右,显示了甘肃省葡萄酒产业辉煌的发展前景和令人期待的明天。
逐鹿高端,打造产区品牌
谋划长远者才能赢得未来。而在创造未来的征程中,更需脚踏实地,珍藏自然,把握行业本质。
面对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高端化发展已成葡萄酒产业制胜的利器。那么,逐鹿高端市场,甘肃的机会在哪里?
“对甘肃葡萄酒产业而言,高端引领、品牌带动将是必由之路。”甘肃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刘永富在甘肃葡萄酒产业协会成立大会上讲道,“高端不是高价,也不是哗众取宠。高端,是相对于葡萄酒的品质而言的。”
千金易求,佳酿难得。只有比较优质的葡萄酒才称得上高端。那么,进军高端,甘肃的优势又在哪里?
“好葡萄酒是种出来的。处于北纬40度左右的黄金酿酒带上,这就是甘肃葡萄酒的天然禀赋。”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协会会长王玉武自信地说。
“葡萄酒七分原料,三分酿造”。拥有了比较好的产地和原料等自然基础,就具备了酿成比较好葡萄酒七成的保障。
而可贵的是,对于具备得天独厚自然优势条件的甘肃葡萄酒业,深知敬畏自然、珍藏自然才能成就好酒。河西走廊产区的多家葡萄酒企业,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在着力倡导、实施“有机酿造”的过程中,创领了一个个先河,也创造了一系列佳绩,这里生产的葡萄酒以优质、高档赢得了专家和市场的好评。
先进、丰富的酿酒葡萄品种和优质、高档的葡萄酒产品,构成了一个著名葡萄酒产区的重要元素。在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有两个事件值得一提:一个是甘肃省葡萄酒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的成立,另一个是甘肃省葡萄酒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筹建。
“两个中心的建设,成为甘肃省葡萄酒产业未来健康发展的保障。可以说,前者解决了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技术问题,而后者解决了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标准和质量问题。”一位专家对此评论道。
据悉,甘肃省葡萄酒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成立以来,从20个酿酒葡萄品种39个营养系中通过田间对比生产和酿酒实验,确定了包括黑比诺777、梅鹿辄181等在内的高产优质酿酒葡萄品种和营养系8个。
此外,甘肃省还从全国各地引进霞多丽、梅乐等优良品种和营养系53个,并引进山河1号、2号等葡萄砧木品种2000多株。此举对于改进该省酿酒葡萄品种,推动葡萄酒产业技术升级,带动葡萄酒质量提升至关重要。
而甘肃省葡萄酒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成后,不仅能够对甘肃省葡萄酒的质量进行监督检验,还为制定酿酒葡萄品质指标的科学设定提供了依据。
目前,该中心已经投入700多万元,形成了对葡萄酒主要项目的检验检测能力,并于2010年7月通过了国家认证。酿酒葡萄种植标准化工作也在顺利推进。
3月31日,甘肃省葡萄酒行业协会的成立,则弥补了第三方监管的空缺,对于严格葡萄酒分级制度,促进资源整合、行业自律起到积极的作用。
甘肃葡萄酒业如何在产能扩张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品牌、效益的突破发展?
对此,甘肃省酒类商品管理局局长、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浦向记者表示,产区优势+有机高端,是甘肃葡萄酒产业的希望所在。
“甘肃葡萄酒产业要缩小和世界葡萄酒产业,以及和国内知名葡萄酒产业之间的差距,走高端是必然的。”陈浦强调道。
在陈浦眼中,高端是相对于酒的品质而言。“甘肃葡萄酒敢走高端,首先来自于产区优势。当然,品种+品质+品牌,一个都不能少。品种决定了葡萄酒的品质,有了好品质才能创出好品牌。”
来源 品牌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