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网 品牌网 品牌资讯
品牌跟踪 危机关头,鞋业经理人如何助企业渡难关?
admin
2013-07-22 11:09:36 943 阅读
导读:在当今“三率二价”(即人民币汇率、出口退税率、银行利率、原材料价格、劳动力价格)形势面前,泉州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外部环境企业无

    在当今“三率二价”(即人民币汇率、出口退税率、银行利率、原材料价格、劳动力价格)形势面前,泉州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外部环境企业无法把控,但是,对内管理,企业却可以有所作为。

  在这一危机关头,泉州职业经理人应该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渡难关?8月30日,泉州职业经理人对此进行了探讨。

  老板先要“放得开”

  开场,泉州天宇化纤织造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清发首先抛出了一个问题,一语道破了目前大部分泉州职业经理人的处境。他说,泉州是中国经济较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但为什么泉州企业老长不大?究其原因,是泉州职业经理人更多是在管理层面上做事,大多还没法上升到经营和战略层面做事。

  宝峰鞋业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黄小林分析说,职业经理人,应该是能力和权力的统一,但是,目前泉州职业经理人能力和权力不相匹配。梅花伞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隋新生和盛世达企业管理咨询顾问有限公司高级顾问覃正启都有同感。他们认为,目前,泉州职业经理人只能一味地尽义务,没有相对应的决策权、战略权、审批权。就比如泉州一个副总,独立审批的财务权上限肯定不超过5000元,而在江浙一带,审批百万元资金都不在话下。

  “所以,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在困难的形势面前,职业经理人就很难为老板排忧解难。”黄清发说,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泉州老板的思维还“放不开”。放不开,体现在两个方面:放权和给钱。老板放不开,经理人自然只能在有限的空间施展拳脚,局限性自然明显。

  “地基”要打牢

  覃正启认为,泉州企业没法职业化运作,职业经理人就很难做到真正职业化。经理人没法职业化,企业就很难做强做大。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当今形势下,企业比较急需的,就是基础管理工作的改善,经理人应该从这方面帮助企业渡难关。

  目前,大多泉州企业基础管理不牢。覃正启举个例子,他曾经服务过一个3000多人的泉州企业,但是公司的人事、企业文化、薪酬福利、绩效管理等所有制度,就只有简简单单一张纸。一张纸能涵盖多少内容?而在实际操作中,企业也往往很少按照一张纸的内容,一切都显得过于“弹性”。因此,企业的当务之急,就是把基础管理制度化、表格化、规范化,只有先把基础打牢,才能谈今后的发展。否则,在面临行业大洗牌之际,管理基础不牢固的企业,将很容易受到重创。

  黄清发对此也深有感触。前不久,天宇公司收购了青岛市比较大中外合资化纤企业———青岛中达化纤公司,当时大家还为能收购这样一家大企业而自豪。可是,随着进一步了解,他们发现,青岛中达的管理水平,却有很多值得天宇学习的地方。青岛中达早在10年前就上了ERP项目(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实行管理制度化、制度标准化、标准流程化、流程精细化的一套体系。“这样,他们任何一个生产或者采购数字,都可以通过系统调出来。在对所有员工的绩效考核时,一切也都有准确的数据作为依托,非常科学公正。”黄清发说,这些先进的基础管理工作,都是值得泉州企业学习的。

  为企业“节能减耗”

  “目前,困难形势下,泉州企业主要面临三大困惑:订单少了,资金链断了,综合成本虚高。”宏玮协志(中国)有限公司行政总监潘文革说,当务之急,为企业“节能减耗”就显得尤为重要。

  黄小林曾经在台资企业工作,他认为,台资企业设有生管部门,非常规范,比如,哪一天公休,是经过生管部门科学计算后,才作出的合理安排,而泉州企业则多是老板和厂长说了算,管理上较为弹性,容易出现停工待料等不良情况,影响生产效率。“所以,如何把控成本、如何进行生产流程改造,进而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就是职业经理人的职责所在。”

显示全部内容...

优秀品牌推荐