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网 品牌网 品牌资讯
品牌专访 李当岐:15年中国时装周的正能量
admin
2012-11-13 16:50:23 1068 阅读
导读:不允许设计师把其它时装周上发布过的作品拿到中国国际时装周上发布,我们要求原创性和独创性。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

不允许设计师把其它时装周上发布过的作品拿到中国国际时装周上发布,我们要求原创性和独创性。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他所编写的《服装学概论》、《西洋服装史》 、《中外服装史》都是服装教育的经典教材。www.chiNapp.com 品牌网

他不但是中国服装设计行业的领导者,也是思考者和教育者。

自从去年被推选为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以来,李当岐一直都不遗余力地支持中国设计师和中国品牌的成长,也在不断地扶持中国年轻设计力量,让更多院校和设计学子们能登上中国国际时装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设计水平。

即便是学院派的出身,他对设计的出路也异常清晰——“如果设计师的作品只是为了设计而设计,为追求镜头感而设计,那这样的作品只能在发布会上秀上一把。真正意义的服装设计是将好的作品变成商品,并且销售出去。”李当岐说。

中国国际时装周与世界可以平起平坐

“不允许设计师把其它时装周上发布过的作品拿到中国国际时装周上发布,我们要求原创性和独创性。”

新京报:中国国际时装周至今已经举行了15周年,你觉得对中国时尚有什么积极意义?

李当岐:中国国际时装周见证了中国设计师的成长。与十几年前相比,现在的设计和设计师更成熟,也更市场化和国际化。以前设计师都很强调舞台效果,现在则意识到时装秀不是舞台剧也不是综艺节目,从而更市场化、更强调实穿效果。

新京报:既然是中国国际时装周,应该怎样去加强国际化,提升吸引力?

李当岐:每年时装周都会吸引很多新面孔加入,推出许多年轻设计师,培养中国设计力量。今年时装周的新面孔占了30%,多位新锐设计师也选择时装周作为他们发布的秀场,比如乌兹别克斯坦公主。我们不会为了提高国际化程度,专门花钱去请大牌过来作秀,也不允许设计师把其它时装周上发布过的作品拿到中国国际时装周上发布,我们要求原创性和独创性。值得注意的是,关注中国国际时装周媒体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大概有二十多家都是国际时尚界举足轻重的媒体。尤其是去年跟奔驰联手以来,奔驰在世界上冠名了十几个时装周,我们现在跟世界上的大时装周是可以平起平坐的。

今年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契机

“中国设计师需要的是这种中国精神的理念,而不是具体的技术层面或视觉层面用哪个符号的问题。”

新京报:目前中国设计师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有哪些?

李当岐:对于中国设计师来说,这是个比较好的时代,也是个比较坏的时代。中国文化独特和深厚的底蕴、中国庞大的市场、越来越高的关注度,都让中国设计师有很多能够展现自己的机会。

今年服装行业的形势不乐观,但这也是企业转型的比较佳机会,我们讲了多年的“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今年就是转变的契机,设计师也会有更多的发挥机会。而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和设计师进入中国,这也要求中国设计师不断提升设计能力。

新京报:提到中国创造,你觉得什么才是“创造”?

李当岐:创造实际上不是简单的重复,模仿西方人或者搬用古人的东西。创造是排他的,靠自己对事物的理解、消化之后,原发性的一些东西。

新京报:很多中国设计师喜欢所谓的中国元素,你怎么看?

李当岐:我不太赞同什么所谓元素之类的说法。一提中国元素人们就会想到某种符号,比如盘扣、立领、滚边、吉祥图案等。如果仅仅搬用历史上某一种符号就把它说成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显得特别的肤浅。所以尽量不要用什么元素,应该是深入地研究民族文化,把民族文化的精神继承下来,通过进一步的创造,才能出现我们现在的东西。

新京报:怎样继承和运用中国文化,或许这也是很多中国设计师在参悟的。

李当岐:要研究中国文化的精神,我们与西方人的精神不一样。中国人是要跟大自然和谐的,和现代人们的低碳生活、能源问题、自然保护都是相通的,讲求天人合一。这实际上给我们的设计提供了很多基本的理念,中国设计师需要的是这种中国精神的理念,而不是具体的技术层面或视觉层面用哪个符号的问题。

“时尚权力榜”语录

时尚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还促进文化的发展。实际上对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都会产生影响,这个力量还是挺大的。

时尚不光是时装,时装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都有时尚的影子,比如在我们每天所讲的语言上,也有时尚,给力、正能量之类的,实际上都是时尚的表达方法。

来源 品牌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显示全部内容...

优秀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