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电终于在2016年农历春节到来之际,迎来了比较为激动的黄金时刻:继家电巨头海尔斥巨资收购美国老牌家电企业GE集团家电业务后,代工大王富士康集团也终于要抱得"美人归":斥巨资完成对全球液晶巨头日本夏普的收购。
2月4日,日本媒体率先披露:夏普已经与富士康集团实际控制人郭台铭达成协议,前者将重点讨论和研究后者提出来的收购方案:承担夏普公司全部债务,以及近7000亿日元的价格。比较终,一旦这场交易达成,那么也将上演一出"采购商"变身"大股东"的商业戏码。郭台铭控制的富士康集团以为苹果等全球巨头代工闻名,一直从夏普采购大量液晶面板,属于夏普的商业合作伙伴。
众所周知,这并非中国家电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第一次战略出手收购。此前就出现了包括海尔收购美国GE家电业务、海信收购夏普美洲业务、长虹收购三洋中国区域彩电业务、创维收购东芝中国区域家电业务以及德国老牌电视品牌。
更早些时候,长虹还与惠而浦一起参与竞购意大利比较大家电企业意黛喜,虽然未能达成交易但却释放一个重要信号,而海尔则相继完成了对三洋东南亚家电业务、新西兰比较大厨电企业斐雪派克等一大批海外收购。
透过这一大批中国家电企业的"扫货海外家电品牌"举措,可以发现产业发展的两大趋势:一个,就是海外市场成为中国家电业未来的战略高地;二个,就是中国家电海外经营模式正在经历一轮全面的变轨加速。
接下来,无论市场环境怎么变,中国家电企业怎么走,可以肯定的是,海外市场必将成为未来中国家电产业新一轮"黄金期"的战略高地。从比较近一段时间,海尔和富士康等企业先后斥巨资收购美国GE集团家电业务和日本液晶巨头夏普的举动可以看来,海外市场已经成为中国家电产业做大做强、寻找新增长点的必经之路。
只不过,接下来留给中国家电企业可以收购和吞并的海外对象,将会越来越少。包括美的、格力、长虹,以及创维、TCL等等本土家电龙头企业,未来增长和可持续扩张的比较大动力,一定是资本并购。
而海外成熟市场上已经形成一批老牌家电品牌,不管是欧美,还是日韩可以供中国家电收购和并购的对象,则是越来越少。所以这次美国GE家电业务出售,就引发了五家企业的竞购。同样,郭台铭收购夏普也是经历了多轮挫折和风波,一直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中国家电的海外扩张和发展路径,也正在经历一轮的深度变革。其核心就是从过去的海外出口卖货,到建立自有品牌的自主经营拓展,比较终开始直接在海外收购优秀品牌进行本土化经营和操作。这背后,既是因为中国企业的综合实力和能力正在快速提升,拥有可以在海外收购的底气,同时还逐步建立和掌握企业并购整合的经验和能力。
另一方面,则必须要看到,海外成熟市场对于家电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都比较高,过去很多中国企业总是天真的认为,可以靠自有品牌的经营策略在海外市场快速获得规模上的突破和提升。实际上包括意黛喜、GE、三洋、东芝和夏普这些洋品牌,在各个区域市场上的用户认知度均不是短期可以改变的。所以这才逼着更多的中国企业,以资本并购的手段完成在海外市场的操作和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